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化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风景

旗下栏目: 资讯 东浒寨 风景 游记 美食 特产 线路 酒店 休闲娱乐

朱砂古村落主要景点简介

来源:修水网 作者:龚著泉整理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19
  一、洋屋里
  洋屋里,建于公元1835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 平方米,共有四个堂前四口天井。
  此屋是当时修水最大的财主瞿海门所建。因史上老屋惨遭兵劫,海门胞弟吉林,特在省城请设计师,经过精心设计、绘图,再在乡里招募能工巧匠,建造而成,故称洋屋里。
  洋屋里的设计确与一般建筑不同,重点放在防火防盗防匪,它的外墙内四周有跑马廊,屋内有108间套房,间间相通,廊房之间都是九十度的弯曲角,后廊与后山相连,中间有吊桥,廊道弯弯曲曲。但也很有讲究,前廊是男人的通道,后廊是女士过道。
  吊楼四通八达,吊楼二头建有壮观的绣花楼,但解放后被毁。洋屋里建筑时间不长,但瞿海门发家致富,乐善好施的故事却不少。
  如:石砣赌神神龛怜盗 厚款族人开仓赈荒 施粥济民 重奁嫁女宽待难民 修桥布路 授匾大庆彭总义释 育婴积善 封烟治丧
  二、下位贤
  下位贤建于1812年,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二重堂 房五十余间,是朱砂最早的建筑。此房建筑有一设计与众不同,那就是把龙洞放在坐向的右边,并比正常龙洞高出九寸。此房为瞿位贤所建。
  位贤,字善济,1820年中武举,后被朝廷封为“文元”进士,发了朝服,并为其刻了画像,但他无心官场,一心为乡里办益民事业。在族中人有位风水大师,为他选了此地。这是一个“观音坐莲"佳址,后靠“五株龙脉”大山,前望"四汇归一”之水,为了让龙涎上流,他把后山之水,由下引上而流;为了四汇之水不直流而下,砌河筑坝,使其山环水绕,形成弯月形,既显“莲盘”之形,又现“官带”之状。龙洞归右,抬高九寸,其意也在引龙喝水,就是在这风水宝地,建房四年乃成。 周湖岭
房成屋就之后,位贤公果然人兴财旺,他生有十子,四代同堂,楼上楼下均住满了家人,还在左右延续建了四个铺面,后又买下上位贤,成了家大业大的一方富豪,因他立志为乡族人谋福利,他被推选为瞿氏族长并率族人建造了培士学校,修葺了步衢桥,铺就了通往东坑,谢安,武宁及朱砂所有的石路,石渠,功绩遍乡村,德品满族门,故被乡人尊称为“位贤公”,即个个称贤之意。
  三、步衢桥
  步衢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5年--1820年),桥长四米,宽二米,是一座石砌拱桥,桥侧向刻有“步衢桥”三个大字,至今依然醒目。
  此桥是朱砂通往南昌的必经商道,当年路人骑马经过此处,经常有人摔伤,瞿家人在位贤族长的倡议下,以私人凑钱出资的方式,建造了这座坚固耐用的拱桥,为了使其坚固,河道底部及河两岸均用石块铺砌而成,使此桥千年不朽。
  桥虽小,但“步衢桥”三字却寓意深刻。步衢桥的“衢”有四层意思:一、“行”字代表了当地的一种仪式,一种礼节“瞿”字表示此桥是瞿氏所建。二、瞿氏建桥的先祖也希望从这走出去的瞿氏族人,不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的起点就是这座桥,自己的根在这里。三、祝福瞿氏后人能够从这里走出一条通衢大道。四、因为朱砂瞿氏是从浙江衢州迁来的,也包含了思乡怀旧之情。诗曰:步入汪洋奔四方,秋风夜雨两茫茫。长虹如练连家国,游子天涯绮梦长。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四、三重堂
  这幢老屋是瞿氏三十八世祖瞿国奇始建,建于乾隆45 年,三十九世祖瞿学清兄弟四人续建,完工于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迄今已有223年了,是朱砂村现存老屋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幢。
  三重堂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00平方米,房屋以祖堂为中轴线,二边有十八口天井,九十余间房子,十八之数似含有瞿字笔画之意。此屋结构复杂,造工精湛,整体木架框式,青砖灰瓦,石砌地坪围墙,一幢高一幢,宏伟气派,具有古香古色民族风情与文化景观。正堂房梁上悬挂着一块匾额,就是衢必义的妹夫,道光皇帝的老师万承风在此房告竣时所赐,帝师匾额“德润花辉",木材优质、坚固,笔力苍劲饱满,意含赞誉期望,是极为珍贵的文物。有诗赞曰:帝师真迹世珍稀,匾额高悬耀紫薇。德润花辉遗古训,人文鼎盛竞芳菲。
  五、上位贤
  此屋建于公元1808年,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是当代名医瞿彭年所建。
  瞿彭年,字振玉,少虞之子,读书不多但深明大义,尤重光宗耀祖,曾捐出十二担田租,用以祭扫祖坟,又在修水县倡修瞿氏宗祠并为主创。他医术尤为高明,善治疮疡痈疽之疾。极为可贵之处是,年过五旬,步履行医,不坐轿,并说:轿是摆脸的,不可把人当畜,实在客气只在塅里有人之处坐下,没人就赶紧下轿。他行医重在为民解疾,不计报酬,医术之高,医德之好是有口皆碑的。乐为良医,善待乡友是他做人之贤处,谱赞曰:仲连之志尚在,太白之风犹存 湖岭
  上位贤还住着一位奇人,名叫瞿锦斋,他懂天文知地理,能占懂
  卦董风水,擅道教法术,名气很大。一位外游和尚,特寻到朱砂找锦斋试法,和尚住在道观庙里。
  相约这天,和尚从道观庙一跃,飞上庙后山顶,锦斋也跃上大路边的山尖上,二人从两个山头飞将下来,和尚举着桃珠子居高临下,劈头盖脑打下来,锦斋本只想试试法术,切磋妙招,没想到该和尚下手如此狠毒,急切之中举起天方尺往上一挡,可和尚下势甚猛,猝不及防,天方尺正顶在和尚的胸口上,一命呜呼。从此这条进出朱砂的要道不再太平,于是位贤公的父亲瞿必义,捐资在要道边上建起一座七层高的镇风塔,镇邪压妖,从此太平无事。庙塔相对,紧锁水口,成为地方的一大景观,可惜此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了。
  六、古树群
  培士小学的后山,有一片古树群,百年的楠树樟树,红豆杉比比皆是,尤为突出的是两棵情侣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楠树,如同伟岸潇洒的男士,伸出巨大的臂膀,紧靠在枝柔叶细,苗条粉嫩的红豆杉仙姑的肩上,如拥似抱,仿佛一对情侣,在这里依恋了千年之久。
  望着这对大自然仙植神造的树人,让人产生多少遐想,也许在朱砂的历史上曾有过那么一对,顶天立地的男士深爱过一位柔情似火的村姑,他们相依相伴,历经沧桑,在这里天荒地老…..有诗曰:千载前缘有誓盟,相知岂顾异根生。天荒地老终无悔,挽臂交柯乐晚晴。
湖岭

  培士小学前的小溪边也生长着数十棵古樟树,树龄平均在几百年之上,其中一棵长年横卧如虹,倾斜不倒,真有小溪、斜树、古屋的绝佳美景。
  七、培士小学
  培士学校是瞿海门于公元1913年创建的一所私立培士完全小学,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瞿海门任校长,教员二十多个。
  原校舍是一进三重,左右天井,天井中央还植有两株桂花树,一年开花两次,香气满园,门头上刻有“修水县瞿氏私立培士学校"的招牌,门上镶有以校名撰写的对联。“培植恳恳,树人树木,士子阶阶,继往开来”上堂前标有校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这是一所地方上少有的堂皇而完备的私家书院,可惜此校于80年代被拆除,在原址上改建为现在的朱砂小学。面对着这校毁人非的遗址,让人不禁想起培士学校昔日的辉煌,有诗曰:古樟红豆拥平方,难辨当年义学堂。壁上字迹空忆苦,厅中匾额永留芳。寒门开启金陵路,陋室腾飞五彩凰。多少秀才田墈老,祗今触景叹沧桑。
  培士学校严教重育,瞿海门不惜花重金在省城及邻县高薪聘请德才兼备,才干优长的高材生任教师,以城里学校的标准,设课训生,是修水县内最早实行免费教育的学校。学生不论贫富,不分地域,一律义务培养。特困生还租助津贴,共吸纳学生千余人。由于师资强,教学规范,人才辈出,声名远播。修水,武宁,谢安,铜鼓四县等商贾巨富的学子,争相入学,为地方上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如:南京植物学院教授熊耀国等大批优秀人才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瞿海门先生也成了修水历史上开创新学教育的先驱。 湖岭
  朱砂书院和私塾的建立,使教育得到普及,人才济济,宋代以来,有进士、探花、秀才20余人,恢复高考后短短三十年中,一个不到400人的山村,高考录取一本的有25人。由此可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耕读为本,以知识为荣,已成为朱砂人的淳朴民风。
  八、石娘奇树
  洋屋里对面,九曲朱砂河畔,稻田墈下有一块天然大石,不知哪朝哪代,有人将临河的石面刻上了“石寄娘娘"。传说,此石甚为灵验,谁家小孩命舛多病,只要拜祭了“石寄娘娘"为母,便除灾化疾,运通命好,在石寄娘的护佑下,健康成长。
  尤为奇特的是在石寄娘娘右边生长着一颗数百年的老樟树,树身被三种藤蔓紧紧地缠绕着,无法断定是藤养树还是树养藤。据植物专家测定,此藤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此树形状奇特,一枝树桠像月亮一般,向石寄娘娘这边弯下,弯曲处上面寄生着一棵棕树,该棕树在枝桠上生长了上十年既不长大,也不萎缩,活像一把天然的雨伞,伞下面是一条石级小道,硕大的弯枝便成了天然的洞门,构成了一处独特的景观。
  九、新屋里
  新屋里建于公元1830年,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 平方米,本屋是当时大财主瞿飞庭瞿焕庭昆玉合建,至今才200 余年,是整个朱砂塅中比较晚的建筑,故称新屋里。新屋里建筑特点是,整体木框架,青砖灰瓦,木雕门、柱、梁、石雕窗户、二重堂,房三十余间,天井三口,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情风貌。新屋里前壁两头石框门上“承先啟後"的扇形大字是清朝年间楷书高手留下的手迹,极有文风古味,表达了建筑者继往开来的情怀。 本文来自修水网
  正大门上的朱砂大队二生产队“公共食堂”是大跃进时期的遗迹,写于1957年,它保留了60余年是朱砂古迹的一个历史记忆。
  外墙上还较完整地保留了许多毛主席语录,这些语录均写于1967 年文革期间,已有五十年历史。这些近代文化遗迹的保留,反映了古村一路走来的变化,也是历史的传递,由此可见,古村历史的路是连贯的。
  一幢房子保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遗迹,让我们驻足遐想。

                                         
责任编辑:龚著泉整理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化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