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陈思手拿通知书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陈思对母亲在清华园的话,念念不忘。后来,经同学介绍,他来到了北京著名的美术中心北京010画室。在这里,陈思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更多。他看到了全国各地许多高水平的美术生,他们不仅艺术成绩好,文化成绩也好。加上北京010画室严格的管理制度,陈思变得更加成熟。他深深的知道,并不能因为学艺术就放松自己的文化成绩,否则,自己就无法实现母亲的期望。所以,陈思除了刻苦训练,还自觉看书,他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所以当大年三十时,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北京画画的陈思,虽然很想家,却不失落,不孤独,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清华梦。那晚,他吃完几个饺子之后,又回到了画室,继续画画。有时,暂时的挫折能促使一个人更好的走向成功。去年参加高考时,陈思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后来虽然接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通知书,但他选择了留下,只为那美丽的清华园。在复读的日子里,陈思有时感觉到脑海一片空白,此时,他什么也不想做,但想到父母节衣缩食,想到班主任袁老师,他必须拿起画笔,拿起书本。当自己心里开始动摇时,他想到了一位山东同学一连考了三年终于考上了清华美院的事情,同学的事迹激励着陈思,让陈思更加明白人就应该为梦想奋斗,只要肯吃苦,只要不放弃,就能成功的。哪怕自己第二年没有考上,他也会继续复读,这辈子就只爱清华。最终陈思坚持住了,拿到了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合格证书,但这只是成功的一半,他还必须在文化上有突破。 HULING 在交谈中,陈思总是说到这些名字:袁飞林、胡勇健、丁裕民、仝迎波、余燕琴、张松泉、胡阳生。他们都是陈思高三的老师,没有这些老师的共同努力,陈思的文化成绩是很难达到清华大学的要求的。在陈思同学拿到清华美院的专业合格证后,为了帮助陈思实现清华梦,从陈思参加完专业考试回到修水起,学校就派上述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每天都到晚上12点,这样的辅导一直到高考前,足足有三个月。陈思特别记得班主任袁飞林老师,在他迷茫时,经常找他谈心,替他分忧解难。也无法忘记余艳琴老师帮他补课时,家里的小孩总打电话希望妈妈早点回去,可余老师只是稍稍安慰儿子,就挂断了电话,继续辅导。陈思还说,如果有机会,大学毕业后希望自己能去法国或者意大利的米兰留学,因为那里的服装艺术设计是世界一流的。或许,很多年后,我们从电视上看时装展,就能到陈思的作品,我们拭目以待! 母亲:感谢学校 儿子很孝顺 尚未发问,陈思的母亲就一个劲的说,如果没有修水一中,没有那些老师,陈思真的很难实现清华梦。她和笔者讲述了这么几件事。 当学校对陈思制定一对一的辅导计划后。修水一中分管教学的胡勇健副校长也参与到对陈思的数学辅导当中。在高考前,胡副校长的岳母不幸仙逝,胡副校长从家里回到学校首先过问的就是陈思同学成绩提高了多少,有什么新问题没有。而班主任袁飞林老师则是隔三差五一个电话,和家长进行沟通。这些细小的事,让陈思的母亲增添了信心。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说起自己的儿子,李女士总是说儿子很懂事,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陈思父母都是医生,经营着自己的小诊所。陈思的父亲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不打麻将,不抽烟。有了这些良好的品质,我们就不会惊讶,陈思的哥哥能考取武汉医科大学,陈思的姐姐正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了。 李女士总记得儿子去上课之前,早早的帮父母把一些药品准备好,只要家里的事情能做的就尽量多做。也记得,儿子在北京学习期间,托自己的同学在父亲生日那天,买来蛋糕与花生,送到自家的诊所,来尽一个做儿子的孝心。也不会忘记儿子在北京及时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把自己的每一笔开销都说给自己听。说到自己的儿子,李女士总有说不完的话,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儿子如此懂事,哪一个母亲会不快乐呢! 班主任:陈思很听话很自觉 陈思的班主任袁飞林老师,下乡未回。在电话中,他一直说,陈思确实是很听话,不同于其他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比其他学生更成熟,没有90年后身上的那种迷茫。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尽力完成,陈思还是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是的,只有自觉,陈思才能在清华美院向全国招生240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祝愿陈思同学能为母校,为家乡赢得更大荣誉。(修水一中 古建林供稿) 内容来自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