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疗机构中有多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一院三部发展改革之路。 ——题记 幕阜九岭环抱,修水委婉而来,山高水长,绵延数百里。置身凤凰山,空气都是甜的。登高极目,修江两岸一览无余。值得一提的是,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南院、西院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品字型结构,互成犄角之势。顾名思义,北院处于凤凰山麓,修江北岸;南院处于良塘新区,修江南岸;西院则处于县城以西45公里的渣津镇。值得解读的是,一院三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错位发展,分级诊疗,学科建设,管理划一,文化支撑,俊采星驰,数字化平台,大病不出县。路径和实力的博弈,提供了县级医改的修水样本。 A·半小时生命圈 破译县级医改的修水密码,仅仅依赖远距离的审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外科手术式的剖析,首先从“半小时生命圈”说起。如果以北院、南院、西院为圆心,半小时车程为半径划圈,显示三个相连的急救圈,或者称之为半小时生命圈,那么,三圈相扣,不但覆盖了全县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而且由于西圈的承东启西,涵盖了修江的源头以及边远乡镇等西部地区,显而易见,半小时生命圈辐射到修水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强,再加上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医院一体化,互联网+医疗的融合,县院会诊,上下转诊,在全县45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形成一个庞大的医疗网。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下沉,在一定程度上补民生短板,增强了基层百姓对医改的获得感。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为进一步深化医改和落实分级诊疗,我院于去年12月整合了县第二人民医院,形成南、北、西一院三部医联体新格局和新模式,再次翻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半小时生命圈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生命的责任和担当。2016年开年第一天,ICU和多科室正在联合抢救累计失血量近1万毫升的休克患者,患者因车祸导致左侧上下肢大面积严重损伤,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医院紧急组织多专科会诊,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压、大量输血、输液等抗休克治疗。手术后,患者出现创伤性凝血病,并发多器官(心、脑、肝、肾等)功能衰竭,一直处于无尿状态,全身水肿,生命体征越来越微弱,家属几乎绝望了。 患者累计失血量近1万多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两次,在低血压时间30多个小时以后,经过10名医护人员长时间的高集中,高强度站立抢救,生命奇迹出现,11天过去了,患者病情稳定下来,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修水县120急救中心设置在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医院建立了医疗指挥调度平台,一院三部信息系统整合,利用电话、短信、会场语音、视频会议、软件平台等调度方式,实现了120急救受理调度、会诊调度等主要功能,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救助医疗体系,提高了急救及医院调度执行力。这支训练有素的医护团队,配备最高端的抢救设备和最高标准的监护病房,开年以来,已成功抢救数十例危重患者,其中有10多例被省级医院宣布放弃治疗的患者转入县院,成功救治。
修水网
(南院按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设计,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集生态化、园林化、信息化为一体,运转高效、发展持续的现代化宾馆式医院,产生了“冬有绿,夏有香,春秋有色彩”的视觉景观) 精益求精,医者仁心。这是最短时间、最少花费、最优服务的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生命之花在修江绽放! B·优化设置上的突破 有人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上,通过县级医院这一节点,借助各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加快医疗服务内涵升级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资源配置精准化。 那么,半小时生命圈,也就是一院三部如何形成的呢?这并非易事,而是牵涉到县域发展的谋篇布局。修水,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辖19镇17乡。县级医院应该是基层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龙头,而位于凤凰山麓的县第一人民医院发展空间狭窄,已经适应不了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院长郑健林、书记吴永祥有着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有着承前启后的发展理念。班子成员集思广益,精准发力,既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区域的人口基数,又摸准了医改和医联体建设的脉搏,借助新区建设的东风,决定在职代会上将“在良塘新区建新医院”提交讨论。 本文来自修水网 (医院引进的西门子全自动检验流水线,检验设备提档升级) 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折中的观点是:建新院风险大,不如端着现有的金饭碗,按部就班。而发展虽然有资本风险、运作风险、技术风险,等等,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发展就是抢占先机,发展就是最好的生存。最后,观点的磨合,思想的碰撞,认知的裂变,考量着决策层的智慧和胆识,“建南院”成了主流声音,县委、县政府一锤定音。 孕育的喜悦,产前的阵痛,这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前奏。在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的心灵深处,总是渴望天是蓝的,地是绿的,蓝是生命的希望,绿是健康的基石,在蓝天与绿地之间,呈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院史将记住三个不寻常的日子:2010年8月20日开工,同年12月20日封顶,2012年1月1日竣工。一个原本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建设工程,仅仅400多天就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创造了全国县级医院工程建设速度的奇迹,成为新区建设项目中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工地管理最规范、安全系数最高的标杆项目之一,并夺得九江市“百优工程”殊荣。如果说南院的建设是大手笔,那么,西院的整合和改建也是浓墨重彩,是另一种样本。去年12月,根据县里的医疗布局,第一人民医院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创新整合位于渣津镇的县二医院,对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检查流程、病房和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占地300多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急诊科,告别了原二医院没有急诊科的历史,购买了DR、彩超、电子胃肠镜等各类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水平,有助于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尤其架设45公里的专用光纤,进行了综合信息平台硬件和软件系统建设,为一院三部同质化管理夯实了基础。一院三部建立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等绿色通道,实现“专家、临床、科研、教学共享”,开创“患者不动,医生移动”模式。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C·砥砺前行的发动机 规模扩张抢占了制高点,也伴生了不可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其要害问题是动力不足,医院改革者直面困境,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学科建设成为砥砺前行的发动机和原动力,成为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由此形成了“南院大综合,强外科;北院小综合,精专科”的棋局。 勤精术业除民患,妙手仁心析症疑。医院以新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接轨国际国内前沿性、基础性、临床适用性项目,提高自我创新平台和创新项目的水准。通过加强与省市级医院和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对接启用,患者不出医院大门即可请到知名专家会诊。医院积极鼓励医务人员围绕临床开展科研,快速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成果,以谋求专科技术的提升和尖端技术的不间断链接,并通过二次创新,转化为适用患者的新技术新疗法。 近年来,全院引进各类医疗新技术100多项,多项新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治疗高度。尤其是骨伤、普外、脑外、胸外、肝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颅脑的微创术,肺癌根治术,颈部肿瘤的颈大块清扫术,脑肿瘤、纵隔肿瘤、食道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各类胃肠癌的规范根治术、肝叶切除、肿瘤介入、心脏支架安装等治疗新技术的应用,断肢再植、人工关节置换、脊柱侧弯的畸形矫正等新技术日益成熟。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一代一代医学专家做好“传、帮、带”,为医院学科的薪火相传和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为大外科孙秋冬主任带领骨科医务人员开展微创手术时的情景) 医院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肝胆胸外科、五官科、骨科等微创手术的开展日益成熟和尖端。大内科、急诊、ICU、儿科、新生儿科、肿瘤等内科治疗疾病均有新的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拥有一大批高精尖和全面升级的诊疗仪器。其中,CT室添置的64排128层螺旋CT机和磁共振,使影像诊断再上一个台阶。检验科引进西门子全自动检验流水线,设备提挡升级。多种先进彩超设备的引进,使诊断更加明确,精准。 D·俊采星驰:医改的预期 当前群众对看病要求与期望值越来越高,得了疑难病症之后前往北上广等地就医的群众不在少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县级医院医学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医学硕士等高端医学人才较为紧缺。这样,重点科室的骨干医师培训制度应运而生,医院围绕近3年县外转诊率靠前的3至5个病种确定需要重点建设的相关科室,提出人才、技术、学科和管理能力提升需求,有计划开展医院骨干医师的培训和培养。 HULING 将更多的高、精、尖医疗人才充实到县级公立医院,才能为医改提供人才保障。医院严格落实特殊人才引进制度,落实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在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考虑;按建设成本价格给予每人一套100至130平方米的住房,给予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享受中层干部津贴;每年给予科研经费1万元,并在技术创新、医学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广等课题申报上提供支持;在其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安置工作中给予支持等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医院长期执业。 (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院领导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建设了500套职工宿舍,现已入住300多户。同时,积极争取房地产开发商的优惠,为年轻职工解决400套住房难题)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孙秋冬,大外科主任,从事外科30年,累计完成各种手术近万例,其中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3000多例。他年近六旬,宝刀不老,仍然坚守在一线。他是本县外科学科带头人,他不负众望,仍然做好“传帮带”,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修水网 医院还出台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配套政策和成果奖励办法,形成重科技、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来,在全国、省、市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医院妇产科与省妇幼保健院合作的科研项目《子宫颈癌防治与技术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徐白生,80后研究生,修水黄坳乡人。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一位学兄讲述了他本人在一座小岛上为民行医,坚守了好几年,这种在艰苦环境下支援边区的奉献故事,使徐白生心潮澎湃,决心为家乡修水这个国家贫困县尽一点绵薄之力。恰巧,县医院求才若渴,找上门来了。徐白生的女朋友是一位四川姑娘,二人是研究生同学,二人一合计,双双选择了县医院。像徐白生这样有硕士医学研究生以上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医院有22名。 正值医院学科的品牌化建设如火如荼,徐白生和这些年青的医生如鱼得水,牢牢地把握了接力棒。徐白生发明的可调控式经皮肾操作鞘、医用引流器两项技术成功申请国家专利,是对医院运转高效的创新体系的诠释。 HULING 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深化改革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但是,县级医疗机构人才资源匮乏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聚焦这一关键环节,特别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推进。俊采星驰,人才辈出,这是医改的预期。 E·数字化的路线图 随着医疗业务逐年增长,医院大部分基础设施、设备、人才资源的使用相继接近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全部手工模式下工作,效率低下;就医流程繁琐,老百姓看病难;管理无法到位,跑、冒、漏情况严重。粗放的管理和手工方式,还能维持多久? 在院务会上,这些问题没有回避,多次提及,大家都在琢磨着有何良方。反复讨论和磨合,形成了共识:让数字化平台成为医院快速、科学、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建设全数字化医院,既要建构策划,权衡兼顾,又像纳鞋绣花,文火煲汤,慢工出细活。刚开始,建设投入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信息与数据交流缺乏安全等等。医院根据目标、预算、产出的关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投入。 走进医院,患者“一卡通”在手,免去了挂号的麻烦,不但节省了时间,还可以通过就诊号或身份证号,共享在门诊、医技、住院、体检的历史资料,实时对比查询,避免重复检查,也为医生诊疗提供既往病史资料,为诊疗决策提供帮助。在全院收费窗口、门诊药房、门诊医生、医技检查实行了数字化“导医导诊”,优化了就诊秩序,让患者解除排队之苦。“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解决了患者看病资金的周转困难,免除了患者多次交费流程。 xiushui.Net (县政协副主席、院长郑健林多次作为江西县级医院的代表应邀到北京、上海、杭州、济南、武汉等地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能力,力争大病不出县》的专题讲座) 2011年,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被卫生部定为首批唯一一家全国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县级医院。为此,基本实现了医院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了电子病历、检验管理系统、影像储存和传输、体检软件和10多个子系统网上运行,管理范围已覆盖全院所有科室,渗透到医疗的每个环节,建成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精细化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化弱电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医护为主体的一体化临床信息系统真正解决医护需求,保障医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提升临床效能。 医院多项信息化建设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软件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建设和新实施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抗生素管理系统、高值耗材追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排队叫号系统、供应消毒系统、数字签名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数字病房系统、慢病管理系统。一院三部互通有无,医生诊断能更加及时、准确。
(图为医院ICU护士利用信息化平台,使用移动护理终端与患者手腕带对接,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护理安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一院三部,一套管理班子,如何加强三院管理?如何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如何争创一流业绩?最终,这道难题被“信息化建设”成功诠释。 F·大病不出县 修水是全省的人口大县,农业人口占91.4%。医院积极参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特别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开展各种优惠活动。县医院所有药品采购全部依托省级采购平台实行网上采购、阳光操作,主动向社会公开采购价格、品种及数量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设立药品、耗材、医学检查费用的最高控制线,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药品耗材占比、检查收入占比等等,列入考核指标。目前药占比控制在28%,使老百姓看病更实惠。 (医院介入科建科一年半以来,已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肿瘤介入等各类介入手术700余例,为我县大病不出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术业有专攻”。医院介入室是我省县级医院中成立较早的,其技术紧跟省内领先水平,填补修水介入技术的空白,运行一年多,已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肿瘤介入等各类介入手术700余例,使原来一些大病病人足不出县就得到有效的救治。修水的地理位置偏远,距离九江、南昌、长沙三座城市都在250公里左右,县医院的综合实力大增,避免了大病病人的舟车之劳,而且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心理负担。大病不出县,关键看能力,这是医疗质量的比拚,这是服务水平的考量,这是综合实力的博弈。 内容来自xiushui.Net G·文化支撑:医改的底蕴 先驱昔日启灵根,薪火传承济世人。这所将历史传统精神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的生态园林化、设施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医院,追求着生命与自然的平衡,展现着独树一帜的时代风采。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自古至今都是社会教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温暖。现代医院文化建设更是如此,是医院的灵魂所系。医院职工在“厚德勤业,精医求是”的院训昭示下,其价值取向、从业标杆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品牌定位在县级医院中树立了一个榜样作用。 医院每年组织医疗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大型免费义诊活动,开设修医讲坛,无偿对全县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对白内障、血液透析、贫困等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医务人员无偿献血,充分展示了医院的公益责任与担当。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凤凰山依然是医院的发祥地,茂密的森林,变作华丽的羽毛,丰满轻盈,鲜艳的杜鹃,变作明亮的眼晴,敏锐传神。修江水依然秀美,生命之花依然灿烂,杏林明珠闪耀在修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