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曼极其欣赏两位从中国来的学生陈寅恪和汤用彤。他曾在给时任哈佛校长罗威尔的信中写道:“他们对我真有启发,我衷心希望我们能有许多这样精神高尚而且抱负不凡的人——来活跃我们本国的大批学生。我深信,他们两人都会对中国前途有卓越贡献。”
陈寅恪在哈佛交往最密切的人是表弟俞大维。比陈小7岁的俞大维到哈佛研习哲学,成绩优异,并拿到谢尔敦海外游学奖学金,以及去德国留学进修的机会。
1921年秋陈寅恪回到柏林大学,受业于东方学家、梵学大师海因里希·吕德斯。在柏林大学期间,他学习了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多年后他“懂十几门语言”的美誉在此打下基础。
北归南渡
1925年,清华学校向国立清华大学过渡,除保留留美预备部外,计划新设大学部和研究院。研究院拟先办国学一门。陈寅恪的老朋友吴宓受命主持筹建清华研究院后立即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担任研究院导师。1926年1月,陈寅恪接受邀请,结束了长达十数年的国外留学生涯,前往清华任教。
1926年7月,陈寅恪初到清华,并由此结识了女教师唐筼。她正是陈寅恪舅舅的旧识唐景崧的孙女。1928年,两人结婚。此后诞下三女。然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及北平的沦陷打破了陈寅恪平静的生活。值此变局,84岁的陈三立忧愤难平,不进食不吃药,身体状况变得十分糟糕。陈三立在弥留之际仍然牵挂战事,曾问陈寅恪:“外传马厂之捷确否?”1937年9月14日,老人去世。
1937年8月,教育部讨论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校址设于长沙。1937年11月3日,陈三立去世后49天,陈寅恪一家离开北平,从天津至青岛,奔向长沙。接下来的几年间,他与家人千里辗转,奔走于昆明、桂林、香港等地。正是在此乱世之中,陈寅恪在学术上开始了第一次厚积薄发。1940年,50岁的陈寅恪写出了奠定他在隋唐史领域地位的专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年之后,又写出《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尽显学术才华。
为亡父治丧期间,陈寅恪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此时陈寅恪坚决不肯再在沦陷的北平教书授课,最后决定,放弃手术,任凭右眼失明。尽管1945年秋至1946年春他曾远赴伦敦,经英国著名眼科专家主刀,做了两次手术,但视力未能恢复。
抗战的结束,带来了短暂的平静生活。然而,1948年12月,战火再次逼近北平。胡适请邓广铭找到陈寅恪一家,告知国民政府由南京派飞机来接人,时任交通部长的俞大维带来口信,要陈寅恪一家随此飞机离开北平。几经思索,最终,1948年12月15日上午,胡适一家与陈寅恪一家在南苑机场登机。此后,陈寅恪再也没回过北京。尽管,他并没有离开大陆。
岭南的最后20年
陈寅恪学生蔡鸿生如今是中山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他对一张陈寅恪与陈序经、姜立夫于1950年代初摄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照片印象特别深刻。“你仔细看看陈寅恪以往的照片,他很少笑的,这张照片里,他看上去特别高兴。”
1949年1月,陈寅恪与家人从上海登上招商局海轮秋瑾号,辗转抵达岭南大学码头。陈寅恪最终留在了广州,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20年。陆键东在《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写道:“岭南大学这段校园生活,成为陈寅恪后半生为数不多的一段有些亮色、泛起一些快乐波澜的岁月。岭南大学的校风以及有些游离于现实政治的环境很适合陈寅恪,而陈序经也是他一生中碰到的为数极少的知音式领导。命运的机缘在这位大半生凄苦的大师迈入第60个人生的年头,似乎开始展现它的宽容。陈寅恪有点像生活在美丽的桃花源里。”
当然,现实世界的桃花源总是虚幻而短暂。而时代也并没有为陈寅恪存留住多少宽容。一切自有那个时代的轨迹。
1969年春节过后,陈寅恪一家被勒令搬出东南区一号二楼。1969年10月7日晨5时许,陈寅恪因心力衰竭去世。
45天后,1969年11月21日晚8时许,唐筼去世。她曾对人说,“待料理完寅恪的事,我也该去了。”
大陆媒体中最早登载陈寅恪去世消息的是《南方日报》。1969年10月18日,《南方日报》刊登了一条100多字的消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