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一中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理念,积极转化教学成果,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推动课程改革。摸索出一条在研究中运用,在问题中完善,在实践中发展,在研讨中提升,在推广中提高的新路子,仅去年就获得7项市、县以上表彰集体奖项,30人次获得省、市、县教研教学成果奖项。 学校全面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管理,每个教研组每周在固定时段开展教研活动,进行相关教研理论学习。 坚持落实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负责制,实行集体备课,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严格要求分单元、章节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做到进度统一,各层次训练统一,重点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以交流,教学信息与资源得以共享。革新教学理念,逐步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推行“30+15”课堂模式,通过优质课、示范课比赛引领教学改革。 在全校青年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上一堂公开教学课,写一篇教学反思论文,自制一个课件(每教研组两个)。重视教研交流活动,派出教学骨干赴省市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学科年会,邀请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南昌二中等三所名校名师到学校“传经送宝”,举办讲座和座谈会,与一中教师互动交流,传授经验,会诊问题,探讨教法。 HULING 根据新的课程要求,积极开展学法研究。学校开展了语文、英语读书活动指导,高三作文指导和数学方法指导。在校园网开设了学法指导网页。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并将典型经验打印装订成册免费提供给学生研读。 学校十分注重青年教师培训,成立“青师班”,要求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队帮扶,实现“拜师制”,对导师和青年教师实行“捆绑式”评价,与职称评聘挂钩。要求青年教师开展业务报告会,在日常教学中,认真撰写教学反思,积极参加课程研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参加各种评比竞赛。 创设激励机制,奖励业绩突出教师。学校的分配制度、高考奖励制度向第一线教师倾斜,积极向县、市、省推介优秀教师,加强正面宣传教师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