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庄严的五星红旗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徐徐下降。舟曲之殇,举国同悲。祭奠死者、慰勉生者是应当的、必须的。但面对泥石流肆虐后满目疮痍的土地,对人与自然的反思,或许和悼念一样重要。
据悉,这次发生如此大的泥石流主要跟舟曲的地质环境有关,舟曲本身属泥石流多发地区,地质构造岩性松软、比较破碎,风化程度也很厉害,再加上自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暴露在外,遭遇强降雨后,导致“8·7”大灾的突如其来。
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天灾,但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又何尝不是大自然露出狰狞面目的潜在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凤田教授最近指出,舟曲泥石流是由人祸引发的天灾。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森林砍完了,又在2000年后大搞水电开发,各种不规范的施工对环境又造成了第二次破坏。过度的水电站开发之后,当地沿江城镇又开始火红的房地产开发,大量的房子和公道修建在不适合建筑的地方,由此加剧了对地形、地貌、植被的更大破坏,增多和扩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 50年前,舟曲境内森林茂密,“万山皆翠、空气清新”,被誉为“陇上桃花源”。 而如今,舟曲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环境早已面目全非。人们在不断扩展自己的家园,加高耸立在山坡水岸的楼层之时,可曾想到自然生态无法承载无度的索取与盲目的开发,终于有一天会在沉默中暴发。恩格斯曾言:“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句话,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得到了验证。 HULING
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难后,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要始终如一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狠抓山林防火?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拆除贴山而建、侵占河道而建的违章建筑?为什么要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为什么要动员矿区尾砂库下游的农户搬迁?
也许有人说我们没必要杞人忧天,“舟曲之殇”不可能在修水出现。国家减灾委一位专家近日严肃指出,分布各地的偏远县城及农村因财力、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往往在灾难预防上力所不逮,而灾难来临时又自身应急乏力,常常不堪一击,甚至是毁灭性的。前不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野外勘查,共勘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12处,其中急需工程治理的28处,需移民搬迁的18处。说这“28处”、“18处”可能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颗颗炸弹,并非危言耸听。
加强环保绝不是嘴上说说,做做样子的事,需要决策者的鲜明倡导,需要制度的强化管理,更需要每一个人付出持之以恒的行动。让我们从“舟曲之殇”中祭出更多更务实的行动,在启动实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中,既科学合理编制防治规划,又加强群测群防等有效措施。每一个人都从今天开始,时时不忘“舟曲之殇”带给我们的警示,深刻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保护好大自然。只有一边利用一边保护,才能满足自身需要和维护经济发展的同时,和大自然实现双赢。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