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散文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修水南崖最后的瓷像画师

来源:修水网 作者:胡雁翔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15
      中午闲着没事,沐浴暖暖的冬阳,漫步在修江河畔的栈道上。不觉到了修水大桥南桥头,路过一个小得不起眼的瓷板画像斗室,见到一幅幅神态各异,写满沧桑的画像,突然想起已故的兄长来,请画师画个瓷像留个念想吧。走进室内,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专注着手头的画笔。
      我静静地站立了一会儿,老师傅才缓缓地抬起头,淡定的问了声“有事吗?”我直切主题:“画瓷像怎么收费的?”老人似乎没有“接单”的意思,很干脆的回答:“原照清晰八百,模糊的再看情况。”“嗯,现在画瓷板像的师傅越来越少了。”我答非所问地准备离去。
      我的话音刚落,老人突然充满感慨的站了起来,顿时变得异样的热情。兴许是我读懂了他的世界,接下来侃侃谈起自己的瓷像人生,回顾往日的辉煌,谈论当今科技对传统工艺的冲击,老人神色黯然的摇摇头:“现在只有电脑复制,我恐怕是修水最后一个画瓷板像的人啦。”
      老师傅走出斗室,捋了捋凌乱的花白胡子:“这里,我待了四十多年,路过的学生从一中到北大,从北大到国外,每每回来他们许多总要在这站几分钟。”这就是游子的一份故土情结吧,几平方米的空间,收藏了一位民间艺人点滴记忆,也给匆匆行人些许感动。
      我也没有为刚才见面时凝重的气氛而郁闷了,跟着老艺人的节奏,走进他瓷板画像的人生历程。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老艺人大名叫石保家,出生在修水县城,后来跟随父母下放,在农村度过自由无忧的童年。读小学时,就表现出出色的绘画天赋,跟着老师画板报,搞宣传,在乡里邻居眼里是一位少年天才。
      父母回城工作后,石师傅凭着绘画技术,顺利进入了修水县工艺美术厂。在这里既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是一个拜师学艺的好平台。几年下来,石师傅绘画技能与日俱增,尤其是瓷板画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从此,走上了以画像为业的民间艺术生涯。
      谈到这里,石老师傅兴奋起来了。那时,国家工资是每月30多元,而画一个瓷板像可得到15元的报酬,尤其是石师傅技艺精湛,名声远扬,请求画像的顾客络绎不绝。跟其他行业相比,石师傅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当时,一年的收入,足以在县城建一栋小楼房。言谈中,石师傅收获的,远远不限于物质上的成就。
      一支画笔,绽放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光彩。为远去的先人赋予了生命的灵动,给后人留下永不褪色的眷念。石师傅讲述了许多他为社会名流、地方贤达、普通百姓刻画瓷板像背后的故事。

修水网


      甚至那些已模糊不清的照片,通过顾客的回忆描述,根据照片主人的人生经历,石师傅都能融入情感深处,再现定格在时空中的逼真音容。这种超越艺术本身的意境,成为了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然而,话题回到现实,石师傅面对坚守几十年的斗室,却显现一片茫然和无奈。科技发达了,比产量和速度的时代,传统工艺定将会淘汰的。用电脑复制瓷板像,八百元钱可以制作三四幅。手工刻画,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要达到理想效果,无法用时间来计算。
      我说,电脑制作只是一个工业产品,你的作品是情感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更高的珍藏价值。石师傅轻轻叹了口气:快节奏的时代,懂得品味的人少之又少,身边再也没人愿意传承瓷板画像这种民间工艺了。
      面对生活中的无奈,我们也许改变不了什么。就让生命在平静的日子里,描摹自己想象的样子吧。
      石师傅依然保留着那份淡定和从容,这就是南山崖的画师石保家,一位老艺人四十余年的瓷画人生。屈居几平方米的斗室,写尽人生百态,独白民间艺人的内心世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坚守。
责任编辑:胡雁翔

上一篇:一件尼料中山装

下一篇:妈妈的美丽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