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水县大力发展院办经济,院办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有效弥补了财政供养资金的不足,探索性地走出一条敬老院良性发展路子,极大地改善了办院条件,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2010年,该县院办经济总量达400万元,人均创收920余元。 本文来自修水网
修水有农村敬老院40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397人。为弥补财政供养资金的不足,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该县大力发展院办经济。科学谋划发展思路,按照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原则,因“院”制宜发展种、养和加工业。全国模范敬老院溪口镇中心敬老院2007年迁入新院时,一面办起酿酒厂、煤球加工厂,一面发展种养业,现在除蔬菜自给外,每年养猪200余头,养鸡鸭1000余羽,养鱼5000多斤,开辟优质茶园30亩,去年又与浙商合作办起手包加工厂,全年院办经济达40万元。为克服发展院办经济“冷热一阵风”的弊病,该县建立院办经济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年初根据各院实际情况下达院办经济指标,并列入年终目标考评;实行科学编组,各院根据五保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特长,合理编排成蔬菜种植、燃料供应、禽畜养殖和手工业等作业组,既有利于量化工作业绩和计算劳动报酬,又有利于调动五保老人的积极性;实行公开核算、专账管理,定期公布院办经济收支情况,接受院民监督。为调动五保老人的生产积极性,制定院办经济“四三三制”创收奖励实施办法,即院办经济四成用于改善院民生活,三成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扩大再生产,三成用于个人劳动奖励。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五保老人的生产积极性,达到院办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双赢”目标。义宁镇敬老院五保老人在院办经济的补充下,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自己也“富起来了”,仅去年五保老人就购买手机30多部,安装空调10台。 HULING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