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周湖岭专栏 • 正文

周家巷里状元缘(之七) 状元题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湖岭

  费宏,字子充,号健斋,一号鹅湖,于成化四年(1468年)出生在江西广信府铅山县,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信州府童子试 “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 “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 年),虚龄方二十岁的费宏参加进士考试,中头名状元,是明朝最年轻的状元。
  历任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赞善、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为官四朝,三入内阁,官至内阁首辅(宰相),先后辅佐明武宗、明世宗近十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费宏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保,谥号“文宪”。
  费宏有《太保费文宪公摘稿》传世,其中有诗:

题周公瑞画
作者:[明]费宏
溪流涨绿山攒青,红入桃杏尤分明。
眼中何处无颜色,春风点缀真多情。
山人楼居敞窗户,随意收春归肺腑。
携琴载酒是何人,笑指门前落花路。
  状元费宏诗题中的周公瑞即宁州双凤的周季麟(1444—1518),字公瑞,号南山,江西修水县宁州古城周家巷人。
  周季麟从小聪慧过人,为提学宪臣赏识,被选进白鹿书院学习。成化六年,周季麟参加乡试。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周季麟与杨一清同中吴宽榜进士,为二甲五十名,授予兵部武库主事一职,后升武库员外郎、进车驾郎中、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先后巡抚甘肃、陕西、顺天。弘治十八年,1505 年,周季麟辞官回乡。后来宦官刘瑾擅权,构事将他罢官,又罚他数百石米。刘瑾被诛杀后,按照惯例周季麟得以复官,但因为年老患病没有再被任用。正德十三年(1518年)12月,周季麟七十四岁,去世。以“远抚甘凉西域,成兴复之效;再巡陕蓟两地,收镇靖之风。”于嘉靖七年(1528年)九月,追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号僖敏。
  《题周公瑞画》是一首题画诗,就周季麟画画,状元费宏为画题诗。
  费宏通过生动的笔触,将画作中的景致鲜活地展现出来,不仅描绘了画面的视觉之美,更传达出画作蕴含的悠然意境与生活情趣。
  前两句:绘景,展现色彩鲜明的春日山水图。
  “溪流涨绿山攒青”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天到来,冰雪消融,山间溪流潺潺,溪水满涨,呈现出一片碧绿的色泽,灵动而富有活力。“攒” 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群山簇拥、郁郁葱葱的景象,将青山的连绵起伏与葱茏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
  “红入桃杏尤分明” 则将视线聚焦到山间的桃花与杏花。一个 “入” 字,赋予色彩一种动态感,仿佛红色是有生命的,缓缓浸染到桃杏之中。桃花、杏花在绿叶的映衬下,鲜艳夺目,红得格外分明,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春景图,展现出春天的蓬勃生机与盎然活力。
  中间两句:抒情,抒发对自然色彩与春风的赞美。
  “眼中何处无颜色” 是诗人对眼前丰富色彩的由衷感慨。诗人被画中的美景所感染,意识到在春天的怀抱中,世间处处都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关注与珍视。
  “春风点缀真多情” 则将春风拟人化,春风像一位多情的艺术家,精心地为大地万物点缀上缤纷色彩,赋予春天无限的魅力与温情。这两句诗不仅是对画面色彩的赞美,更是对大自然神奇创造力的歌颂。
后四句:由景及人,营造闲适自在的生活意境。
  “山人楼居敞窗户,随意收春归肺腑”描绘出一位居住在山间楼阁的隐者形象。山人将窗户敞开,尽情地让春天的气息、美景涌入屋内,融入自己的身心。“随意”二字尽显山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展现出他与自然相融的惬意状态,体现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携琴载酒是何人,笑指门前落花路” 则在画面中增添了人物的动态。诗人看到画中有一人带着琴、载着酒,正笑着指向门前落花缤纷的小路。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营造出一种潇洒、自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人们尽情享受生活、陶醉于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
  费宏通过对周季麟画作的细致观察与丰富想象,将静态的画作转化为充满动态与情感的诗篇,整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词精准巧妙,如 “涨”“攒”“入” 等动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变化,勾勒出春天的蓬勃生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画中的美妙意境,同时也说明周公瑞的画色彩运用出色,能够营造出层次鲜明、内容丰富、和谐统一的画面,并且在意境的表达上很有深度,通过山水、人物、花木等元素展现出悠远闲适的意境,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为周季麟的画题诗的状元不只费宏,还有吴宽。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或匏翁。直隶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文学家、书法家。
  吴宽和周季麟同榜,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状元,授翰林修撰,曾侍奉太子朱祐樘(明孝宗)读书九年,晋升为右春坊右谕德。孝宗即位,调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侍读,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弘治四年(1491年),进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晋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后回朝,以原职入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侍奉太子朱厚照读书。又充任《大明会典》《历代通鉴纂要》副总裁。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任礼部尚书,仍兼学士。弘治十七年(1504年),吴宽去世,享年七十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吴宽是成化、弘治时期诗坛中领军人物之一,又擅书法,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有诗文集《匏翁家藏集》传世。
  吴宽《匏翁家藏集》中有诗《为周郎中公瑞题观莲图》②
玉井莲开花十丈,此事诗家徒自诳。何处池头有此花,分明蜀锦裁成障。
清波渺渺波洋洋,水榭人疑坐天上。白羽风轻频自摇,红妆日出闲相向。
画工作此待谁题,意匠欲追崔子西。平生比德是君子,耶溪不拟定濂溪。
濂溪旧有爱莲说,意见岂与埤雅齐。溪流一泒接双井,云孙早蹑青云梯。
公瑞双井人
  吴宽在诗尾还特别说明“公瑞双井人”,意思是周季麟与黄庭坚是同乡。
  《为周郎中公瑞题观莲图》也是一首题画诗,“周郎中公瑞”即周季麟,1490年周季麟任兵部武库员外郎。
  吴宽围绕《观莲图》展开丰富想象与细致描绘,在赞美画作的同时,也借莲表达对君子品德的推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开篇否定神话,强调眼前莲景真实绚烂。
  “玉井莲开花十丈,此事诗家徒自诳”,诗人开篇便否定了传说中玉井莲花盛开达十丈之高的说法,认为那不过是诗人的夸张虚构。这种开篇方式,迅速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虚幻的神话拉回到眼前真实的画作之中。
  “何处池头有此花,分明蜀锦裁成障”,诗人惊叹于画中莲花的美丽,觉得现实中似乎找不到如此艳丽的莲花,它们仿佛是用蜀地的锦绣裁剪而成的屏障,极言莲花色彩的鲜艳夺目和质地的精美绝伦,突出了画面中莲花带来的视觉冲击。
  2、描绘观莲环境与莲花姿态,营造美妙氛围。
  “清波渺渺波洋洋,水榭人疑坐天上”,描绘出莲花所处的环境。清澈的水波浩渺无垠,水榭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让人感觉如同置身于天上仙境一般,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氛围,衬托出莲花生长环境的超凡脱俗。
  “白羽风轻频自摇,红妆日出闲相向”,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莲花以人的姿态。微风轻拂,洁白的花瓣如同白色的羽毛轻轻摇曳,而那红色的莲花在日出的映照下,宛如盛装的女子悠闲地相互对视。“轻”“频”“闲” 等字生动地展现出莲花在风中的轻柔姿态以及在晨光中的悠然之态,使画面充满了动态美与静谧美。
  3、提及画作意图与画家追求,表达对画作的高度评价。
  “画工作此待谁题,意匠欲追崔子西”,诗人猜测画家创作这幅《观莲图》,是希望有人能为其题诗,并且认为画家的创作意图是想要追比崔子西。
  4、以莲比君子,追溯文化渊源,表达对君子品德的崇尚。
  “平生比德是君子,耶溪不拟定濂溪”,诗人由莲花联想到君子的品德,认为莲花一直以来都被用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德。“耶溪” 即若耶溪,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下,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濂溪” 指曾在修水为官的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的哲学家。耶溪莲花的那种自然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濂溪莲花的高尚君子品德的象征意义。表明画中莲花所代表的君子品德,其意义深远。
  “濂溪旧有爱莲说”: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是千古名篇,文中通过对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等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君子人格的崇尚。这里是说周敦颐过去曾写有《爱莲说》这一经典作品。
  “意见岂与埤雅齐”:“埤雅” 是宋代陆佃所撰的一部解释名物的训诂书。这句话是说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莲花的见解(即莲花象征君子的观点),和《埤雅》对莲花的一般解释是不一样的。周敦颐赋予了莲花更高尚的、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见解,强调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价值取向。
  5、结尾寓意美好,升华主题
  “溪流一泒接双井”:“双井” 是黄庭坚的家乡,诗后又注明“公瑞双井人”,寓意着文化传承和延续。周敦颐所代表的理学文化与黄庭坚家乡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有着交融或者传承的关系。
  “云孙早蹑青云梯”:“云孙” 泛指远孙。这里是祝愿画作的后代能够早日踏上青云梯。“青云梯” 象征着仕途高升、平步青云,表达了一种对后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在仕途或者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崔子西” 是指北宋画家崔白,字子西。崔白是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打破自宋初百余 年来由黄筌父子工致富丽的黄家富贵为标准的花鸟画风,他在北宋画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以写生精神著称,摆脱了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尤长于表现荒郊野外秋冬季节中花鸟的情态神致,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
  在《为周郎中公瑞题观莲图》中提到 “意匠欲追崔子西”,表明此画的作者周季麟在创作这幅《观莲图》时,其创作意图是想要追比崔白,说明崔白的绘画风格或艺术成就对该画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者说画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崔白画作的水准。这不仅肯定了画家的技艺和创作用心,也暗示了这幅画在艺术水准上的高超,能与前人佳作相媲美。

  费宏和吴宽皆为状元,以其才学和对艺术的高深造诣闻名,他们为周公瑞题画,从侧面反映出周公瑞画作的非凡魅力,具体可从以下看出:
  构图精妙,画面生动。
  费宏诗:《题周公瑞画》中描绘的场景如 “溪流涨绿山攒青,红入桃杏尤分明”,呈现出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春日山水图。溪流、青山、桃杏等元素布局合理,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仿佛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山人楼居敞窗户”“携琴载酒是何人” 等描述,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暗示周公瑞在构图时充分考虑了画面各元素的位置与关系,使整幅画具有故事性和生活气息,吸引观者目光。
  吴宽诗:《为周郎中公瑞题观莲图》里 “清波渺渺波洋洋,水榭人疑坐天上” 描绘出莲池的广阔与水榭的空灵,营造出一种如临仙境的氛围。“白羽风轻频自摇,红妆日出闲相向” 则细腻地刻画了莲花在风中摇曳、与晨光相互映衬的姿态,体现出周公瑞对画面细节的精准把握,使画面动静结合,生动鲜活。
  色彩运用出色。
  费宏诗:“溪流涨绿山攒青,红入桃杏尤分明”,诗中描绘的绿色的溪流、青色的山峦以及鲜艳的桃杏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展现出周公瑞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春日绚烂氛围的能力。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吴宽诗:“分明蜀锦裁成障”,将莲花比作蜀锦,形象地说明了周公瑞笔下莲花色彩的绚丽多彩,如同蜀锦般精美绝伦。这种对色彩的生动描绘,反映出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高超技巧,使画面极具感染力。
  意境深远,引发共鸣。
  费宏诗:“春风点缀真多情”“山人楼居敞窗户,随意收春归肺腑”等诗句,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观者能从画中感受到那份惬意与自在,引发内心的共鸣,展现出周公瑞通过画作传达情感与意境的深厚功力。
  吴宽诗:“平生比德是君子,耶溪不拟定濂溪”,借莲花表达君子品德,赋予画面深刻的文化内涵。“水榭人疑坐天上” 等描述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不仅能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引发对人生境界和君子品格的思考。
  艺术水准高超,受名家认可
  费宏和吴宽作为状元,在文学和艺术鉴赏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他们愿意为周公瑞题画,充分说明周公瑞的画作在艺术水准上得到了当时顶尖文人的认可。吴宽诗中 “意匠欲追崔子西”,将周公瑞的创作意图与著名画家崔子西相提并论,暗示其画作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具有很高的水准,能够与名家相媲美。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①《太保费文宪公摘稿》、作者:[明]费宏撰、版本:嘉靖三十四年吴遵之刻本、卷之四、第89页、20卷。
  ②《匏翁家藏集》、作者:[明]吴宽撰、版本:上海涵芬楼藏明正德刊本、卷第十六、第214页、81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周湖岭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