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修复重焕风采 9月12日,记者走进修水县城清泉巷五号,修葺一新的蓝氏宗祠屹立县城繁华之地,“蓝氏宗祠”的匾额高悬于石门之上,这个偌大的宗祠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修水黄庭坚书画院以及修水艺术研究院将在此处“安营扎寨”,修城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将在这古色古香、意境悠远的古祠里,挥毫泼墨,切磋书画。 而在周家巷三号看到,周氏宗祠内外焕然一新,石大门框与朱漆大门气宇轩昂,颇显昔日周氏宗族的辉煌;大门与侧门上头遮挡风雨的门头,造型独特,灵韵秀美;左右多个雕花石窗,整体划一,古朴典雅;室内楼阁、门户窗棂,古色古香,让人备感亲切。而这里,也与蓝氏宗祠一样,又多了一个新用途——“山谷票友社”将“驻足”于此,京剧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吹拉弹唱。 修水乃五千年古邑,县城古建筑的存在,是历史发展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县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修水县城古祠堂修缮、保护、利用,2007年6月本报曾以《留住城市仅存的记忆——修水县城古祠保护忧喜录》以图文形式作了专题报道。见报后,修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相关单位与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古祠保护。先是由修水县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及政协委员对县城古祠堂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调研组提出,修水县城残存的古祠堂要保护,必须采取先保护、再利用的方式,但由于自然灾害的风雨驳蚀、人为拆毁、旧城改造等原因,很多古祠堂都遭到了破坏。据2006年年底修水县房管局对其直管公房的调查,县城只剩下祠堂35处。有的在祠堂内随意搭建,用火用电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修建于明末的邓祠处于阴暗潮湿之中,木质梁柱腐朽,支撑支架紊乱;建造于清代的周祠屋顶漏水,沟壑堵塞,木材腐烂,周围或屋内搭建的木棚蚕食、挤兑祠堂空间。祠堂不加以修复完善,难以成为大众文化活动场所。在此建议下县政府成立了“五古”办公室,专职对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井等“古董”进行摸底、建档、维修、保护、利用等工作。已经有上百年时光,相对保存较好,2007年9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的蓝氏宗祠与周氏宗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穿古衣、戴古帽”,让老祠堂重焕百年古朴风采。 修水网 古祠沉淀吴楚文化 修水县城自唐代辟为县治所在地至今,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浓厚文化底蕴、名人辈出的地方,古祠堂资源十分丰富,既沉淀着几千年古风和吴楚文化痕迹,又传承着江南典型的南派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独特的修水地方特色,是历史的见证和缩影。记者了解到,修水县城约有80多个姓氏,建有祠堂135栋,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古祠堂以木材青砖黛瓦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南派建筑风格,有“青砖黛瓦马头墙”称谓。其木构架结构以立柱、横梁、顺檩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结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其构架有穿斗、抬梁、穿斗抬梁相结合的三种木柱或为石柱或为木柱,柱基多为鼓盆型、八角方座石墩。天井采用“四水归一”的方式,即四面屋顶均向着天井,雨水可集中于住宅之内,其意,一是以防雨水淋向别人家墙壁而引起争端,二是有“自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 周氏宗祠与蓝氏宗祠较为典型且保存较好,它的选址、建造遵循的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县城古祠堂的特有风貌。(樊仕华 记者 周武现)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