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辉煌60年的伟大成就,教育事业的变化令人瞩目。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太阳升镇中学退休教师黄治根说起我县教育的发展感慨万千。 与共和国同龄的黄治根出生于太阳升镇城坳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过代课老师、民办老师,后历任镇中小校长,中学校长等职。 说起四十多年的从教经历,黄治根对1968年在南坑小学当代课老师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年他被推荐到本村的教学点南坑小学代课。说起来是学校,其实就是一座旧祠堂。课桌椅是用土砖砌脚,上面放一块长条形的木板做成的。全校就他一个老师,却有一至五年级30多个学生。上课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黑板是用门板刷上一层黑漆。 1972年后,他先后在城坳村小和西坳村小学任校长。这时期学校条件逐渐改善,村小都有了二三百平方米的土木结构教学楼。1982年,他调到三都中小任校长,学校增设了初中班,开设了物理、化学等课程,但学生没有亲手做实验的条件。到1985年后,才慢慢添置地球仪、试管等一些简易的教学设备。 1991年8月,黄治根调至当时太阳升乡中学任校长,那时学校已经有了一幢五层砖混结构的教学大楼,一幢两层砖混瓦顶的学生宿舍和6套两室一厅一厨教工住房。随后的几年里,学校先后新建了综合楼、教工宿舍、学生生活楼。本世纪初,学校还逐步对校园翻新、改造,美化、绿化,还新建了两个水泥篮球场和5条200米的环形跑道。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说到修水教育发展的历程,黄治根如数家珍:1986年,实行普及五年义务制教育;1991年,启动中小校园“六配套”建设,1996年,启动“两基”工作;1998年,先后通过“扫盲”及“省级普九”验收;2002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2004年起,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在全市率先结束学生自带课桌椅的历史……黄治根说,现在的学校和几十年前比就是两重天。教室墙壁粉刷得雪白,窗户是铝合金的,还装上了电风扇。尘磁性的黑板没有了粉笔灰,教学用上了电视、投影仪和电脑,还配备了专门的物理、化学、电脑和多媒体教室。学校还开设了多种多样的特色课。 黄治根高中毕业时恰遇“文革”取消高考。他儿子1991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成了他家第一个大学生。他说:“太阳升镇中学1958年8月建校(原称三都中学)时只有两个班,100名学生。到2008年50周年校庆时有16个班953名学生。现在上大学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仅我们镇出国到新加坡、美国留学的就有13人。” 谈起教师的待遇,黄治根感受尤深。1968年当代课老师时记工分,每天工资只合四毛钱。2000年退休后,他每月可以领到2030元养老金。从2002年起,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