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村是诗书双杰黄庭坚的故里,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历史上双井仅宋朝黄氏一姓就有进士48人。不过,因为诞生过黄庭坚而名声在外的双井村,几年以前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来源少,群众生活水平低。短短几年时间,双井一改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农业停滞、现代农业空白的落后状况。如今,走进双井,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平坦的水泥道路,规划整齐的绿色茶园,风格各异的农家小院……。双井村的面貌能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村里有了一个真心带领群众致富、贴心为民服务的领路人,他就是九江市和修水县两级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姜伟。 时光回溯到2008年年底,经济发展缓慢、缺少脱贫致富领头人的双井村迎来了一次关键的换届选举。面对村民们的强烈呼唤和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30岁出头的姜伟被推选为双井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肩负着全村1700多名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姜伟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要想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加紧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和农业耕作条件。 搞建设,资金从何而来?之前,村级公路路基改造,村里还背负着100多万元债务,就像是一只拦路虎挡在了双井人前行的路上。但这并没有让姜伟选择退缩,他说,既然父老乡亲选择了他,他就有责任、有义务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实现群众的致富梦想去拼搏、去奋斗。他咬紧牙关,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寻求社会各界对双井的支持。几年来,先后筹措资金200多万元,修通了连接县城与集镇的17公里水泥路;投入305万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整土地500亩,新修高标准排灌渠6500米、机耕道4600米;五年间,全村累计投入200万元建设新村点6个,投入近100万元建起了自来水厂,架设了埚竹里浮桥,修建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随着十项基础工程相继完工,姜伟紧接着开始大刀阔斧地发展村级经济。茶叶是双井村传统产业,“双井绿”茶久负盛名。为振兴茶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姜伟决定引进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生产。当时有部分村民不理解,姜伟就组织村民到浙江松阳等地参观考察,终于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成功引进了江西隆和农业有限公司和修水振泰茶苗繁育有限公司,建成了400余亩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和茶树科研示范基地。几年间,全村新扩茶园1000余亩,茶园总面积达1400亩,并成立了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参与茶叶种植的农户达80%。仅茶叶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2012年,双井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00元。 为了进一步挖掘双井村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姜伟抓住全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主动邀请相关部门、专家精心编制双井旅游发展规划,投资修复进士墓、钓鱼台、上天 梯等景点,重建黄庭坚故居、黄氏祠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导村民积极投身餐饮、住宿、休闲、品茶等旅游服务行业,形成一条由了解历史文化、品尝农家美食、陶冶生活情操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 通过几年的艰辛付出,村里的工作赢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姜伟本人先后当选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姜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他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作为检验自身工作的“风向标”, 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牢记为群众办事、为人民代言的神圣职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站在群众立场上决策、办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为了更多地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他在选区建立了群众联系点,组织代表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在他的大力倡导下,今年双井村建起了高标准公益性墓地,杜绝了乱埋乱葬现象发生。群众反映,原高峰书院(村完小)校舍陈旧,没有教师宿舍和食堂,而且缺乏体育娱乐设施,加上校园场地无法拓展,建议新建一座村小。姜伟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进行座谈讨论,形成了择址新建村级小学的一致意见,并向县直有关部门提交了申请报告,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针对少数农民随意占用土地资源、乱搭乱建房屋的现象,姜伟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建议》;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县人代会上,姜伟提出了《关于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结构的建议》,并被县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担任人大代表两年多来,姜伟共提出意见、建议10多件。 本文来自修水网 在成绩面前,在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声中,姜伟却显得异常沉稳和冷静。他正在谋划着双井村新一轮发展攻略,“把双井村建成修水最美村庄和名人故里旅游基地”既是姜伟多年来的愿望,也是双井全体村民的共同梦想。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中,双井村一定会继续高歌猛进,续写和谐发展新篇章。(修水县人大 余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