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散文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傍晚.那青云的捣衣声

来源:修水网 作者:李荣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7-16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每当我颂读李白这首《子夜吴歌·秋歌》时,不禁使我想起儿时的修江河畔来。特别是夏秋两季的傍晚,在晚霞的召唤下,修江河畔的青云门便开始喧嚣起来了。你看!大姨大妈们臂挽竹篮,手提棒槌(修水人称之为年槌)就三三俩俩地来到了河边……。
  那时候的我,也会臂挽竹篮,去往修河洗涤家人的衣裳,可能有人会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会去干姑娘才干的活儿。哎!这便是生活!家庭的困难,生活的沉重。便是催促你成长成熟的催化剂。知道为父母分忧,那就无所谓女孩男孩的活儿了。灯红酒绿固然是不少人追求的生活目标,但清贫的生活也有绚丽多彩的一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我的少年时期,倒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出了古家巷,穿过一片青翠欲滴的菜地,便来到了城墙之上。说是城墙,不仔细看,是难觅它的踪迹的。城墙旁的蒿草中,不时会传来小虫儿的啾啾之声。好像在诉说这五光十色的世界,有多么的迷人!站在依稀可见的城墙上朝前看去,一幅美伦美奂的图画,便会毫无顾忌地扑入你的眼帘。那蜿蜒流淌的河水,印衬着青翠的群山,那绚丽多姿的落日余晖,在天边织起了一片夺人心魄的缎绵!那噼噼啪啪的捣衣声,更是犹如一支组合严密的打击乐队,此起彼伏地演奏着人世间最为动听的乐曲。还有满江的欢声笑语,在碧浪上跳跃着朝前奔去……。
  那时的修河经挂榜山后,便分成了两股水流,一股浩浩荡荡地奔向南山崖,另一股则拐了个小弯,奔向了城墙下的青云门。都说修水人爱干净,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缘于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来过修水的外乡人,无一例外地都会被这里的山水所陶醉所折服。我在外地工作时,曾有一位到修水出过差的同事,对我发出过“修水真美!真美!”的赞叹,他那里知道那时的修河,与现在的修河可不是在一个层级上的哟。十里秀水岂会浪得虚名!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你个死鬼崽哟,那边又深又急,你不要命了”每当这样充满爱意的骂声响起时,总会看见一群光着屁股小孩子在水中尽情地嬉戏。令人称奇的是水里的小鱼儿,竟不会知道害怕,而是围绕着他们游动。这样的情景,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
  小孩们嬉戏激起的水花,偶尔也会溅落在捣衣的大妈大姨们身上,她们不但不会责怪,反而都会发出会心的笑声。有些甚至会调侃地说道:“伢崽,你会沉眯子吗?沉一个给我看看!”而小孩的母亲也怪嗔地回敬道:“那有你这样教伢崽的,要不你到水里去沉一个给他们看看!”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阵爽朗的,充满和谐的银铃般笑声。那时大到社会,小至邻里,人们互帮互敬坦诚相待,与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相比,人们的交往,情感里多了几分朴素,少了几分狡黠,交往中多了几分真诚,少了几分虚情。
  轻重有序缓急交加的捣衣声,犹如催人奋进的鼓点般,听起来会让人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和烦恼,暂且都抛至脑后。高兴时,我也会带着几分童音,不知害羞地唱起来。“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那稚嫩的声音在河水上飘荡,顿时便引起大人们的注意,纷纷投来赞扬的目光。不认识的人会说“哎唷!这伢崽的歌唱得真好!”,而认识我的人会叫着我的乳名,怂恿着我再唱一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以两鬓染霜,回想那时青云河畔趣事,恍惚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那至情至性的情景,已经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到现在我也难以忘怀。 内容来自xiushui.Net
  长风袭襟,意存高远。如今长风依旧,高远的人生目标却以不再。老气横秋的我,早以被时光老人,磨去了浑身的棱角,但我却有一颗永远年青的心,总爱把儿时的欢愉重温,幻想着自已又回到那个热情四射的年代。为此,我曾写过一首词:古巷城墙柳荫,蒿草园圃蝉鸣。残阳夕照青云水,多了几分缠绵。且将梦萦入玉忱, 呼唤远去少年。春风不拂桑榆意,柠月还将伴君行。
  如今虽然我离西山的落日越来越近,可从未敢忘记那困苦的童年,还有那青云河畔的捣衣声……!
责任编辑:李荣华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