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西频道8月7日电(记者张敏)为配合武(宁)吉(安)高速公路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个有着46处文物遗址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群——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文化遗址群进行抢救发掘。一处距今约5000年、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套间式”建筑遗址于日前出土,专家还在这间房屋遗迹内发现了100多件艺术性石球、石蛋和大量生产工具及日用器皿,其均为新石器居住遗址中所罕见。 被发现的这一“套间式”建筑遗址南北长6.5米、东西宽4.5米,残存的土墙显示这是一间呈圆角长方形的建筑。墙基中还有13块较完整的麻石作为柱基,房内西南角套一小室。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认为,房子南壁有一处宽约80厘米的通道应该是大门,室内西部近墙基处有一袋状烧灶和长方形置灶灰用的小坑,西墙处还有沟槽排水。专家介绍,目前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发现的房居遗址中,大型房屋虽有发现,但这种生活区间划分较为明显、功能较为齐备的套间式建筑极为少见。这间房屋还遗存了183件生产工具和日用器皿。其中生产工具有石锛、石镞、石斧等,生活器皿有陶壶、陶钵等。除了这些常用生活工具外,还有艺术性石球、石蛋,为历次发掘的新石器时期居住遗址中所罕见。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徐长青介绍,由于室内的遗物是有规律地堆放,表明这座房屋的主人很可能是在某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下仓促离去,致使原貌得以保存下来。结合遗址群总的发掘情况,这一原始居址和室内各种陈设的如实再现,为探索房屋主人身份、家庭人口和生产等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山背文化遗址群系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地区一种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其原始文化面貌保存完好,具有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全国范围内少见,对解决国家起源问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从1961年这处遗址群首次被发现以来,目前已探明有46个文物遗址,其均匀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围山丘西南坡上,分布范围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间距50米至200米不等。此次抢救性发掘,主要是对武吉高速公路穿越遗址沿线2公里范围内的湖山村茶园遗址、山背村月光垴遗址、沙洲村狮形垴遗址进行发掘,计划发掘面积共约2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发掘5000平方米,预计整个发掘工作将于9月完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