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山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故乡的路

来源:修水报|http://www.xiushui.net 作者:wol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09-10-03
    我的故乡上奉镇山背村,地处九岭山脉腹地,有着渊源悠久灿烂的山背文化。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山峦重叠,森林茂密,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山背村通往四周邻村的道路全是羊肠小道。通往县城的路更是崎岖险要,要翻越梅岭、上下岭两座大山,涉过3条小河,途径4个乡镇,步行100华里,耗费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记得1955年春节刚过,已调到县法院工作的父亲要带我来县城念书,第一次出远门的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这个世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后代能走出大山到县城念书,感到无比幸福;担心的是步行100华里山路对于刚满10岁、先天不足、身躯矮小的我能否挺得住。正月初四那天中饭后,父亲领着我辞别祖父祖母就上路了。翻过上七里下八里的梅岭走到何市乡,这30华里走了近5个小时。当晚在何市住下来,双脚就隐隐作痛。第二天一早接着赶路,60多华里却走了10个小时,傍晚时分走到城郊上下岭的山顶,举目眺望不远处的县城,灯光闪灼,咬紧牙关一拐一拐走到了县城。第二天, 双脚肿得馒头一样,走路要穿母亲的鞋子,而且只能一步一移。“天有不测风云”,元宵节刚过,故乡寄信来:祖母不幸病故。噩耗传来,我放声大哭,因双脚还隐隐作痛,无法再步行回家与祖母见上最后一面,遗憾终生。 本文来自修水网
    1963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战备的需要,一条修水至铜鼓途经上奉的省际公路开始建设。历时近两年于1964年竣工通车,修水至上奉全程62公里,开通了隔天客班车,故乡的人们才结束几千年出门靠步行,运输靠肩担背驮的历史。
    1973年7月13日,一天一夜,200毫升的集中降雨致使山洪暴发,罕见的泥石流灾害将县城至上奉途中梅岭段公路全部冲毁,穿行于山岭间的公路变成  一堆堆乱石滩。经过一年多的抢修才勉强恢复通车。1975年,我在上奉公社卫生院工作时,山背大队一个3岁小孩患急性脑膜炎,  由于卫生院条件有限,我当即拨通了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一个半小时后救护车赶到将患者接走。由于抢救及时,小孩治愈且未落下后遗症,小孩的父母千感万谢,把这条路称为“救命路”。
    1998年7月,洪水又一次肆虐修水。梅岭段公路再次冲毁,家乡人们所需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只能到相邻的铜鼓县求购。洪灾过后,抢修水毁公路再次提到省市县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随着国家财力增强,在重修中决定,修铜线由四级路改造成三级路,由沙子路改造成柏油路。改造工程于1999年开工,一年多后,修铜线公路建成为一条宽6米的油路,考虑到防范山洪侵害,梅岭路段的10公里还铺设了20公分厚的水泥路面。从此,无论是山洪暴发还是天寒地冻,这条路一直畅通无阻。宽敞平整的路面方便了故乡与外界的联系,山背村的农产品也开始运销到山外,家乡人民将这条公路称之为“致富路”。
本文来自修水网

    改革开放三十年又让故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省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破制约江西经济发展瓶颈的决策又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2007年春,武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修水路段经故乡上奉镇山背村穿行而过。精心的设计、一流的施工、逢山开凿隧道,遇水立墩架桥,才短短一年多时间,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就在2008年8月底竣工通车。现在,从县城到山背村38公里路程只需要20分钟,每逢坐车回老家,一路直行,路平似镜,风雨无阻,一会穿隧道犹如会钻地的“土行孙”,一会过高架,好象会飞天的“孙悟空”,那种感觉,美极了!
责任编辑:wolong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