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周湖岭专栏 • 正文

宁州双凤与状元杨慎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湖岭

 (今天是2025年元月1日,祝国运昌盛,人民富足,祝大家宏图大展,行行中状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唱红大江南北,至今余音不衰,其词作者是大明第一才子状元杨慎。
  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作为大明第一才子,杨慎是神一般的存在,遥不可及,但透过周家巷里的状元缘,似乎又离我们那么近。
  杨慎(1488年—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就是以杨慎父子为代表的大臣们反对嘉靖皇帝认亲爸为亲爹,触怒世宗,与1517年状元进贤舒芬一同被杖,差一点被打死,杨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舒芬被谪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
  在滇南期间,著述颇丰,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杨慎在滇南长达三十五年,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明朝“宁州双凤”的周季凤曾任云南提学副使。
  周季凤(1463—1528),字公仪,号来轩,江西修水三王巷、今周家巷人,周季麟之弟。己酉年,1489年中乡试,明弘治六年,1493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升为承德郎,后又升任员外郎、山西司郎中。乙丑年,1505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正德三年,1508年升云南提学副使、山西行太仆寺卿、湖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再迁任湖广右布政使,后转任左布政使。辛巳年,1521年,世宗从兴王府入京继承皇位,周季凤随从护驾到新野,上疏提出六件事。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担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助掌管都察院事务,不久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有人进言诬陷他涉及湖南的事情,于是他被解除职务回乡。事情查明后,他被提拔为右都御史,总理粮储,巡抚应天、苏、松等府。他上疏推辞,未被允许。嘉靖七年,1528 年,周季凤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被追赠刑部尚书,谥号 “康惠”。着有《来轩漫稿》《修水备考》《修江先贤录》《周氏世德录》《云南志》《湖广图经志书》等十余种。①

  周季凤与杨慎在云南有没有交集?
  周季凤生于1463年,杨慎生于1488年,杨慎晚出生25年。
  周季凤是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杨慎是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杨慎晚十八年。
  周季凤是正德三年,1508年起,任云南提学副使,三年后,2011年,离开云南升山西行太仆寺卿。
  杨慎是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冒犯世宗,被杖,谪戍云南永昌卫,1559年逝于卫所。
  周季凤比杨慎早去云南十六年,杨慎去云南时,周季凤离开十四年,两人在云南没有交集。
  周季凤和杨慎都喜欢修书,而且都在云南修过书。
  周季凤在云南修《正德云南志》,明正德刻本,收藏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周季凤在序中说,旧的地方志在洪武庚辰年就修订过,到景泰庚午年再次修订。五十多年后,前任督学江西清江人彭纲又进行修订,但是还没完成就离职了。周季凤接替他的任职,在主持考试之余,拿来稿子观看,赞赏他用心之勤,却惋惜他的志向没有达成,于是将其补充完成。
  周季凤撰正德《云南志序》:
  云南距京师万里,古梁州之城。其俗卉服辫发,其人强有力者,自食其土,子其民。胜国前有天下者,但羁縻之而已。我朝华其人而衣冠之,土其地而贡赋之,秩其上下,区其种类而官治之,涵煦滋久,故习丕变,与中州埓。人不于其故而忽乎新者,其端则由志载之存也。
  旧志修于洪武庚辰,再修于景泰庚午。越五十余年,前督学清江彭公性仁复修,未就去位。予承其乏,按试之余,取其稿观之,嘉其用心之勤,而惜其志之未遂,为足成之。
本之天理,民卖之大,而并及夫衣服饮食之细;通乎古今治忽之㣲,而不遗乎簿书硃墨米盐之末。
  夫人得而观之,知山川如是,物产如是,风俗如是,人物、仕宦、文章如是,古如是,今如是,而岂无所思乎?观山川,思朝廷疆理之艰;观物产,思细民力作之苦;观人物,思前言往行之可法;观风俗,思故习转移之孰在;观仕宦,思旧政臧否之可鉴;观文章,思其人贤否何如,其世污隆何如。凡接乎目,必有动于中,而思为吾人所以为之之地,岂徒资见闻、供考索而已乎?
愧学识肤浅,录焉弗详,择焉弗精,不足以名一方之书。嗣是修者,尚加意哉。
  正德五年春二月既望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云南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 豫章 周季凤 序


  杨慎在云南期间,对云南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深入研究,编纂出《滇程记》《云南山川志》等地方志书,在内容上更侧重实地见闻和个人感悟的表达,文学色彩浓厚,并非严格意义上官修《云南志》。

  杨慎是否修过《云南志》?湖岭认为是修过的。理由有二。
  其一:
  杨慎的《升庵集》里有一条目:
  闾丘均:成都闾丘均,在唐初与杜审言齐名。杜子美赠其孙闾丘师诗云:凤藏丹霄莫,龙去白水浑。盖称均之文也。均亦曾至云南,有《剌史王仁求碑文》《㸑王墓碑文》,皆均茟也。㸑,墓碑,洛阳贾余绚书。予修《云南志》,以均与余绚入流寓志中。③  
  杜子美即唐代 “诗圣”杜甫。杜审言(约 645 年 —708 年),是 杜甫的祖父。闾丘均与杜审言同登进士第。
  杨慎记述闾丘均:成都的闾丘均,在唐朝初年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齐名。杜甫(字子美)在赠闾丘均之孙闾丘师的诗中说:“凤藏丹霄莫,龙去白水浑。” 这是称赞闾丘均的文章。闾丘均也曾经到过云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文》《爨王墓碑文》,都是闾丘均所写。爨王墓碑,是洛阳的贾余绚书写。我修《云南志》,把闾丘均和贾余绚列入流寓人物志当中。
  杨慎所说的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这说明,杨慎在自己文中说曾参与修过《云南志》,周季凤修的正德《云南志》没有闾丘均,而之后的万历《云南通志》的确有这么一条:
  1、《万历云南通志》流寓︹【唐】
  贾余绚,蜀人,善属文,尤长于书,唐初寓云南,《西爨王碑》皆其手笔。
闾丘均,成都人,与陈子昂、杜审言齐名。武后时为博士,罢官,流寓南中。世传碑碣,多出其手。西爨王碑,其撰文也,今已绝,无存者。④
  2、《康熙云南府志》:闾丘均,成都人,与陈子昂、杜审言齐名,武后时官愽士,寻罢,后从唐九征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其手,西㸑王碑其撰文也,今滇中尚传有《临水亭》诗。⑤
其二:
  明代简绍芳等人编纂的《杨文宪公升庵先生年谱》载:
  “十一年壬辰,修撰年四十五,春正月,云南左布政内江高公韶聘先生辑《滇黔通志》,馆于城中武乡侯祠,乡大夫厶有欲冒颍乡侯傅友德后㠯觊世爵者,升庵不可,时张罗峰复相,与厶故内戚也,流言欲中伤升庵,升庵遂去武侯祠,归水庄”⑥
  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壬辰年),杨升庵当时四十五岁。这一年的春正月,云南左布政使、内江人高韶聘请杨升庵编纂《滇黔通志》,安排他住在城中的武乡侯(诸葛亮)祠里。当地有个乡大夫,企图冒充颍国公傅友德的后代,以此来谋求世袭的爵位,杨升庵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当时张璁(号罗峰)再次出任内阁首辅,他和那个乡大夫本就是姻亲关系,于是散布谣言,想要恶意中伤杨慎。杨慎随后就离开了武侯祠,回到了水庄居住。
  陈文烛《杨升菴太史慎年谱》
  壬辰正月,布政高公韶聘修云南通志,馆于滇之武侯祠。时乡大夫有欲冒嗣頴川侯傅友德以觊世爵者,公不可,乃乘张罗峰复相,流言欲中害,公遂去。有中“宵风雨大多情,留住行人不放行。借问小西门外柳,为谁相送为谁迎”之句。
  癸巳,西游大理诸处。
  壬辰年(1532)正月,布政使高公韶聘请杨慎修订《云南通志》,在云南的武侯祠设立书馆。当时乡中有官员想冒名继承颍川侯傅友德的爵位以谋求世袭,杨慎不同意,于是趁着张罗峰(张璁,字秉用,号罗峰)再次担任宰相的机会,以流言蜚语想要中伤陷害杨慎,杨慎于是离开了。有 “中宵风雨大多情,留住行人不放行。借问小西门外柳,为谁相送为谁迎” 这样的诗句。
  癸巳年(1533),(杨慎)向西游历大理等各处地方。
  从壬辰年(1532)正月到癸巳年(1533),杨慎修《云南志》一年多。杨慎此次修志虽未竣工,但留下的未完成书稿,为后来李元阳编纂《云南通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周季凤和杨慎都曾参与撰修云南志。1510年,周季凤修正德《云南志》。1532年,杨慎参与修万历《云南通志》,是周季凤修正德《云南志》22年之后,两人可以说是“云南同志”。
  周季凤不仅同杨慎都在云南修志,而且同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关系很密切。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十二岁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 )中进士,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会试,杨廷和是主考官之一,另一主考官是张元祯,时为郎中的周季凤负责分校考试。
  张元祯(?-1506),字廷祥,号东白,江西南昌人,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官至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
  张元祯《东白张先生文集》中有一篇1505年会试的《会试录序》记录了这一年会试的情况。
  此我皇上,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岁会试录也。
  天下乡举士会京师者三千八百有奇,礼部臣张升、臣李杰、臣王华以试事请,上命翰林臣张元祯、臣杨廷和主考校,而侍读臣毛纪、臣徐穆,中允臣傅珪,编修臣贾咏、臣陈寄、臣孙清、臣刘龙、臣李廷相、臣毕济川,都给事中臣任**、臣张弘至,郎中臣周季凤,主事臣吕元夫、臣鄠武臣则分校焉。
  试院事一属之臣杰,监试事一属之御史臣韩春、臣邵蕃。试士多可登进者,第选取其优,得三百若干人。…
  这是皇上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的会试录。天下乡试中举的士子汇聚京师参加会试者达三千八百余人。礼部官员张升、李杰、王华就会试事宜向皇上请示。皇上命翰林官员张元祯、杨廷和主持考校工作。另有侍读毛纪、徐穆,中允傅珪,编修贾咏、陈寄、孙清、刘龙、李廷相、毕济川,都给事中、张弘至,郎中周季凤,主事吕元夫、鄠武臣等人参与分校工作。试院事务皆由李杰负责,监试事务则由御史韩春、邵蕃承担。参加考试的士人中有许多可堪任用之人,仅选取其中优秀者,得三百余人。
  请杨慎修《云南志》的布政使高公韶就是1505年杨慎的父亲杨延和为主考官,周季凤为同考官所取进士,旧时称为门生。
  正德十六年(1521 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皇位空了三十八天,在此期间由内阁首辅杨廷和总理朝政。正德皇帝既无皇子,又无亲兄弟,杨廷和依据《皇明祖训》,提出宪宗之孙、孝宗之侄、大行皇帝之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应当立为皇帝,迎立世宗并起草登极诏书等,在朝廷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决策权。时周季凤为湖广左布政使,从湖北钟祥护送世宗朱厚熜至汴州,并上疏法祖宗、勤圣学、亲君子、远小人、薄税敛、汰冗员六事,之后擢升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等职,二人共同为明世宗初期的朝政服务,在这一过渡时期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和责任,都致力于新朝的稳定与发展。
  周季凤的父亲周叔襄、母亲陈氏去世后,杨延和撰《明赠通汉大夫梅月公暨东太淑人合葬墓志铭》,署名: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新都 杨延和 撰。
  .....
  “叔子季鹏走数千里来京师,奉都御史南昌艾公仆状请予铭,内交都宪按察兄弟间最久,知其世德为详。”.....

  杨延和担任吏部尚书的时间是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至正德五年(1510年),此期间周季凤正巧在云南。
  杨延和说:周叔襄的儿子周季鹏,也就是周季凤的兄长,跋涉数千里来到京城,捧着都御史南昌艾德润所作的行状来请我撰写墓志铭。我与都御史周季麟和按察使周季凤兄弟二人交往最久,对他们家族的世代美德了解得最为详细。
  可见,杨慎的父亲杨延和与宁州双凤周季麟、周季凤的关系非常密切。

  2025年1月1日


参考文献:
①《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季凤墓志铭》,作者:杨一清。
②《正德云南志》、作者:[明]周季凤纂修、版本:明正德刻本、第1页、49卷。
③《升庵集》、作者:[明]杨慎撰、版本:四库全书本、卷六十、第1096页、82卷。
④《万历云南通志》、作者:[明]李元阳撰、版本:民国二十二年刊本、第472页、20卷。
⑤《康熙云南府志》、作者:[民国]张梅亭修[清]谢俨纂、版本:清康熙刊本、卷之第十一、第596页、29卷。
⑥-《杨文宪公年谱》、作者:[清]简绍芳编、版本:清道光鹅溪孙氏刻古棠书屋丛书本、第16页、1卷。
⑦《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作者:[明]焦竑辑、版本: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馆刻本、卷八、第1703页、120卷。
⑧《东白张先生文集》,作者张元祯,《会试录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周湖岭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