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单位、部门每年都会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有些地方“三下乡”活动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效果却并不理想。实际上只是在街头摆几张桌子,放几块展板,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内容也是老一套,每年都在“炒剩饭”:或是搞搞咨询,给过往群众发发宣传单,或是送几本与群众所关心的农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不太相干的书籍,或免费量量血压,称称体重。大多群众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活动就已经结束了。 笔者认为,“三下乡”活动本是利民惠民的一件大好事,如果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来去匆匆,不仅谈不上“造福于民”,而且影响到单位、部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三下乡”活动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下乡前,各单位、各部门要事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民最需要什么,最想掌握何种技能,最迫切了解哪些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然后开辟“田间课堂”,根据不同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给农民讲技术、教本领、传经验、送政策,做到“逢山唱山歌,遇水行水路”,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换脑子”、“增票子”送上“及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