每当进入腊月,修水人家家户户都要剁过年肉,并抓紧时间腌制。一个星期后洗去盐水再去晒干后,就用茶籽壳和稻谷壳熏烤成金黄色,等待着“年”的来临。
![]() ![]() HULING 敬神的大爆竹响过之后,老爸端着热气腾腾的猪头回到厨房,我们也活蹦乱跳地跟随其后。只见奶奶把刀磨快后围裙一系,先在砧板上把猪头切成两边,紧接着把大骨头取出,顿时那一股浓浓的腊香味飘来,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很快,奶奶把切出的第一块圆瘦肉塞到了我这个长孙的手上,我顾不得多想,很快将肉塞进口中,味道真是美极了。转眼,砧板上堆满了腊猪头肉,肥的、瘦的、猪耳朵和猪嘴样样都有,任从挑选。 那肥的晶莹透亮,中间还带着几丝浅红。那瘦的红里透紫,可见丝丝肉纹。吃起来咸淡适中,软硬适度,清香可口,回味无穷。一家人过够了瘾才肯离开,而奶奶却一直忙着切活,自己只吃那些边头角尾。 本文来自修水网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夫妻俩为人父母后,继承祖辈的传统,扯野草拌谷糠天天煮潲都要喂一头猪过年。虽然历尽千辛万苦,到年终也只有个百把多斤重。屠宰后还要请上几桌杀猪饭,让亲朋邻里都来吃个心肺猪血汤。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物资比较匮乏,生活比较困难,还得卖掉一大半去换取必需的柴米油盐。 大年时节,爆竹声声庆丰收,一家人欢聚一堂,吃砧板猪头肉这个过年的“重头戏”又该上演了。老伴把猪头中最好的瘦肉让三个儿女吃,儿女们舔舔嘴上油脂,又继续把想吃的那种不停地放入口中,还边吃边说:“妈!这砧板上的猪头肉真好吃!为什么只在过年有吃?明年可否多腌制几个猪头,让我们平时也能开开荤,过过瘾……”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鱼蛋肉不再是奢侈品,海鲜也摆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再没有过年吃肉的渴望,反倒更青睐萝卜、白菜等新鲜蔬菜。但砧板肉的味道,总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那围着砧板吃猪头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那是一代人生活水平的见证,那是浓浓的母爱体现,那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想念砧板肉就是想念儿时的年味,想念家乡的味道。 冬至已过,蛇年新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人们又开始张罗年货了,市场的猪头定将紧俏,得赶紧去市场买个猪头回来腌制。 孙女吃惯了熏制的猪头肉,今年已到英国留学去了,过年也在那边,不能与家人团聚。到时我们就在视频里一同品尝吧!让大家一起永远记住这一抹难以割舍的乡愁。 HULING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章秋生:男,1950年10月出生,修水渣津镇人,《古城旧梦》特约作者。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上杭中学校长、马坳区教育干事、渣津中学校长。酷爱古典诗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诗集《桑榆吟稿》一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