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一位50万年薪的城市白领,却选择回乡种粮,用互联网+农业的方式,为家乡编织现代农业蓝图,成为乡亲们眼中的“明星”,马坳镇十甲村的梁明——为家乡编织现代农业蓝图。 眼下正值春耕,这些天梁明在田里忙着测试新买的旋耕机。他说,有了这台机器,自己今年承包的1500多亩的土地翻新工作,不出半个月就能完成。 1984年出生的梁明是土生土长的马坳镇十甲村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曾在中兴通讯、信义科技公司工作过。由于他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和敬业、创新的精神,已在IT经理岗位打拼多年,年薪达到50万元的他,不满足于打工者身份,于2010年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正当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时,2013年梁明却萌发回乡创业的念头。他说,自己生长在农村,一直以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无人尝试,在外工作出差期间,发现一些地方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生态化“五化”建设欣欣向荣,农业效益可观,产业链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强。2013年年底,梁明毅然卖掉公司,带着数百万元回到家乡,创办了修水县梦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流转土地1500余亩,并投资120万元用于厂房、晒场等建设,购进烘干机、拖拉机、收割机等。 修水网 梁明知道,要推广新型农业,首先必须抓好水稻品种改良。他在江苏和广东引进南粳5055、丝苗米等南北口味的优质水稻,到水稻之父袁隆平处取经,并通过其引进超级稻作为高产水稻试验;在种植方式上,梁明注重直播和抛秧。在发挥土地效益上,由单季改双季;即使部分单季田也进行油菜、小麦等冬种作物全覆盖。他注重与自身的IT背景结合,一方面通过网络实现“科技指导农业”,用科学的办法经营农田;另一方面,采用GPS测量到每一块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品种改良、肥水管理、防病灭虫等,均在农业技术专家的精心指导下进行。2014年,梁明的水稻投放市场,一下子成了抢手货,最低价格卖到8块钱一斤。村民们都很佩服梁明,这些种了几十年田的老师傅,在这个种田不到一年的年轻人面前成了新学徒。在注重生产的同时,梁明还十分重视产品销售,2014年底,他注册自己的品牌“绿园白川”,注册江西省食立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办自己的微店、淘宝店,将优质大米卖到浙江、广东、上海等地,顾客们品尝后非常喜欢,生意红火。 梁明告诉记者,自己最终目标是打造生态休闲农业。他对梦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未来10年的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和“体验式消费”,通过举办油菜花节,桑椹采摘节等活动,将广东、北京、上海,以及湖北、湖南等地游客吸引过来,到基地参观、旅游,并带动当地老百姓的土鸡蛋、菜籽油、菊花、茶叶等土特产销售,让游客们在快乐消费的同时,又体验到真正纯天然的土货。 本文来自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