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考,陈大仙原籍湖南浏阳,生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其母目盲,大仙以裁缝为业,为人厚朴,侍母至孝,得仙人指点修行。母逝后,他往大江洞祖师崖潜心悟道,终成正果,获咸丰皇帝敕封“普显真人”,以彰其德。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东津贤达卢显芳心怀虔诚,远赴湖南,几经周折迎回大仙真身,首倡择仙姑岭建寺供奉。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寺庙告竣,彼时香火鼎盛,信众云集。 世事沧桑,历经百余年风雨侵蚀,陈大仙寺渐趋颓败。幸得乡贤力倡,于公元1988年、2012年两度募资重建,古寺重焕生机。现寺庙占地三百余平方米,为一层砖木硬山顶建筑,一列五间。中置大门,额题“陈大仙寺”四字,内分前后二厅:前厅奉普显真人塑像,后厅供南海观音及诸神像,端庄肃穆。 穿崖为天然穿孔崖桥,位于陈大仙寺下方五十米处,乃赴寺朝拜之必经之路,属典型丹霞地貌,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经千万年流水溶蚀与风化切割而成。崖体呈天然月牙状,弧长约三十米,高十余米,崖壁赤红如染,天然形成的中空廊道宽约数米,昔日可供行人通行。穿行其间,凉风习习,但见天光一线,与赤红崖壁相映成趣,既见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工,又为访寺之行添得几分探幽寻古之趣,堪称天然奇观。 本文来自修水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