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山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三项建设”之花盛开 和谐交通之果累累——修水大队思想政治工作掠影

来源:修水网|http://www.xiushui.net 作者:淡淡 人气:1391 发布时间:2009-11-26

    2009年公安部发出了队伍正规化、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三项建设”的战斗命令。“三项建设”似路标,指明了公安工作前进的方向;似号角,催开了攻坚克难的坚定步伐;似春风,焕发了科学发展的盎然生机。修水交警在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党委和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突出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取得了民警执法水平、服务质量、工作效能的新突破。修水大队荣获全国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的殊荣,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修水召开,交警系统涌现了39名执法标兵。

    一、坚持和谐理念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交通民警执法水平的新突破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班子是队伍的榜样。修水交警始终把队伍正规化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班子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和谐交通环境、和谐警民关系”的主题,强化队伍教育培训。在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业务技能的同时,开展回顾交警发展史,提升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实践,提升服务效能;健全开门评警,提升队伍形象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以效能建设为中心,开展行风评议整改工作,提高了队伍素质,提升了执法水平。

修水网


    ——理论学习明方向。突出和谐交通、和谐警民关系的主题,始终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全年队伍教育的中心任务来落实。大队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层层制订学习制度,人人制订学习计划。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2次,召开学习汇报会4次,新闻媒体和各级网站采用大队领导撰写的调研文章26篇,采用民警撰写的经验文章41篇、心得体会231篇。《修水城乡交通安全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解读》、《举“三招”,聚“三力”》、《关于构建交警队伍立体培训体系的思考》、《黄龙山下交通安全和谐曲》等一批文章被“江西公安交通管理研究”刊用。

    ——岗位练兵强本领。根据年初制订了大队练兵活动方案,突出“三个必训”的要求,大力推广“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训练模式,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官兵,新老、精疏,笔试,实践、民意测验三个相结合练兵法,持之以恒,开展岗位练兵,坚持每日晨练1小时制度。成功举办法律业务知识、微机操作技术、公安信息平台录入操作培训10次,组织测试考核4次。90%以上的民警达到良好水平。

    ——警示教育正纲纪。突出党风廉政建设,把“五条禁令”、“三项禁止”和大队制订的“十不准”贯穿队伍教育的始终,积极开展办廉政专栏、上廉政课、唱廉政歌、读廉政书、写廉政文章,观看廉政警示片,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廉政文化渗透机关、渗透警营、渗透家庭。召开各界人士意见征询会3次,发意见函1300份,聘请行风义务督查员25名,下发内部督查通报28期。围绕和谐警队建设,规范健全各种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清退违纪交通协管员3名。大队班子同心同德,协调工作。股、室、中队各司其责,认真履职。涌现了许多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先进典型。山口、白岭中队今年克服基础薄弱、生活艰苦的困难、坚守阵地、创新管理,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三都中队政风行风评议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事故处理中队坚持事故回访,积极帮助解决事故当事人疑难问题,中队民警多次捐款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大队副教导员杜四金、义宁中队指导员师小林在春运和国庆安保工作中奉公守职,英勇顽强,连续作战,巩固了城区平安稳定的交通秩序,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大队副教导员黄生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双站”建设,方便服务群众;全县各中队内务管理井然有序,走进警营,仿佛置身军营。令人耳目一新。交警队伍执法服务水平的新跨越,焕发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活力。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二、坚持人本理念指导队伍建设,实现交警服务质量的新突破

     “三项建设”的核心是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是队伍正规化建设,只有规范执法,才能保证执法活动的公平、公正,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法理念,树立交通民警的良好形象。修水大队队伍正规化建设,促进执法服务规范化。坚持狠抓机制建设,革新民警养成教育,力倾基层,认真做好宣传教育,车管业务、事故处理、服务群众四篇文章。

    ——以交通安全“宣教室”为龙头,做好宣传教育文章。今年以来大队机关和下属八个中队普遍建立了交通安全宣教室。统一宣教内容、台帐、设备、定期向司乘人员开放,随时向交通违法行为人开放,宣教室建成以来,宣传教育违法行为人累计15800余人(次),扩大了宣传教育的效果。交通安全管理由处罚型向教育型转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以“全国一等车管所”创建为重点,做好交警形象文章。修水交警狠抓了“全国一等车管所”建设,达到了设施齐全、流程规范、形象文明、环境温馨、服务优良的效果,加大资金投入,在主攻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群众观教育,倡导一张笑脸迎客、一句“您好”问候、一声“再见”相送。制订窗口民警“五不准”的规定,推进了文明窗口单位创建工作,提高了机关效能,实现服务群众无差错、无延误、无投诉。
xiushui.Net


    ——以“标准化事故处理岗”建设为突破口,做好事故处理文章。事故处理岗是交警部门强化事故处理执法标准化建设,达到了事故处理中队有独立楼院、有宣教场所、有调解阵地、有预警备勤、有案件质量把关制度的要求。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认定准确率、程序合法率、手续完备率均为100%。促进了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高效。

    ——以“双站”建设为基础,做好服务文章。针对我县地域辽阔,公路线长,交通管理鞭长莫及,群众办理车管业务难的热点问题。为方便服务群众。修水交警从2007年以来探索试行交管保险延伸业务的基础上,根据省厅总队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全县农村全面开展了交管、保险服务“双站”建设。目前一种集交管保险服务于一身,车辆(驾驶员)管理、事故处理、宣传教育、保险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体系遍布全县。25个“双站”按照统一招牌标识、统一办公设施、统一业务范围、统一工作台帐、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工作服装“六统一”的要求,管理服务覆盖全县36个乡镇,取得了三个转变的社会效应。

     多元化“双站”建设,警民关系由疏变亲。随着“双站”工作的有序开展,解决了交通安全宣传到位难、交通事故报警难、车管业务办理难、保险理赔落实难的“四难”热点问题,取得了交通安全宣传经常性,出动现场及时性,车管、保险服务有效性的社会效应。“双站”人员配合基层中队深入村、组开展巡回宣传、深入学校、集镇办交通安全宣传栏、调解轻微事故纠纷。“双站”工作人员犹如交警、保险的形象使者,以实际行动拉近了警民距离,起到了交通民警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会化“双站”管理,交通安全隐患由多变少。“双站”建立后,各乡镇摩托车、农作车注册登记、驾驶员考试领证逐步提升。机动车无牌、驾驶机动车无证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幅度减少;诚信化“双站”服务,群众满意度由低变高。过去,车管服务的有效性是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往往因两证传递不及时,引起群众投诉。全县“双站”建立后以来,工作人员对群众机动车管理业务就近集中免费代办,实行登记、选号、投保、领证、传递一条鞭服务,减少了群众的麻烦,方便服务了群众,杜绝了车管工作引发的投诉问题,社会各界对交警、保险服务工作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修水网


    三、坚持服务发展的绩效观考核队伍建设,实现交通管理的效能建设的新突破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修水交警紧紧围绕“一降两保”的中心,坚持管好交通为人民,爱民走访献真情,服务发展保增长的思路,树立民警正确的勤绩观,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创建。

    ——主攻重点保平安。严格交通管理,不间断地开展专项整治。按照上级“四十天春运交通保卫战”、“奋战一百天,和谐迎国庆”集中行动和“奋斗120天,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突出宣传教育、源头管理、路面管控的重点,以客运车、摩托车、农用车、校车为突破口,认真组织了全县性客运超载、行车超速、无证驾驶、酒后开车和矿区、校区、旅游景区、城区和农村集镇交通秩序专项整治12次,有效地遏制了交通违法行为,实现了交通事故总量下降,春运、国庆黄金周“零死亡”的目标,让人民群众享受了平安交通的幸福。

    ——服务发展保增长。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一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化危为机,保持县域经济的不断增长,修水交警立足本职,为全民创业保驾护航。一是健全完善了《优化发展环境“十条措施”》、制订了《服务农民返乡就业八条措施》和《八种交通违法行为不扣车的规定》。二是建立了大队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各大队班子成员联系3—4个县域企业,送交通安全示进工矿、车间,车管业务服务进厂、矿,意见征询到企业班组。
修水网


    ——爱民走访树新风。修水交警认真践行了爱民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152户,其中走访历年来交通事故致贫户34人,走访交通违法被处罚对象12人,走访社会困难群众106户。通过走访,为32位交通事故受害人、追偿事故赔偿款132万元,捐助困难户款物21500元,为困难群众联系落实民政救助金4500元。办理小额贷款48000余元。组织爱心乐捐活动2次,捐款15000元。爱民走访架起了警民关系和谐化的桥梁,交通民警的形象在爱民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升华,实现了平安稳定交通秩序的新突破。
HULING

责任编辑:淡淡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