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近年在我县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农村最漂亮的房子是敬老院。”县民政局努力改善供养条件,极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发展院办经济,极大提升了全县4977名五保老人的幸福指数。 修水网 管理:打造星级敬老院 提高集中供养质量 “通过开展星级敬老院创评活动,各敬老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氛围更浓,集中供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古市镇敬老院院长丁兴山说。近年来,我县不断开展星级农村敬老院创建活动,对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院务管理、供养服务、庭院经济等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创建评比,促使敬老院管理步上新台阶。义宁镇、渣津镇、溪口镇、山口镇、上奉镇、古市镇六所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全市“四星级农村敬老院”,占全市“四星”级敬老院总数的50%。义宁、渣津等7所中心敬老院正在积极申报全省“五星级”敬老院。 星级敬老院创建成功,全县敬老院管理工作者也倍受鼓舞,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等方法,掀起抓管理、促提高的热潮。2009年,一批乡镇敬老院院长因为工作出色,分别受到省、市表彰。 服务:发展院办经济 提升五保老人幸福指数 “天天有荤菜吃,月月有零钱花”。这是我县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后五保老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改善院民生活需要院办经济作补充,各院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创收,全县各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大多数敬老院做到了“鸡、鸭、鱼、肉、蔬菜”基本自给自足。 xiushui.Net 古市中心敬老院以合作办企业方式发展院办经济,办起了福利厂、涂料厂、木材加工厂等小型企业;帅段敬老院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和加工业;渣津中心敬老院则利用现有的360亩生产用地和4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等,办起了特色产业。2009年,该院自产稻谷4000多斤,花生6000多斤,养猪近300头,鸡鸭3000多只,牛、羊共40余只,全年院办经济突破40万元,人均年创收1800余元。 同时,各院都鼓励和组织有劳动能力的院民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院民的参与积极性。如渣津中心敬老院实行目标管理,完成任务获基本报酬,超额部分可获奖励。2009年共发放劳动报酬和奖励10万多元,按出勤天数计算,最高的每年可获得2000多元的报酬和奖金。义宁中心敬老院院民许先华、胡长发等利用在院内劳动获得的报酬,先后购买了2000多元的电动摩托车。 内容来自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