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化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网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跨越千年的对话,在鄂州展开!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周鹏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20
  5月18日,在“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的颁奖现场,一场重量级文化对谈如约而至:黄庭坚后人、书法家黄君与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以“黄庭坚在鄂州的书法成就”为题,展开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情怀的对话。
  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回响,更是书法与文化的传承,山水与文脉之间,一段注定重逢的故事。
  黄庭坚与鄂州的缘分是天注定的
  “我这一来,是千年的缘分。”黄君先生开场便以一语双关,引来满堂共鸣。他提到,自己的祖籍江西修水,与鄂州仅一山之隔,“我们共住一座山,叫幕阜山。”正是这条贯穿赣鄂的山岭,千年前引黄庭坚北上赴仕,行至鄂州;千年后,黄君亦循着祖辈的路径,从山那边走来,重返这片文化原乡。
  孟庆星主席从“人文地理”维度补充:“黄庭坚来鄂州,不是偶然。他的老师苏轼就曾多次自黄州渡江至此,留下诸多名篇。而更早在东晋,王羲之也曾在老武昌城举办‘南楼雅集’。”在他看来,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恰恰是对千年书法文脉的一次回响与致敬,是一次文化血脉的续写。 周湖岭
  “《松风阁》诗贴,是中华书法精神的象征。”黄君在现场由衷表示,大赛命名用“松风阁”命名,特别是将松风阁赋予千年书法第一阁,可谓是正名之举。
  他期待未来以松风阁为坐标,打造一个持续弘扬书法精神、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高地。
  一笔写尽千古意
  鄂州成就黄庭坚书法高峰
  松风阁,不只是鄂州的一处地标,更是黄庭坚生命中最后的精神高地。
  黄庭坚57岁时,因政事失意,被朝廷“散居”江南。彼时的他不必再赴任、不再坐班,开始谋划自己的晚年,而他选择安度晚年的栖身之地,正是鄂州。
“  从九江登船,黄庭坚于农历九月十二抵达鄂州,停留一年有余。”黄君说,这一年半是黄庭坚生命中最后的宁静时光,也是他书法艺术的真正巅峰。
  正是在这段清净岁月里,他于鄂州西山松风阁写下了传世名作《松风阁》诗帖。
  “这不是单纯写字,是用书法写人生。”黄君深情地说道:“这件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融合了文字、诗意与人格,它是黄庭坚留给后世最具精神高度的作品。” 湖岭
  《松风阁》诗贴一直被收藏于内府,历代帝王、大臣皆以观之为荣,可见其历史高度。而黄庭坚在鄂州的那一刻,恰是中国书法精神最本真的写照——在山水之间,在清风松影之下,一位文人写下了他对天地、对命运、对风骨的最终回答。
  天下书法第一阁,书写千年文化信仰。
  千年前,黄庭坚登阁写松风,留字如碑;千年后,黄君重返鄂州,与孟庆星共论书道。这一场文人对谈,既是文化的回望,也是未来的回声。
  在鄂州,在松风阁下,书法的长风正缓缓吹过,而我们正好在风中。
责任编辑:周鹏

上一篇:江西日报 | 修水夜韵引客来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化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