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年已80岁的县交通局退休干部何克昌非常高兴,因为过几天,在广州工作的女儿女婿和远在英国留学的外孙又要来看望他了。见到记者时,老人高兴地说,过几天女儿就会自己驾车回家了。 在交通战线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何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从“无路”到“有路”的过程。建国前,由于国民党政府以“化路为田”为由破坏公路,烧毁桥梁,修水几无公路出行。用当时流行的歌谣说就是“宁州山岭多,出门就爬坡。路上行人苦,全靠脚板磨。”1950年,我县改造修水至三都的公路,但没达正常通车水平。上世纪60年代,全县仅有几班客运班车,老何和同事去九江开会,遇到雨季,就要坐船到永修再转车,需要提前一天动身。1951年,修水经庙岭至三都公路修复,1957年建成修水至渣津公路,1961年建成渣津至白岭的公路,修水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雏形基本形成。 作为建国后第二代交通人,老何的儿子何帆见证了从“有路可走”到“走得顺畅”的跨越。何帆说,小时候喜欢跟着父亲去看修路,看渡口的渡工划船。1980年参加工作就与交通结下不解之缘,走上父亲走过的道路,成为一名“交通人”。1982年9月,漫江大桥的建设筹备工作开始,看到汽车过河的场面:两岸的汽车需排队等候,几位开人力趸船的渡工撑着竹篙,把汽车一辆一辆渡过河去,这场面让他记忆犹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修水大桥、姜家渡大桥、东津大桥、沙滩大桥、茅坪大桥、走马岗大桥、赤江大桥、马坳大桥、龙门大桥和漫江大桥的先后建成,一些路段“晴通雨止,昼通夜止”的局面得到改观。何帆说,我县最早的柏油路是在1982年10月修通的,虽只有当时县酒厂到高沙堆木场6公里和修水大桥至县汽运公司1.5公里,却是公路建设由“顺”到“畅”的一大转折。此后,柯龙线油路铺设工程、茅竹山公路、溪口至界下公路改造、良塘至山口等油路工程先后竣工。2007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公路建设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的决定》,全县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公路建设高潮。2008年8月20日,更是何帆记忆深刻的日子,武吉高速公路通车了,修水从此有了高速公路!这天他特意开着车载着老父亲驶上了高速公路,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本文来自修水网 老何说,现在交通可方便了。以前由于交通原因,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一年难得回来一两趟,现在女儿自己也有了车,回来看望老父亲的次数更多了,就是在英国留学的外孙想回家,坐飞机再转“快的”也就十几个小时。 目前,我县通车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硬化里程1200多公里,36个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客运网络遍布全县乡镇村,班车开到了农户家门口,越来越多的人还买起了小轿车,作为老“交通人”,老何子孙三代亲眼目睹了修水交通的巨大变化,真切体验到交通变化带来的全新生活……想到这些,老人便激动不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