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杭口镇进士、南宋丞相章鉴是历史上被授予官职最高的修水人。不久前,我怀着好奇的心有幸踏上寻访章鉴丞相故里的旅程,到杭口镇杨坊村去亲身感受这位修水历史传奇人物的家国情怀。 在修平高速杭口出口附近,221省道与353国道在这里交叉,自古以来修河支流渣津水和东津水合流至此,与新湾水南下上杭乡过境杭口镇的杭溪在这里交汇,章丞相故里就处于这个方形河弯内的一片平静乡村沃野中。 ![]()
章鉴故里修水县杭口镇杨坊村。
杨坊村与杭口、坪下、茅坪、雷岭等村相邻,远山将全村环抱其中。汽车驶进杨坊村庄中心,在两旁白杨树林立的柏油路左边,很远就能看到一个上刻着“章鉴纪念馆”的指示路标牌,顺着箭头方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两层砖瓦房,大门上面横着一块镌刻着“章鉴文化纪念馆”几个苍劲有力大字的木匾,仿佛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沧桑。左边是错落有致的祠堂和民居,周围被路面分割的草坪、停车位错落有致,后面古木参天、枝叶繁茂,远处郁郁葱葱的田野,构成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 杭山古称龙波山,犹如一条盘绕的巨龙,与虎形山、旗山、鼓山相映生辉,与当年的宰相府、枞阳树、相公山遥相呼应。仿佛还能看到它们昔日的模样。 据说章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官时,有一次与皇上出行,忽见一奇山酷似老家门前的一座山,刹那间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不禁潸然泪下。皇上询问为何,他如实相告,皇上感念其忠诚,将他家乡的山封为“杭山”,章鉴也更名为“章杭山”。 章丞相曾经撰有《杭山》诗:“买得渔矶系钓船,鱼龙吹浪骇鸥眠。从来白石清泉地,胜似青山小洞天。浪对客吟思却虏,偶观人弈悟筹边。夜来风雨秋声早,一段新愁雪满颠。”他还写有《杭山八景》的组诗,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杭山美景的赞叹,字里行间流淌着家乡的愁绪。 (一)万松书舍:“万个长松覆短墙,碧流深处读书房。香生石觐春云淫,影落篝灯夜雨凉。亘代陶镕周礼乐,百年佳会宋文章。天机悟到忘言表,又喜涛声送夕阳。” (二)章洞春瀑:“古洞春泉一脉遥,骤施雷雨过青宵。飞湍直下三千丈,急溜横穿十二桥。雪洒石矼琼练碎,翠分柳树玉花飘。晓来醉倚高楼望,疑是银河堕碧霄。” (三)两涧鸣琴:“泠泠双涧泻秋音,万齿溪头奏一琴。雨后更添猿鹤操,夜寒真是水龙吟。年光送尽从朝暮,律调含来自古今。借得许由当日耳,听频谁不为清心。” 湖岭 (四)双衢嘶马:“达邦大道两迢迢,金辔玲珑匹马骄。腰裹嘶风蹄蹀躞,骧腾掣电尾萧骚。雄声已骋才人德,猛气尤思大将骁。凤臆龙髯谁可并,郭家狮子著先朝。” (五)石觐钓台:“内史名题古钓台,高风凛凛势崔嵬。晚烟杨柳垂青缕,春雨桃花点绿苔。百尺丝纶波荡漾,一宗诗派水潆洄。何时来借闲灯览,涤尽尘襟万斛埃。” (六)板岭云霞:“一邦佳景萃峰头,宇宙钟灵自有由。银竹霏霏山气盛,火轮颗颗水光浮。年逢旱涝他方苦,世际丰穰此处优。瞻望巍峨殊不远,登临仿佛帝王州。” (七)凉亭风月:“昔贤曾此著名香,地位双清四座凉。吹送几多攀桂客,照来无数探花郎。光浮盏面龙鳞动,声透琴心兔魂扬。爽我襟怀明我德,步蟾拟驾大鹏翔。” (八)九宫霁雪:“同云收尽日曈曈,晓霁分明见九宫。百里远排银笔架,半峰高叠玉屏风。螺鬟矗矗深藏翠,石剑稜稜欲露锋。纵使丹青施妙手,难将写入画图中。” 据《义宁州志》记载:章鉴字公秉,号杭山,别号万叟,出生于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淳祐四年(1244)进士及第,历任枢密院御史、中书台人、左侍郎、崇政殿说书、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咸淳十年(1274)官拜右丞相兼枢密院使。 湖岭 章鉴丞相为官俭朴,虽为宰辅,犹如布衣时;他待人宽厚,被誉于“满朝欢”;他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遭受议和派奸佞构陷,壮志难酬;他平生清约,无声妓之奉,友爱群从,和睦姻族;罢相后他携妻子黄幼静隐居于杭山丛林之中,与樵夫为友;他筑亭石潭上,主修杭口老桥——广济桥,广结善缘。 章丞相著有《杭山集》,却失传,唯有修水《八贤祠志》中留有少量诗文,他的“一生事业居民计,千里山河救国心”彰显了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章丞相夫人黄氏生二子二女,长子章沂孙字源洁,号右山,幼颖悟,八岁能诵经史,中进士后历任迪功郎、昌化县主簿、建德路教授、大理评事、舒州通判、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开封府判、监察御史、右正言、淮南转运副使、礼部员外郎、江淮提刑、度支判官、知制诰兼修国史、翰林学士转春宫伴读、开封知府、枢密都承旨、谏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洪州知府、给事中、嘉议大夫、修职郎、福建转运使、临安知府,晚年隐居家乡。 次子章洙孙授通直郎;长女章慧宁嫁登仕郎沈光运;次女章慧仪嫁福州太学生刘汝钧。孙章楙元授承奉郎;孙女章懿德、章懿寿、章懿福。章丞相夫妇去世后葬距家约十里的下杭村(相)公山佛塔垅,2001年9月修水县政府立碑定于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4月3日来自湖北、重庆和江西各地的章鉴后裔800余人为他重修墓园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湖岭 《义宁州志》上还记载章沂孙所撰的《宋右丞相章公杭山先生圹志》,可知章氏自五代时由章建之从浦城徙居豫章西安石觐,二十八世章琮爱龙坡山川之胜举家迁至此地;章鉴曾祖父章邦彦赠太保娶童氏,祖父迪功郎章程赠太傅娶雷氏,父亲迪功郎章汉章曾任袁州司户参军,赠太师,娶车氏。 在章鉴文化纪念馆里我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章鉴丞相一生勤勉尽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更在文学、书法等领域有着较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文流传至今,仍被后人传颂。站在故居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的风采和气度,那是一种超凡脱俗、胸怀天下的情怀。 走出故居,我漫步在村庄的旷野,就像走进了一片秀美的田园山水画卷,这里阡陌交通,田畴纵横,山峦起伏,林秀鸟啁,空气清新,是一个让人们休闲、与友聚会、减少工作生活压力的理想去处。 这里孕育着几千章鉴后人,他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续着家族的血脉。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讲述着关于章丞相的传奇故事,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敬仰之情。这些故事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章鉴丞相曾经写诗“长桥西绾水云间,桑柘阴阴万树苍,草色久荒丞相府,各山犹自说余杭”,道尽了岁月的变迁与历史的沉浮。如今丞相故里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修河边因地制宜新建的健身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古老的村庄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现代乡村振兴的气息,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此次行程虽短,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章鉴丞相的卓越才华和非凡贡献。他不仅是修水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先贤,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铭记和宣传章鉴丞相的为官治学与为人处世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他的传奇色彩。 在回来的路上,为了表达心中的敬仰之情,我特撰诗一首《章鉴丞相故里行》:“佳山秀水好地方,古村油路连城乡;丞相忠谏节义在,进士挥笔诗书传;祠藏碑帖翰墨香,太阳路灯闪霓光;往来多少风骚客,驻足杭口缅先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