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朋 洪朋(1072-1109年),字龟父。南昌人,黄庭坚之甥。两举进士不第,以布衣终其身。与其弟洪刍、洪炎合称“三洪”。洪朋自幼亲受山谷教导,深得山谷句法。山谷称其诗“笔力可扛鼎”,刘克庄说他“警句往往前人所未道”。 洪朋的诗作,今存《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洪龟父集》二卷,为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者,存诗一百七十八首。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补辑得诗七首。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选一)
【说明】校官丰暇豫,陋巷少经过。① 竹落护松菊,疏村上薜萝。② 江山人眼界,日月自头陀。③ 忽忆陶彭泽,新诗不废哦。④ 龟父诗中多写布衣的生活。闲适恬淡,颇有韵致。此诗前四句叙事写景,未见特出;五六句忽作奇语,境界阔大。答弟之作,亦无尘俗常语。 【注释】 ①校官:此指校书郎,为著作郎下的属官,掌抄写、校正文字。 丰:多。 暇豫:悠闲逸乐。 陋巷:指自己所居之地。《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两句颇有微词。 本文来自修水网 ②竹落:以竹编的篱笆。 薜萝:薜荔、女萝,皆植物名。 上句以“松菊”暗示自己的高节,下句写居处的荒僻。 ③头陀:佛家语,意为抖擞,谓少欲知足,去离烦恼,如衣抖擞,能去尘垢。 两句写江山满眼,岁月如流之慨。 ④陶彭泽:陶潜。两句以陶潜喻驹父,见和韵之意。
宿范氏水阁
【说明】枕水凿疏棂,云扉夜不扃。① 滩声连地籁,林影乱天星。② 人静鱼频跃,秋高露欲零。③ 何妨呼我友,乘月与扬舲。④ 这是龟父诗中的颇为幽窈之作,写水阁的夜景:喧闹的滩声,零乱的林影、天星、凉露。这一切都勾起了诗人的清兴,他真想跟朋友一起,泛舟江上,尽情地领略这秋夜之美。 【注释】 ①枕水:水阁悬空横于水面,故云。 疏棂(líng):阑干上雕花的格子。 云扉:指门。 扃(jiōng):关锁。两句泛写水阁。 ②地籁:指从地上发出的各种声响。 上句从听觉写,下句从视觉写,均得夜之神理。 ③“人静”句,得“鸟鸣山更幽”之意。鱼跃之声,更显得环境的寂静。次句着一“欲”字,见夜凉如水之意。 周湖岭 ④扬舲(líng):开船。舲,有窗户的船。两句写乘景夜游的念头。
独步怀元中①
有人每将四灵、江湖视为“公开起来反对江西诗派”的异军,其实他们之间还有不少共通之点。四灵标榜的野逸清瘦的诗风,在江西派的不少作家作品中都可以见到。龟父此诗,置于四灵集中,亦颇难分辨,唯其用意较四灵更深厚而已。净尽西山日,深行江北村。② 琅珰鸣佛屋,薜荔上僧垣。③ 时雨慰枵腹,夕风清病魂。④ 所思渺江水,谁与共忘言。⑤ 【说明】 【注释】 ①元中:李冲元,字元中,安徽舒城人,北宋画家。 ②西山:洪州西山,即散原山,又称逍遥山、南昌山等,在江西新建。山上古迹甚多,有万寿宫、洪井、鸾冈等名胜。 江:指赣江。 ③琅珰:铃珰。此谓风吹铃铎发出的声音。《王直方诗话》载,龟父此句,原作“琅玕严佛界”,后山谷为之改定如此。窜易两字,则意境大异,真有点铁成金手段。韩驹《夏夜广寿寺偶书》诗“卧看琅珰动晚风”,亦此意。 薜荔:植物名,即木莲,常绿藤本,常攀缘于墙壁上。旧诗词中每以写荒僻的景色。 ④枵(xiāo)腹:空腹,饿肚子。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两句说,下了场及时雨,意味着有好收成,自己的空肚子也聊可解慰了;傍晚的凉风吹起来,也令病中的精神为之一爽。 ⑤忘言:谓无须用言语说明。《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诗中谓朋友间彼此以心相知,不拘形迹。 两句写出怀友的本意。
写韵亭①
【说明】紫极宫下春江横,紫极宫中百尺亭。② 水入方洲界玉局,云映连山罗翠屏。③ 小楷四声余翰墨,主人一粒尽仙灵。④ 文箫彩鸾不复返,至今神界花冥冥。⑤ 吕本中极赏此诗,谓:“作诗至此,殆无遗恨矣。”(《紫微诗话》)七言古律,句句皆拗,音节逼肖山谷,意却平顺自然,这也可以算是学山谷而有所发展。 【注释】 ①写韵亭:故址在江西南昌。《宣和书谱》载,唐太和中,进士文箫客居钟陵(今南昌),结识女子吴彩鸾。箫拙于为生,彩鸾为抄写《唐韵》,以为糊口,一部售五千钱。历十年,箫与彩鸾乘虎仙去。南昌紫极宫有写韵亭,世传吴彩鸾写韵于此,后人建亭以为纪念。 ②紫极宫:故址在南昌。春江:指赣江。两句重“紫极宫”三字,犹刘希夷《公子行》“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句式。以古风句法人律,江西惯技。 周湖岭 ③方洲:指赣江上的沙洲。界:分界,作动词用。玉局:玉制的棋局。两句写亭上所见的美景。 ④小楷四声:《宣和书谱》载,吴彩鸾书孙愐《唐韵》,作小楷,皆硬黄书之,纸素芳洁,界画精整,结字遒丽。不出一日间,书十数万字。四声,《唐韵》按平、上、去、人四声排列。 一粒:一粒仙丹。 上句缅怀彩鸾写韵,下句称美主人的感情。 ⑤冥冥:阴暗貌,这里形容花的繁密。 两句说,文箫彩鸾成仙去后,直到如今,此地犹繁花盛放。
题胡潜风雨山水图①
【说明】胡生好山水,烟雨山更好。 鸿雁书远空,马牛风塞草。② 这首小诗在文场上有一段佳话。《王直方诗话》特录之,云:“潘邠老爱其第二句,余爱其第三句,山谷爱其第四句,徐师川爱其第三特第四句。'远汀'后又改为'远空'。余云:‘向上一句,莫是公未有所得否,何众人之皆不好也?’龟父大笑。”吴曾《能改斋漫录》又谓,于此诗末句全不解。其实此诗好就好在各句配合得法,构成完美的意境,不必逐句比较评议。 【注释】 ①胡潜:北宋画家,善山水花鸟,尤喜画鹤。刘弇《龙云集》有题其画鹤歌,以为可继薛稷。 本文来自修水网 ②前两句平平叙来,后两句着力摹写。书,作动词用,谓鸿雁在远空排列成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左传》“风马牛不相及”之语,谓洪诗用此。末句写马牛成群,在塞草之中,闻风相悦。颇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调。 风塞草:时一作“风雨草”,一作“风寒草”。
洪 刍
洪刍,字驹父。南昌人,黄庭坚之甥。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汴京失守,驹父奉命替金人敛财,因不忍见此时的情状,日日沉醉,后竟坐此,长流沙门岛而卒。 驹父于“三洪”之中,诗名最大。少作“用意精深,颇加雕绘之功,盖酷似其舅”。晚年则渐趋自然,受时人所推重。山谷曾亲自指点驹父创作,其“点铁成金”之说即出自答驹父之书中,故纪昀谓其“学有师承,深得豫章(指山谷)之格”。 洪刍的作品,今存《老圃集》二卷,收诗约一百七十首。洪炎《西渡集》附洪刍诗二十三首,中有不见于《老圃集》者,可以补辑。
次韵和元礼①
【说明】湖海沙鸥性,山林雾豹文。②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龙蛇争起陆,羔雁看成群。③ 玉石无缁磷,芝兰自苾芬。④ 韩康不二价,女子会知君。⑤ 驹父此诗,力学山谷,连词语亦多因袭黄诗。然用意尚深刻,颇有理趣。用一连串譬喻去说明一些人生哲理,这种手法亦可看成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在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不少的例证。 【注释】 ①元礼:刘安上,字元礼。永嘉(今属浙江)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历官侍御史、给事中。 ②沙鸥性:喻隐者悠闲自在、不受拘束之性。 雾豹文:《列女传·陶答子妻》载,“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因以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 两句赞美隐者的生活思想。 ③上句语本《阴符经》:“天发杀机,龙蛇起陆。”这里喻人世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羔雁:小羊和雁,用作征聘的礼物。 下句语本《后汉书·陈纪传》:“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群,当世者靡不荣之。” 两句一转,写世态人情,谓在非常时期,人们纷纷出世,应聘入朝,谋取名位。 ④缁磷:语见《论语·阳货》,“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缁”。意谓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而不黑。以喻君子虽在浊乱而不污。 湖岭 芝兰:香草名,《楚辞》中常以喻贤人君子。 苾(bì)芬:芬芳。 ⑤韩康:东汉京兆霸陵人,字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田家谣
【说明】鸠妇勃谿农荷锄,身披袯襫头茅蒲。① 雨不破块田坼图,稊稗青青佳谷枯。② 大妇碓舂头鬓疏,小妇拾穗行饷姑。③ 四时作苦无袴襦,门前叫嗔官索租。④ 宋代士大夫好作“悯农”之诗,试翻开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看看,如《田家》《催租行》等诗题触目皆是。这类作品,一般来说,是有较强的社会意义的,但往往内容单调,语多雷同。驹父此诗,短短八句,却能写出田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灾情的严重、劳作的辛苦、生活的贫困,词语精炼。末句忽转笔写官吏催租,便有画龙点睛之妙。 【注释】 ①鸠妇:鸟名,即鹁鸠。《埤雅·释鸟》载其“阴则屏逐其妇,晴则呼之”。 勃谿(xī):争斗。 袯襫(bó shì):一种雨具,即蓑衣。 本文来自修水网 茅蒲:指雨笠。《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袯襫。” 两句说,天阴将雨,鸠妇在争斗啼唤,农夫担起锄头,穿了雨具下田去。 ②雨不破块:形容雨小,不能把土块浸润散破。 田坼图:犹言田地龟裂。坼,裂开,出现裂纹。 稊稗(tí bài):两种田间的野草。 两句说,小雨解救不了久旱,披蓑戴笠下田的农夫空欢喜一场。 ③碓(duì):舂米用具。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用以脱粒或舂粉。 拾穗:捡禾穗。《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拾穗历来是贫妇的工作。 行:将要,准备。 饷姑:给家姑吃。 两句写家中妇女的劳作。 ④袴襦(rú):套裤和短衣。 叫嗔:叫怒。
石耳峰①
【说明】朝踏红尘暮宿云,往来车马漫纷纷。② 猴溪桥下潺湲水,唯有峰头石耳闻。③ 小诗寓有哲理。世上多少红尘名利之客,来往纷纷,有谁能体会山水的真趣呢?诗语极冷隽。 【注释】 ①石耳峰:在江西九江城南六十里,两峰傍耸若耳,故名。 本文来自修水网 ②红尘:市尘,亦喻人世间。 宿云:谓投宿山中。 ③猴溪:溪水名,流经石耳峰下。
次山谷韵①(二首选一)
【说明】宝石峥嵘佛所庐,经宿何年下清都。② 海市楼台涌金碧,木落牖户明江湖。③ 千波春撞有崩态,万栋凌压无完肤。④ 巨鳌冠山勿惊走,欲寻高处吐明珠。⑤ 此诗次山谷《题落星寺》诗韵,亦咏江西南康(今属庐山市)的落星寺。可参看山谷原诗及注。原作奇拗特甚,驹父亦步亦趋,就诗而论,和作自有可喜之处,然终嫌摹拟之迹过露,未免“随人作计终后人”了。 【注释】 ①宝石:指落星石。《寰宇记》:“落星石在江州庐山东。周回一百五步,高丈许。” 佛所庐:谓仙佛所居住之处。 清都:古谓天帝所居的宫阙。 两句设问,犹山谷诗“星官游空何时落”之意。 ②海市:海市蜃楼。 金碧:金碧辉煌的佛寺,指落星寺。 两句意说,在彭蠡湖边,像海市蜃楼般涌现出一座华丽的佛寺;秋深叶落,在寺中的窗户上可以更清楚看到壮阔的江湖。次句意境,与山谷“落木千山天远大”仿佛。 ③上句拟山谷“万鼓春撞夜涛涌”语,下句拟山谷“窍凿浑沌无完肤”语。两句说,湖上滚滚波涛在日夜冲击,这巨石仿佛有倾欹崩落之态;寺院的千梁万栋在覆压着,使它体无完肤。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④巨鳌冠山:《列子·汤问》载,渤海东有大壑,下无底,中有大山,随波漂流。上帝命令十五头大鳌,用头顶着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使之元峙不动。两句说,这巨石下边有巨鳌在顶戴着,不要把它惊走了;它正想找个高处,好吐明珠呢!
洪 炎
洪炎,字玉父。南昌人,黄庭坚之甥。元祐末登进士,官至著作秘书少监。玉父诗亦“酷似其舅”。南渡后诗,颇有忧愤国事之语,悲慨沉郁,与陈与义相近。《西渡集》附《洪炎小传》评云:“炎自少迄老,栖栖湖海间,然其诗潇洒落拓,绝无羁愁凄苦之况,故是难及。” 洪炎的作品,今存《西渡集》二卷,补遗一卷。存诗一百一十三首。
初入浙中(三首选一)
【说明】松竹笼官道,牛羊食野田。① 岊山低送客,荡水远含天。② 乍听吴儿语,初逢伧父船。③ 平生足未历,聊以慰华颠。④ 此诗句律简古,平淡而味永,写出初到异地的感受。 【注释】 ①官道:官府修筑的大道。 ② 岊(jié):山曲,山的转弯处。 ③伧(cāng)父:鄙贱之夫,南北朝时讥骂北人的话。诗中指南渡的北人。 本文来自修水网 ④华颠:白头。
次韵公实雷雨①
【说明】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②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③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④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⑤ 诗人听到拔山倒海般的雷雨声,想起了沦陷在金人手里的中原,怎样能借那雷霆万钧之力,把北方的侵略者一扫而空啊!诗中洋溢着激情和想象,仿佛是陆游的手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江西派诗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注释】 ①公实:郑谌,字公实。 ②三山:海上三仙山,这里泛指众山。两句写惊雷急雨的声势。 ③两句说,这雷雨只造成寒冷的天气,侵扰客子的睡梦,怎样才能大力一震,净扫胡烟啊?胡烟,代指金人的侵略势力。 ④河洛:黄河、洛水流域地区。 腥膻:牛羊肉的臊气,此谓金人。 两句想象中原地区的情景,“今几年”一问,中含悲愤。 ⑤九关:指九重门,天帝所居。 笺:作动词用,谓上奏章。 两句说,我本想叩开天门,向天帝上疏,要求扫净胡烟,可惜我不是文章巨匠,也没有如椽大笔。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①
【说明】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②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③ 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④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⑤ 洪炎诗多理趣。此诗写临安郊景,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新最美的画与诗,而且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也许只有在诗人的心目中,才能感受到它们真正的美。 【注释】 ①野步:在郊野散步。 ②田田:形容分成一块块的田地。 ③灵隐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 武陵源:陶潜《桃花源记》所写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乐土。 ④两句说,自己所遇到的都是美好的画图,本来就不是笔墨可描画的;所见到的全是天然美妙的诗境,实在是难以言诠的。 ⑤杖藜:扶着藜杖。 徙倚:流连徘徊。 两句写看插秧而不忍离去。以农务为本,也许诗人是想要说明这个道理吧。
公实示“间”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选一)
【说明】 本文来自修水网 晴晖生燠雨生寒,朱夏阳春季孟间。① 断雁哀猿金马客,落花流水石门山。② 早知蚁穴成何事,欲棹渔舟去不还。③ 昭氏有琴无作止,亏成都任一机关。④ 此诗语句似浅而用意颇晦,中间两联,每句一意,曲折道来,深得山谷句法。 【注释】 ①燠(yù):暖。 朱夏:《尔雅·释天》云“夏为朱明”,因以“朱夏”称夏天。 阳春:温暖的春天。 季孟:四季中第一个月为孟,第二个月为仲,第三个月为季。 两句写天时。正当春末夏初的时候,天晴则暖,下雨则寒。当以天气暗示政治局势的变化无定。 ②金马:汉长安的金马门。汉代征召来的人,都待诏公车,其中才能优异者令待诏金马门。诗中的“金马客”,指入京求官者。 石门山:山名。《说郛》:“石门山在建昌,下有石梁如门。”。 上句以“断雁哀猿”喻久客京华者的失意凄怆之情,下句以“落花流水”喻故里山川的寂寞,点出诗题“怅然有感”之旨。 ③蚁穴:蚁巢。唐传奇记淳于棼梦入槐安国,为驸马,封南柯太守,出将入相,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始知所游之处,即庭前大槐树下的蚁穴。诗中用此,以喻世间富贵荣华的虚幻。 ④昭氏:姓昭,名文,春秋时的善琴者。 作止:这里指弹琴和不弹琴。 机关:机所以发,关所以闭,这里指机械,亦以喻人的权谋机诈。 周湖岭 两句说,昭氏有琴,应不去理会弹与不弹,因为无论亏还是成,都是由琴上的机关决定的。诗人认为,对世事应采取“无作止”的态度,不管事的亏与成。这实际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山中闻杜鹃①
【说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② 绿阴初不待薰风,啼鸟区区自流血。③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④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⑤ 玉父中年南渡,万感平生,所为诗每多家国身世之悲,深厚沉郁,远过于龟父、驹父。此诗为金兵南侵时作,诗中对朝廷倾覆、皇帝被俘表示了极大的哀痛,并无限深情地怀思故国,感人之情至深。宋人《诗存·洪炎小传》载,“靖康初,炎家洪城。建炎三年,避寇于龙潭,及返,室庐尽焚,故其诗有‘南州一炬火,我归无所归’之句”,可作本诗的笺语。 【注释】 ①杜鹃:相传周末西蜀的国君杜宇,失国流亡在外,变成杜鹃鸟,鸣声甚悲。三月杜鹃啼时,蜀人闻而悲之。后人常用此典,以哀亡国或失势的君王,如鲍照《拟行路难》、杜甫《杜鹃行》皆有此意。 ②二语意本《楚辞·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鶗鴂,即杜鹃鸟。百草消歇,意味着美好的事物被摧残,贤人君子受到灾难。前人记载,谓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③薰风:和风,初夏时的东南风。 区区:思慕。 流血:《尔雅翼·释鸟》载,杜鹃“以春分先鸣,至夏尤甚,日夜号深林中,口为流血”。两句直用杜甫《杜鹃行》“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句意。 ④两句说,杜鹃在山林中日夜不停地啼叫,使自己睡觉也不得安宁。北窗移灯,谓移灯靠近窗前。 ⑤言归:俗谓杜鹃鸟的鸣声像“不如归去”,梅尧臣《杜鹃》诗“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故杜鹃别名“催归”。 两句是极沉痛语,时中原沦陷,满地干戈,诗人亦有家归不得了。两句亦暗指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无法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