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乡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过 年

来源:古城旧梦 作者:姚浔江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30
      今年过年,我年迈的父亲早就作了安排,要我们三兄弟及家人一起到六房塅老屋过年。
      虽然父亲已经是88岁高龄了,但他非常重视今年的过年,各种物资准备丰富,单说肉类的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一一俱全。这里我要声明的是没有野生动物。
       我们三兄弟自成家立业以来,每次过时过节都会聚在一起,全家人欢聚一堂,开开心心过节。母亲在世时,都是父母操劳,我们做儿女的只管回家过年了。
      母亲去世后,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这一优良传统,后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才被迫各自过年。如今父亲要求我们集中到六房塅老屋过年,大家心里特别高兴,也觉得很有必要。自然明白和理解父亲要一起过年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勾起了我对过年往事的难忘记忆。
      小时候,我听伯父说起过年的往事。那年伯父十九岁,父亲才五岁,爷爷因病医治无效走了,家里真可谓是一无所有,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到了年关,要账的人接踵而至,家里人吃饭都成了问题,更说不上办什么过年货了!唯一能盼望的是猪圈里五十斤左右重的一头猪。
      这头猪虽然不算大,但在当时看来也算是不小的。听长辈说,那时我老屋的一个叔公结婚,杀一头猪是用脚盆泡猪去毛的,所以,债主们时刻惦记着这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猪。有两个债主还多次去看过那头猪:一个说这头猪给他抵债还不够,另一个说给他抵账估计差不多。 本文来自修水网
      祖母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用这头猪来兑换猪肉。兑换的算法是十斤毛兑换六斤肉,估算能兑换到三十斤左右的猪肉,准备自己留个三至五斤过年,剩下的猪肉给债主抵账。
      杀猪那天,祖母通知了几个逼债紧急的债主前来分肉抵债,等主人用秤称肉,猪肉在秤钩上还没取下来时,几个债主一涌而上把肉给抢走了。屠夫一看傻眼了,气愤地把卖肉刀一摔,大声怒道:  “你们这样做还要得?人家还有小孩,也要过年的。难道一点肉都不想留下吗?这肉我不分了!”
      抢到肉的债主听到屠夫这么一说,感觉心里也不是滋味,立马把肉放回到屠砧上,祖母和几个债主商量后,按照比例分给了各位债主。除夕那天,祖母说:  “今天过年早点吃,免得看到要账的人来了吃不下。”
      于是,祖母早早就做好了十多个大果,修水人也叫大哨子,只有逢年过节或是来了重要客人时才能吃上一顿,是修水有名的美食之一。那时祖母做的大果是无法和现在的大果相比的,馅料也不是肉馅或什么菜馅的,只是放一点点红沙糖罢了,吃起来很硬,谈不上什么美食,只能算是过年的象征了。再蒸上几片很薄的肥肉,炒上一碗无油青菜或者萝卜。人家送给祖母的几块白豆腐,本来是煎着好吃,但因家里没油煎,只好煮着吃。这就算是祖母三娘崽过年的“丰盛午宴“了。
HULING

      一家三口人正准备吃年饭时,债主就上门讨账了,祖母的眼泪顿时快掉下来了,只好把无奈的泪水强咽到肚子里去,笑着对债主说道: “实在是对不起,今年丈夫刚走,想不到什么办法来还你们的钱,明年早点准备,争取还上!”债主们看到祖母家过年如此寒酸,再加上祖父去世不久,也就勉强地走了。
      除夕之夜,按照修水人“除夕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的风俗,柴蔸大,火烧得旺,预兆着来年六畜兴旺,好运连连。祖母家没有大柴蔸烧大火,而是早早地关上门,把桐油灯的灯芯拨到最暗的状态,担心的是怕其他债主上门要账。
      祖母那时就怕过年,过年如过关,过年就是过难。而我在懂事后的记忆里,家境慢慢好了起来,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能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还能收到压岁钱。
      母亲总是在过年的头天晚上,就开始炆煮腊肉、腊猪头或猪脚,还炆煮芋头准备做大果的食材。我那时最嘴馋的是母亲在砧板上切的那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腊肉。我们姊妹围观在灶台旁,母亲总是切上几块最好的腊肉让我们尝尝。我接过母亲给我的腊肉,迫不及待地一口下去,那油润爽口,香味直冲天灵盖,仿佛全身细胞都在欢呼雀跃,解馋极了。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每逢过年时,母亲总是给我们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裳,那种快乐犹如冬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每到过年这天,父亲总是忙个不停,一清早就去给本家长辈和小孩发压岁钱,压岁钱虽然不多,却体现出过年的喜庆和喜悦。当我收到期待已久、沉甸甸的压岁钱红包时,它不仅是物质的重量,更是亲情与祝福的积累,让我的心田充满了幸福与温馨。
      等到敬神时,我们跟着叔公、伯父、父亲、堂兄弟一起放鞭炮,敬祖宗,到山上敬祭祖坟,怀着崇敬与感恩和先祖一起分享着过年的喜悦。年饭是用木甑蒸的,蒸上一甑饭,来年还要吃上几天,其意义是年年有余。那米饭晶莹剔透,柔软绵密,芳香四溢,就是没有菜也能吃上几碗。
      除夕夜,我们围坐火炉旁,烧着早就准备好的大柴蔸,烤着大火,静静地听着长辈们讲解放前过年的故事。有一个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话说从前有个农夫,因气候干旱,颗粒无收,欠了地主家的租钱。地主准备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带着家丁强行逼债,农夫得知消息后,请了个老先生在红纸上写上“看样子死在今夜”,贴到大门口一侧。到了晚上,地主家的人去要债时,一看到农夫家大门口旁边的几个字,猜测可能要出什么大事了,就悄然无声地回去了。 修水网
      正月初一的早上,农夫又把“沾天恩又过一年”贴在大门口的另一侧。地主家的人看到农夫家大门口贴着“看样子死在今夜,沾天恩又过一年”的春联时恍然大悟,才知道昨晚上当了。但又不好生气,只能忍气吞声了。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铁炉锅(又叫铁炉罐)里炆着鸡,那墨鱼鸡香味扑鼻而来,仿佛能穿透味蕾,直抵内心。
      如今过年不同于从前,街头巷尾,郊外新村,处处可见繁忙的身影。大家忙碌着准备年货,打扫卫生,贴对联、挂灯笼,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家家户户都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息,那就是欢乐、团聚、祥和的气氛,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烟火气息。那场景是多么繁华而又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红色彩,像一团团火燃烧在人们心中。
      宽阔的公路上,车辆如织,车流量之大前所未有,缓慢的车辆犹如爬行的蜗牛。着急回家过年的人们都能耐心等待,文明驾驶,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街道上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显得格外温暖。湛蓝的天空中,彩色气球在阳光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街上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构成了一幅祥和喜庆的盛况。 本文来自修水网

作者大家庭欢度春节。
      除夕之夜,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做䬰子、聊家常,分享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在演奏一场欢快的音乐会。
     年夜饭上,丰盛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饺子、大哨子等传统食物象征着团圆和好运。饭后,大人们带孩子们一起放烟花,那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照亮了每一张灿烂的脸。一家人齐聚在一起,共享这份欢乐。全家人烤着炉火,一起看春晚,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新年的钟声。
      父亲渴望过年的热闹,在他有生之年希望子女多点陪伴,这就是父亲的心愿,也是成千上万个父母的共同心声。过年的热闹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也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福。
      今天,我们生活在最幸福的时代,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祖国的强大,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本文来自修水网

       姚浔江:男,网名随遇而安,江西修水县人,《古城旧梦》特约作者,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喜欢陪伴学生在课本、作文、练习、试卷中寻找乐趣;退休后,想去浩瀚无垠的文字海洋里泛舟,寻找晚年的快乐!通常借用文字记录一些陈年往事、人间真情、社会百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偶尔在《江西作家文坛》、《作家与文学》等微刊平台上发表散文、诗歌等。
责任编辑:姚浔江

上一篇:回味修水年味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