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山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直击县城“陪读热”

来源:修水报|http://www.xiushui.net 作者:wol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09-09-02
    俗语有云:“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能让孩子在校安心学习,学有所成,农村不少家长到县城为孩子“陪读”。于是,每年秋季开学期间,县城尤其是学校附近就出现了很多特殊家庭:父母或辞去一方的工作分居两地,或不惜离开家乡来到县城,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专门陪伴孩子读书。子女能否在陪读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才,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现象:城乡“陪读”热持续升温
    离开学还有近一个月时间,布甲乡洞上村夏女士就忙着到县城租房,直到开学前一天才找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350元。“早知道今年房子这么紧张、房价上涨,上年就不该退掉那套房。”夏女士的女儿在县二中读书,儿子在义宁镇一小读书,她在县城已做了三年的专职“陪读妈妈”。
近几年,每到秋季开学前夕,县城租房市场总会升温,一中、一小等学校附近的出租房更是家长们争抢的对象。记者在县城部分房产中介了解到,这段时间房屋租赁市场旺盛的需求,导致房屋租金略涨,今年更是供不应求,房源特别紧俏。“不管怎样也要陪孩子读完高中,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有出息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夏女士的话道出了陪读家长们的心声。
    大桥镇井源村樊先生儿子今年高考落榜在一中补习,他辞去深圳的工作与妻子在县城北门油麻岭租了套两居室,一边陪读,一边在县城打工。记者在他们临时的家里看到,儿子的房间里摆了很多书籍和营养滋补品,但父母的房间仅有几样简单生活必需品。现在他经济收入减少了,每年还得多花1万多元。“只要孩子能考个好学校,钱花得再多也值得。”樊先生说。 HULING
    县城到底有多少“陪读家庭”,没有确切统计数据。据二中的一位老师介绍,几乎每个班都有好几位陪读的学生,全校的“陪读家长”数量“肯定要以百来计算,且越来越多”。据百汇社区干部介绍,在北门六支路一带,陪读家庭就有120多户。这些陪读家长大多来自农村,还有部分爷爷奶奶在“隔代陪读”。
成因:城乡教育资源配制失衡
    县城陪读热的升温,导致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撂荒”。每年开学,义宁镇一小、县二中等学校要拒绝一大批农村学生的转学请求。8月29日清晨5点,五小(汇源爱心小学)就有许多家长排队等候报名,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子女。而布甲、港口等乡镇每年约有10%的学生进入城镇读书。这些学生家长希望儿女成材,不惜打通一切关节,向县城学校进军。 
对“陪读大军”日益壮大的根源,大椿乡某村完小负责人一言中的:根源在于城乡教育教学资源布局失衡。县教育局一名负责人认为,出现陪读,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县城学校大班额、陪读热的出现是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必然结果,也为现今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如何让城乡孩子享受平等的优良教育资源,应是这道新课题亟待破解的关键所在。 修水网
    太阳升镇西坳村“陪读家长”黄国勇说:送孩子到县城读书是为了让他享受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而且陪读能让孩子每天吃上可口的饭菜,监督孩子不进网吧,能更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助于辅导孩子学习。而村里的小学老师平均年龄近50岁,英语课、电脑课根本无法开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也是家长决心陪读、舍得投入的重要原因。在采访中,很多父母向记者表示,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深切感受到,没有学历和专业技能很难谋生,他们不得不将所有心思和希望集中在子女的学习成绩上,而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也使为父母陪读有了必要条件。
    观点:望子成龙尤须正确定位
    面对陪读现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学生中有赞同的,认为有父母陪读生活上更方便,更能集中精力学习。也有学生反对,觉得父母付出这么多,如果学不好,会对不起他们,从而增加了心理压力。县一中当过多年班主任的戴老师也认为,不少家长在陪读的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有负面影响。
    义宁镇中学教师张和平分析,家长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前途,这无可厚非,但更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识别能力。“陪读”可能会让他们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更无法体会父母和老师的辛劳,不会心存感激,极易在心理上形成集体意识淡漠,自私心态严重。他举例说,县城某校学生李强(化名),原本学习优秀,在几经父母的转学陪读下,出现性格孤僻、性情暴躁和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让城乡学生共享公平教育。 HULING
    点击网络上关于陪读现象的讨论,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专家提醒,家长陪读利弊皆有,但弊大于利。有利的是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特别是在中、高考这样特殊紧张时段,为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过渡。但这须保持一定的度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如一两个星期或半个月。如果过分陪护和宠爱,则会导致陪读走向误区,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等的形成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虽然说“慈母不一定败儿”,但是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做父母的该狠的时候还是要狠一点。
责任编辑:wolong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