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特产

旗下栏目: 资讯 东浒寨 风景 游记 美食 特产 线路 酒店 休闲娱乐

江西四大名砚之一 | 修水贡砚

来源:修水网 作者:山谷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23
  修水贡砚,又名赭砚,自古以来就是修水传统工艺品,乃清宫贡品,为江西四大名砚之一。
  2010年6月,修水贡砚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21年5月24日,砚台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修水贡砚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纯手工制作,它有实用、欣赏、艺术、收藏价值,其制作繁琐,选料精细,造石料、画图、打坯、造型、精雕细刻,最后打磨、上腊或封油,工具之多,制作过程时间长,增添了传统色彩的厚重。
据《义宁洲志》记载:“紫石出武乡潭家埠紫石潭,石出水中者,良而坚,发墨,琢为砚,类端溪新岩石”。赭砚早在唐朝时期就以作坊问世,至北宋时,大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赭砚广赠于友,使之名传天下。清代道光皇帝老师万承风,献赭砚于帝,帝喜而赐名“赭砚”列为贡品,故又名“中国贡砚”。
  赭砚,传统名砚之一,也称贡砚,产自江西省修水县,始出于唐代。清朝道光皇帝老师万承风(江西修水人氏)献赭砚于帝,帝喜赐名“赭砚”,列为贡品,故后称:“中国贡砚”。此砚材以赭黄为主,偶有绿晕,还有纯作绿色的。赭石色泽凝重,石质腻润华丽,研磨无声,发墨细快,利毫保温。赭砚的雕刻工艺,既有端砚的细腻精巧的风格,也有北派豪放的气度,向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秦汉时期,修水手工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砖瓦的制造、石器的加工及砚池的生产。1976年1月,江西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渣津坪上(原核工业部267队驻地)清理东汉墓时,出土器物中就有砚,这证实了当时修水已开始生产砚池。修口、谭家埠等地盛产砚石,此二地砚石石质嫩而坚,细成波纹,滑如冻冰,晶莹如玉,制成的砚池具有易发黑、贮水不涸、历寒不冻、墨书鲜久、不损毫锋等特点,修水砚池为江西“四大”名砚之一。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尤喜家乡贡砚,对贡砚颇有研究且极力推崇,将之广赠于友,使之名传天下。《云林石谱》记载:“洪洲分宁县,地名修口(今江西修水县)。深土中产石,五色斑澜,全若玳瑁,石理细润,或成物像,叩之稍有声。土人就穴中镌砻为器,颇精致,见风即劲,亦堪作研,虽粗亦发墨。”
  贡砚生产曾经盛极一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昌作坊从修水收赭砚石坯并用船运回。五十年代后期,修水刊刻社恢复贡砚生产,并首次将砚品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出口日本。1974年参加第36届秋季广交会,仅一日本商人就订购一万方。1984年,赭砚参加全国文房四宝展览会,博得专家好评,外商争相订购。1985年,“立体寿龟砚”获九江市新产品证书。1987年修水贡砚被省经委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成为修水工艺一枝奇葩。
责任编辑:山谷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