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临济宗扬歧派高僧大德辈出,其中五祖法演主张兼容临济的大机与云门的妙唱,中兴了临济法门。其门下如《碧岩集》著者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1139~1209)等闻名遐迩。
松源门下高徒无明慧性、运庵普严。渡日传法僧兰溪道隆为无明慧性法嗣。运庵普严门下的虚堂智愚为入宋求法僧南浦绍明之师。
由入宋求法僧荣西、园尔的传播、弘扬,临济禅这一崭新的中国佛教文化令日本朝野上下刮目相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皈依。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荣西、园尔的兼修禅色彩十分浓厚。日本临济正宗禅的真正兴隆、展开,是由一大批对旧显密佛教、权门势力毫无顾忌的渡日传法僧实现的。
继兰溪道隆渡日后,兀庵普宁、大休正念、无学祖元、西磵子昙等高僧接踵渡日,举扬临济禅风。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中十二派的宗祖计十三人为中国禅僧,其中绝大部分又为临济传人,对日本临济禅的兴隆、发展和临济宗的独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禅宗史上留下了巨大足迹的渡日传法僧当推兰溪道隆和无学祖元。
兰溪道隆(1213~1278),浙江涪江人。十三岁于成都大慈寺出家,立志禅道修行。历参无准师范、痴绝道冲、北磵居简等。后从师苏州阳山无明慧性,大悟后嗣法,传持临济禅。淳祐6年(1246)道隆应曾入宋求法并与其结下道契金襇之交,归国后为京都泉涌寺(入宋求法僧俊芿子1218年创建)四世住持的月翁智镜之邀渡日传禅。初住博多园觉寺坐禅接心,著《坐禅仪》诲众。
翌年应邀上京住泉涌寺与月翁智镜叙旧并撰《泉涌寺行事次第》教诲泉涌寺僧众上堂、下座等诸般作法、规式。次年南下镰仓,初入寿福寺,后移常乐寺以镰仓武士和庶民百姓为对象举扬临济正宗禅风。他还在北条时赖(镰仓幕府五代执权)的支持下,将原属天台宗的常乐寺改为禅院。当时的镰仓为日本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新兴的武士阶级在此另立中央,独据一方建立了武家政权。武士阶级为了巩固政权,迫切求助于崭新的临济正宗禅作为其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又由于镰仓远离京城,南教北岭的旧佛教势力鞭长未及;整个佛教界发自旧佛教内部及由新兴的改革派发起的改革浪潮日益高长,这些都为临济禅的弘扬提供了极有利的客观条件。
建长元年(1249)皈依兰溪道隆后的北条时赖发愿首创了日本临济禅纯粹道场建长寺,迎请道隆开山住持。同五年获后深草天皇敕额《大建长兴国禅寺》,日本禅宗史上独立的临济禅寺首次获得了朝廷的公认。建长寺的创建,成为镰仓武士的精神寄托,崭新的宋代佛教、文化,临济正宗禅的发源地,在日本佛教、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日佛教交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正元元年(1259)兰溪道隆作为建仁寺第十一世移锡京都。住持建仁寺期间,道隆教诲寺众入寺开堂皆依禅林规式。他还在建仁寺山内创建了西来院,举扬祖师禅风。道隆在建仁寺的兴禅布教活动,日益引起京城朝野的注目。他对荣西开创的建仁寺兼修禅的改革和朝廷对道隆的日益接近、信任,引起了比叡山天台宗的嫉妒和排斥。弘长元年(1216)道隆重返镰仓,应北条时赖之请入主禅兴寺,后移锡建长寺。
从文永十年(1273)前后起,幕府轻信流言蜚语将道隆二次流放甲州。弘安元年(1278)执权北条时宗(时敕之于)悔过前非,迎请道隆三住建长寺,时宗还发愿再建另一禅寺,尊请道隆开山住持。同年七月,兰溪道隆染疾示寂。朝廷赐“大觉禅师”号,为日本禅师号之始。其嗣法弟子约翁德俭、桃溪德悟等继承衣钵、传续至今,世称临济宗大觉寺派。
兰溪道隆远渡扶桑,弘传临济正宗禅三十余载,其间经历了种种挫折、历尽艰辛及至蒙受莫须有罪名,可谓难行、苦行,波澜壮阔。经过他不屈不挠的努力,极大地改变、加深了日本朝野、佛教界对临济禅的认识。以北条时赖为首的镰仓武士阶级直接领略、接触了临济正宗禅风,从而有力地促进、扩大了临济禅在日本的弘扬、传承,奠定了日本禅宗独立的基础。
日本禅宗宗祖大部分是中国人,多为临济宗传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生缘佛手驴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