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和风,花红草绿,正是文人墨客采风笔会的好季节。5月31日,由修水县溪流文学社主办,太阳升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太阳升香樟林采风笔会”在太阳升镇杨梅渡古樟林举办。沿着修清公路,从县城出发,一个小时的车程,就会把你带进如诗如画的太阳升镇车田村。停下车来,位于修河边的杨梅渡古樟群扑面而来,一块“中华香樟第一村”的碑石映入眼帘,几十棵千载古樟,遮天蔽日,樟香随风扑来;数十只嬉戏小鸟,迎客飞舞,鸟鸣清脆响亮…… 步入景区,宽阔的柏油路两旁,碧绿的莲塘传来哇鸣,偶尔有小鱼在荷叶间嬉戏。岸边凉亭古色古香,“莲亭”二字隽秀大方,一幅对联“塘泉汩汩一池明镜鉴冰心;莲植亭亭万顷沃土凝玉骨”点醒来客: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更是一块红色的沃土。向左边转,沿着碎石铺就的乡间小道,一座用古旧建筑改成的“三都人民抗日纪念馆”就在眼前。进入馆内抗日背景雕塑震撼人心,大厅右墙设有“统一战线”“全民抗战”板块,大厅左墙主要是围绕中共地下党组织坚持抗日的正面战场。走进右面展房,“日寇暴行”让游客义愤填膺,“抗战精神”板面又展示了我军英勇抗战的辉煌历史。左边展房图文并茂,展示了战地医院抢救伤员的动人画面。纪念馆后面还有“孝廉广场”“将相家风”等景点。据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三都是修水范围内是驻军时间最长、日寇侵犯次数最多、人民受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始终处于修水抗战的最前线。纪念馆以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和全民参与抗日的历程为主线,由“统一战线、全民抗战、正面战场、日寇暴行、战地医院、传承精神”六个部分组成,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主要展示手段,真实记录三都军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展现三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三都犯下的滔天罪行。 本文来自修水网 经过此馆,触景生情,让我们回忆起三都人民当年抗战的光辉历史。1937年9月,我县民众抗日风起云涌,三都人民组织成立“抗敌后援会”“战时后方服务团”“担架队”“抗战剧团”“妇女会”。先后有400多人报名参军,172人应召入伍,与驻防当地的国民革命军72军将士并肩作战,其中119人在抗战中英勇牺牲。1939年9月,三都街傅朝裕、陈集梧、傅朝汉、傅继祖、赖振家、邹训文、陈译新、韩蔚生、王礼文9位热血青年毅然参军,踏上抗日战场,在火线立功升职,成为“一镇八团长”的佳话。日军侵入三都后,三都人民以各种形式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宁死也不愿为侵略者出力,有的拿起菜刀、土铳深夜袭击敌寇。为了节约子弹,三都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用铁砂、瓷瓦片、白药、黄磷、火石等土法制作土炸弹、发弩车、铁石头发射车和煤油桶炸弹。这些土制武器在战场上杀伤了不少敌人。根据当时民国《中央日报》报道,三都的两次战斗共歼敌1600余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及军衣、钢盔、迫击炮、若干马匹。三都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巨大牺牲,表现出“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一幅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历史画卷。 HULING 再往前走,就到了“妇女半边天陈列馆”,此馆生动再现了“大跃进”时期,三都载入史册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江南第一社”的历史,大厅天字墙右为三都“妇女半边天”发展概述,左为江南第一社发展概述。大厅左墙及左边展房展出“人民公社内容”,包括“三都升起红太阳”“太阳出来红彤彤”“太阳照遍新农村”“太阳每天放光芒”等栏目;大厅右墙及右边展房是“妇女半边天内容”,包括“妇女能顶半边天”提出、中央媒体传播、高层领导肯定、国际社会推崇等内容。据史载,太阳升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江南地区第一个人民公社。1958年8月19日,《江西日报》头版以标题《修水县升起了红太阳》报道了太阳升公社的成立。同月,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副省长李杰庸来到公社视察。“太阳升”之名迅速传遍全省各地,江西省委党校的30多名师生特地来到公社住了一个星期,专门调研人民公社这一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新事物。当年9月至10月,全国各地也纷纷到“太阳升人民公社”参观学习。县城的学校把“太阳升人民公社”列为德育教育示范基地。一时间,“太阳升人民公社”风光无限。公社建立以后,便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改造农田的基本建设。太阳升人民公社历时26年,现已更名为太阳升镇,该镇大力发展经济,现在成为了“江南蚕桑第一镇”,入选为江西省首批特色小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百强中心镇、市重点示范镇和县城副中心,县工业重镇。 本文来自修水网 说起“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口号,还真是由修水县妇联发起的“千菊万牡”活动首次提出的,原型是三都片区妇女。1958年年初,修水县妇联根据上级精神,结合修水的实际,发起开展学习樊孝菊(生产持家能手、劳动模范),赶上张待牡(勤俭持家能手,劳动模范)活动,当时叫“千菊万牡”劳动竞赛活动。1958年4月17日《江西日报》第三版整版报道了“千菊万牡”活动的情况,报道中提出了“妇女真是半边天,生产持家样样能”。1958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全国妇女工作会议召开,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和修水县妇联主任严翔莲在会上介绍江西省“千菊万牡”活动时,提出了这个口号,并被全国妇联登上简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看了妇联的简报后,认为总结得好,“妇女不仅是顶住生产半边天,而且顶起整个半边天”。半边天的原型代表人物樊孝菊出席了会议,7月16日还受到毛泽东、邓小平、彭德怀、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中提出“妇女半边天,事事要争先”的口号。自此,中央媒体经常使用“半边天”的提法,用以指代“妇女”。“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也传遍了全球。2016年9月5日德国《明镜》周刊曾发表题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章,称中国的经济繁荣也是一部女性的成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