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所以进天下之才而育之者,学而已矣。放诸礼经,人生八岁,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至十有五,则自天子之子,以及公卿士大夫之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夏秋殷序,周庠名殊,而学则共其时。絃诵之风,达于都里。书生论秀,列国之人才皆可上贡天子,学育之也。顾学之为道,非有地以居焉,不可。非有最胜之地以居焉,亦不可。古来讲学于名川,其最著者,如陆九渊之鹅湖,朱晦菴之鹿洞,理学振兴,夫岂偶然,盖人杰也,而地灵亦与焉。
(上图为清代云溪书院)
明季,我太祖云溪公以一代名儒,入官礼部,解组后,思所以为子孙育才计,建书院于本里九炁山,以为讲学之所。是山也,据小水之上游,巍然高峙绝顶,两山环夹成关键焉。登临其处,云天入境界,何处理关头?!纵目关前数十里,山水之清奇,云霞之变幻,皆足以开拓心胸,恢宏眼界,循关而入,不数步,乾坤另辟,青山四壁,绿水一泓,逸花点露,古木团烟,鸟语泉声,悠悠乎如奏丝竹。可以收敛心神,涵养情性,真胜境也。 公向居柏林段甕门,赴院必盘道曲折而上,于是思培清阴,以利往来。乃将自京师携归之五枚松夹路密布,直与院接,望之如隋堤柳,可以蔽日,今其松尤有存者。则公之高风逸致,即此已可想见。公卒,子孙祀公像于院,国朝同治间,众商承公志,益之培持,加捐田租百余石,以为课读膏奖,及大小试程仪之资。光绪丙子,鸠工庀材,将院之旧者新之,损者更之,缺略者增修之,而规模益壮。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今当宗谱重修,绘图示后,嘱书记之。窃谓择胜地以建书院,捐肥产以益培持,其为子孙育才计,诚善矣!盖育才之所以重,非徒数墨弄黄,讲求章句而已也。周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民,而宾兴之。汉元朔元年,诏二千石及礼官博士,兴廉与孝,可知前代首重德行。越我朝世祖章皇帝,训士文。圣祖仁皇帝,卧碑文颁发,各学类皆以通经饬行并重,苟专于文艺以矜其长,岂育才者之本意哉?凡我同宗,居讲学之地,务期顾名思义,争自濯磨,发为文章道德之光,蔚为名卿大夫之选,以答国家养士之深心,以慰祖宗贻谋之至意,使今之书院雅与鹅湖鹿洞相辉映焉,则幸甚! (十二世孙 师朱讳宝书 谨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