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源溯本,莫重为祠”。 宗祠作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祭祀建筑,是传统社会文化精神的物质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缅怀祖德、传承文明、弘扬正气、奖优助学,排忧解难等等作用。如果说:敬祖是“继往”,那么奖优助学则是“开来”,也可以说宗祠是一个姓氏继往开来的一处“心灵圣地”,同时也传载了以“和谐”为核心的现代人文精神。
宗祠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一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 宗祠又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它曾服务历朝历代以“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现实。 HULING 修水作为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古城之地,其宗祠堂文化占有很大要素。随着古城文化的挖掘和建设,陈氏宗祠应当有一个适当位置去展示,为了让人们了解修江陈氏家族宗祠的过去和现在,特按族谱记录撰写此文以证陈氏宗祠过去的辉煌和壮观。 凤山祠记: 陈氏祠建于城东之殷家巷侧,乃镛锽两支公祠也!建于西之黄土岭,乃演公以下支祠也!演公由洞下迁义井,迁凤山,至五世而生万辉公,公生元未明初。此时岭上亦无支祠也!谱载前明嘉靖间修支祠始创于此,然仅构一重三间。前则空场,路由旁出。至国朝乾隆时,有名树殷者提缘倡建,于是竖起两厅,中直並排五间之柱,费不敷猶搁置。后因族代蔭树團,集各支事寝后、建廷、面三、念惟等议装修祠,遂成而前面铺屋非祠所有,进出仍在旁也!嘉庆间,铺为湄艇代众垫买,献出中路,于是,众皆黾勉,竭力为之。修茸斯时,祠犹狭隘,积数年,湄艇之铺转卖与祠,匕基始完整矣!然而,犹有憾,西边铺乃王姓自明创建,弗可强,后铺归钟族。叹曰:此铺何年始得成就梧支也?材曰:我与友之,亦无难矣!遂偕和支异、东岐、支谦若与锺人交,锺乃以铺成就我祠,可见天下事一由天定,一由人谋,非势所能夺也!祠之建于岭上者,其房屋有如此之高大,其基地有如此之完备,其租息有如此之扩充,隐与镛锽公祠争光媲美焉!若又继长增高,其昌熾,正未可量也!是为记。 古称功德垂世者,必建廟祀之,以昭报也!是故有天下者,二十一百神,有国者,主川狱。有家者,崇五祀,矧吾人覆载天地本源。于宗祖者,可昧其功德,弗思萃其涣,昭其报也哉!凤山有陈肇于宋,延祐肃菴,演而昌拓之则,自国初万辉公父子,始陈之有祠,谋于九世谏义君、春元君文正而考成之绩,则自今营构而始俻蓋,陈以族属繁衍,迁徒不一,人各其祖,各尔其尔,至所自出之祖,忘其本根,道过袒免之,亲视为秦越。于是,陈居剑池,由龙近海,由敏东源,由熙中江,由东凤坡,子谐汪源,子諲龙岗,子谣谷泉,子诚西崖,子谈见山,子瑝左泉,子访秀川,子讚等成谏议君,昆季之德,总率少长纪课章程,构万辉公遗址黄土岭之北,凤麓之南,州治之西,鳌冰之东,厥工用臧材,孔良四周缭以垣牗,一面树之枋牌,堂屹于上而昭穆定,廊迥于下,而器数踩基,塾房寝焕乎!维新镛鼓俎豆蔚然皆作祭。始于壬子之秋,告成于季冬之望时…… 吾族陈氏在州城有宗祠有二,一在城东学宫之后,名燕贻堂,乃合族以祭者也!一在城西凤凰山之麓,乃乡贤陈郇公父万辉公七脑支祠,以敦睦名其堂焉!岁久倾颓,中憲大夫薰溪公慨然捐资,择吉庇材,鸠工思欲,扩大而重新之。不幸事未终而溘然逝世,其子绮蘋继承父志,偕其弟兆占侄偉,不吝重资,以竟其事。先是祠之出路偏侧,不甚壮观,又复私买其地偕弟奉珪修建,门楼直通大街,益为轩厂,而族众踴躍输金以襄盛举。祠宇焕然一新。初议修时有猜忌者从中而排,挤之有渔利者于中而张大之,甚至坐拥富厚,欲务名而又计锱铢,家无长,物未兴,事,而好生议论为之,亦綦难矣!噫谁非万辉之裔而乃从违,各判若此哉!夫人不忍于心而仁生,有已于心而孝生,兹之薰溪一動念而隧,使其子若孙及诸首事面三念,维建廷等协力同心,以竟全,功夫非此,不忍不已之心安能轮奂若是乎!祠经始于嘉庆一年越一载而竣事,廟貌巍峨,深遂壮丽,与城东之燕贻堂互相辉映,功未可泯,因公同而为之记。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修宁山环水浇巃嵸清翠,绵亘数百里,先朝卜筑治城,形胜甲于诸郡,后凤巘前狮崖葫峯峙右,旌阳卫右灵泉湍激,崆峝瀠洄,据洪都之上游,扼八闽之名胜,所称山谷先生故乡,濂溪夫子宦辙,诚有以也!余丁丑初夏,秉鐸斯土学宫之北,適与陈氏宗祠接壤,因得二孝廉陈君月菴以文艺往来,爰询及宗祠所有,始乃知合族之祠成于月庵暨厥族人松岩、松垣、绍松、振松、元凯、紫垣、如玉之手。而祠之所以成,又由厥考陈公孔若易箦之命,其祠宇基地买自苏姓,购价二百有四,祠内正椽有六,合祠之神主依焉东西两楼,用以貯其先祖之遗板藏,祠后空基有五,将以俟诸贤裔造勅书楼校,书阁前除甬道逅肆,铺房凡六仪其值以供四时之祭。右联殷家巷左空隙抵邻墙去学宫方十余武,陈氏月课子弟肃家法,息争讼…… 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至嘉庆八年(1803)终于经始落成,取名“光远祠”,与本地陈姓先期建于州城的四栋祠堂先后辉映。至光绪朝二十年代(1894--1904),一百余年间,“光远祠”一直正常运转。其中陈寅恪高祖辈、曾祖辈、祖父辈三代成员都在光远祠祠务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光远祠”建成后,至光绪五年,共大修过三次,留下了四届《光远祠志》,为后人保存了详实的族史文献资料,其中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家族史料就保存于其中。 宗祠为家族管理承载着悠远的传统风俗,千万年来为民众所重视,但在历史的进化中,却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古宁州的黄土岭,就是宗祠的集散地,哪里有修水各姓的宗祠曾经辉煌腾达着,至今还保留着有它们的影子在。近几年,修水黄土岭三十多栋祠堂得到了抢救性的修复,今年,为省历史文化古城的认定,不排除宗祠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宗祠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更是集中体现在社会教化价值,社会治理价值两个方面。社会教化价值了表现为民众的思想启蒙,道德教育,失德惩戒,文化继承与延续。社会治理价值却围绕着宗祠为核心展开,蕴育宗族集体意识和民族荣辱观,推进民众的社会化,有着反映基层社会的治理功能。如我凤山祠开山祖万辉公的子孙们就受宗祠文化传承,对家族及社会带来的荣誉简录一些于读者知悉: 万辉公五子陈郇乡贤谱录县志记载:乐善好施,取与不苟。朝廷授八品冠带,后人祀于乡贤祠。 其长子凤岐:孝亲友弟,慕义尊贤,州大夫举授义官,宁州志有记。 三子凤悟:素性好友,洁致潇洒,礼部黄景,工部主事刘延撰文记之。 四子凤彩:刚义勇直,输粟赈饥,荣授冠带,兵部主事周季麟撰文为记。六子凤纪:力行孝友,潜心理学,不求闻达,雅爱施为,捐资设义学,俊秀多受陶成,出粟貯义仓,劳苦普沾周济,修省城街道自臬司街至府学东街,宪使陆公衡基器重之。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