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散文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家乡的年味

来源:古城旧梦 作者:张艳萍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26
     修水人的年味大抵是从熏腊肉开始的。而在我的家乡,修水县隔壁的宜丰县,年味一定是从灌香肠拉开序幕的。
      “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这应该是我们许多八零后的生活写照。小时候,家里很穷,当时物资也匮乏,那些瓜子、花生,还有裹着花花绿绿的硬糖果,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尝一尝个中滋味,孩子们盼过年,盼的是这些零嘴。
      而我却只对香肠情有独钟,可是香肠平时是绝对吃不到的,只有过年才能有呀。于是我也跟别的孩子一样,天天盼着快点过年。盼呀盼,终于盼到要灌香肠了,五花肉买回来了,灌香肠用的猪小肠买回来了,绑香肠的绳子准备好了。
      母亲先将小肠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洗干净,用剪刀把小肠剪成长短合适的小段,然后拿出一个大瓷盆,将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按照肉的分量撒上盐、五香粉,拌好酱油,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灌香肠了。母亲用一个塑料瓶口倒插在小肠中,将肉小心翼翼地灌进去。一段香肠快灌好的时候,我也派上用场了,母亲叫我帮忙绑绳子,剪绳子,将灌好的香肠放起来……年幼的我在旁边忙得不亦乐乎。
      灌香肠也是有技巧的,灌的时候肉不能一次放太多,放多了容易把肠子涨破;盐的分量也要把握好,太多了咸,太少了容易坏;肥瘦也要搭配好,一段香肠肥肉太多不好,太瘦也会影响口感。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灌的香肠总是咸淡合适,肥瘦适中。每到正月家里来亲戚时,都对母亲做的香肠赞不绝口。 xiushui.Net
      香肠灌好了,母亲便一直念叨着;希望明天开始都是大晴天,香肠晒几天就能干了,干了就不会坏了。可能是老天爷听到了母亲的祷告吧,第二天果然是个大晴天。母亲早早地就找来一根竹竿,将香肠一根一根地挂起来。
      那时候野猫野狗多啊,一不小心挂在竹竿上的香肠就被猫啊狗啊的叼走一根。于是,母亲又派给我一个任务,在晒香肠的时候,随时看着,不让香肠被野猫野狗叼走。这对我来说可是个神圣的任务啊,我搬来一个小板凳,拿上一本书,看一会书,又望一下香肠,生怕一眨眼就少了一根。
      可是俗话说得好呀,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有一次我看书时入了迷,一只野猫窜上竹竿,一下就叼走了一根香肠。这可把我吓坏了,拔腿就追。憋着一口气追了几里地,大冬天的跑出了一身大汗,终于从野猫的嘴里把香肠抢救回来了,但一根香肠也已是体无完肤了。回到家,少不得一顿责骂。
      有时候,香肠灌好了,老天爷没听到母亲的祷告,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这时,母亲便又开始忙活了,拿上一个火笼,装上炭子,放在竹篓上,一根一根烘。香肠终于做好了,我又盼着年快点来到,因为只有在年夜饭上它才能登场。年在我的盼望中如约而至,母亲取下一截香肠,放到锅里蒸,香肠的香味冒出来了,香肠也蒸熟了。 修水网
      母亲将香肠拿出来,放到砧板上冷却。她说香肠热的时候不能切,一切就会碎掉,一定要等它冷却了,切出来才会是完整的一片。年夜饭开始了,我也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香肠,夹一片放到嘴里,香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那时觉得世间所有的美食都不过如此。
      如果说灌香肠拉开了年味的序幕,那打年糕则一定是年味的延续。家乡的年糕是远近闻名的。别的地方的年糕一般是用大米或糯米做原料,煮成饭或水磨成粉后压制而成的。而家乡的年糕,原料用的是一种叫黄连糯米的稻子。这种稻子专门就是用来制作年糕的,黄颜色的糯米,经过细心浸泡,黄澄澄的躺在盆里,还未成型已是冬日里一道绝美的风景了。
      到了要打年糕的日子,家里必定要提前叫上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烧上旺旺的木柴火盆,搬来一口大石臼,石臼是由石头制成的,形状为圆形,深度适中,用于承受反复的敲打。拿出敲打年糕的工具檀木榔头,蒸好的黄连糯米倒入石臼中,年轻的小伙子拿着檀木榔头围着石臼反复敲打,石臼中便传出阵阵富有节奏的捶打声。
      蒸汽升腾间,年糕的香气四溢,软糯香甜,咬一口满满都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那时候的年糕准确点来说不叫年糕,叫黄连麻糍,因为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饱含着家乡人民对年味的执着与传承。 HULING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黄连麻糍由于机器的介入,已经变成了真正的打年糕,但黄连糯米还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打好的年糕,一根根长条形,无论是煎、炒、煮、烤,都能变幻出无限风味,满足你对美食的所有幻想。
      时至今日,生活水平日益增长,香肠、年糕已不再是稀有之物,孩子们也不用再为了瓜子、花生、糖果而盼着过年。但在我的心里,香肠、年糕早已成为对年味的一种记忆。
      家乡的年味,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它让人们在忙碌和喧嚣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温暖,也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张艳萍:女,江西宜丰人,八零后,《古城旧梦》特约作者。现为黄港中小教师。
责任编辑:张艳萍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