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交通

旗下栏目:

交通事故数据,这种事故伤亡比例竟占40%

来源:掌上修水 作者:朱修林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1-15
  今年9月11日,杭口镇发生一起严重的道路交通事故,一些行人在道路路肩上买卖猪肉,一辆小车疾驰而来,由于避让不及,造成2人死亡。

聚焦

  聚焦事件:行人道路交通事故频发

  近年来,随着我县道路里程的不断增长,车辆、驾驶员增加,加之道路设计不够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不强,大多数道路未设置有效隔离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均在道路上共同行走,行人占用路面、机动车未礼让行人现象十分普遍,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据统计,2016年,我县行人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行人23人死亡;截止今年10月底,造成24人行人死亡。

  P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原因

  事故成因:基础设施缺失违法突出

  据统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18点至22点,此时间段光线较暗,正是群众结伴散步和下班高峰期,驾驶员对路面注意力下降,对突发情况采取措施容易失误。从受害人年龄特点看,以老人和结伴同行人群为主,他们一般行动迟缓,反应较慢,视听不畅,警惕性不高。结伴同行人群往往嬉笑打闹、一字并排、集中聊天、占用机动车道,忽视周边交通环境,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从目前建设的道路看,车辆、行人共同在道路上参与交通,遇夜间会车未按规定使用灯光,极易造成驾驶员未能提前发现行人,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因省道沿线居民较多,为方便出行,省道沿线乡村小道多交叉路口,驾驶员在进入路口时往往未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今年“2.6”东津路段死亡事故中,据事后驾驶员反映,事故发生时未能提前发现行人。

  光线处在半强状态,道路状况差,通行能力低;道路功能不清,混合交通严重;道路功能不清,混合交通严重;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也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受地理环境制约,我县道路等级低,有的道路宽不到三米。虽然基本上实现村村通公路,但路窄道路通行能力差。另外,道路功能不清,混合交通严重。目前,我县国省道道路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不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涌到一条宽度有限的道路上来,沿路村庄农民家的一些畜禽也来会到道路上,人与人、车与车、人与车相互交叉、相互干扰,极易造成堵塞和发生交通事故。加之处于农村的道路 “一路多用”,占用道路打场晒粮,占用路面堆放沙石、砖头等建筑材料,有些集市甚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道路交通设施差。由于受规划和经济条件限制,农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应设警示标志的事故易发地段未设标志,有的路段甚至是“L”型弯道,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加之道路两旁都是农户住宅,人群密集大,叉口多,又有大量树木遮挡等,严重影响驾驶人视线,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农村道路的交通参与者,多为道路沿线的农民,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 修水网


对策

  对策建议: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政府、新闻单位、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责任。但是,除交管部门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当作工作重中之重以外,有些部门认为这是交警的职责,使不上劲来。”县公安交管大队副教导员赵秋阶说。

  赵秋阶建议,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镇级政府、村委的作用,实行交通管理社会化;要加大对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联合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针对行人事故高发人群,因人施策,采取面对面教育,逐步引导群众尽量选择照明条件较好、车辆行经较少的区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周边情况,主动避让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另外,要不定期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教育,以身边的交通事故教育引导群众,通过以案说法、案情通报等方式开展宣传;要合理规划道路设计,加大平交路口隐患排查。在事故易发路段的道路两侧行道树外铺设简易人行道,让人车分离;在道路上划设好人行横道线,让人车有序通行;加大对平交路口的隐患排查力度,通过设置减速设备、警示灯、提示牌的方式,强化对平交路口的整改,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提示与教育,达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HULING

责任编辑:朱修林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