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杭,有一个叫杏港的小山村。那里虽然群山环绕,地处偏僻,但却因为拥有一座千年古寺而名声远扬,这寺叫澄心寺。
小时候,每个月爷爷几乎都要去澄心寺上香,每次上香,我总是缠着爷爷要带上我去。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澄心寺是一个阴森森令人胆怯的地方。古树丛掩深处,一幢一进三重的古旧房舍。前殿正中塑有关圣帝君神像,帝君身后反坐韋陀菩萨,黑白判官分立两旁;二殿高坐佛祖释迦牟尼,左右十八罗汉形态各异;三殿观音菩萨慈眉善目,二十四位诸天分坐两旁。 走进寺内的每一殿,爷爷都会烧香跪拜虔诚祷告。而我呢总会显得特别紧张,紧跟爷爷身后,眼睛不停地扫望那些高大肃穆和面目狰狞的神像,心里恐惧得说不出话来。 澄心寺地处偏僻,山路崎岖。之所以在此建寺,其缘故来自于一千多年前一个云游和尚的出现。 据寺史记载,唐德宗建中年间,一位法名叫无尘的僧人云游经过此地,他立即被这里的山体形象所吸引。 修水网 在他眼中,前面那蜿蜒起伏的山脉,如雄浑的巨龙跃跃腾飞,山外一块高低不平的旷土,卧伏在群山和河流的环绕之中,更像一个冲天凤形;尤其是小河后面那个矮小的圆形山头,神似佛家念经时敲打的木鱼。 有龙有凤有木鱼,无尘再也迈不开云游的脚步。于是他就在认为是冲天凤形的地方结草为庐,开始了诵经传佛。 两年后,无尘第一次离开这里,但他这次出行不是云游四海,而是托钵化缘。经过两年多的打坐修行,他坚定认为,这里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立寺之地。决心要尽自己之所能,在这里建造一座寺宇,传播佛事,普渡众生。 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一座佛家寺院终于在这里建成。尽管山寺造得十分简陋,但无尘大师却高兴异常,他挥毫泼墨,亲手为寺门写下一付门联: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山河。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副对联如今已刻换成木楹联,仍然悬挂在山寺的大门口。 一晃过去了几百年。澄心寺经过不断的扩建和修缮,到了明代,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寺院,仅建筑占地就达十多亩,僧侣已是一百多人。那是澄心寺香火最鼎盛的时候,善男信女不仅遍及四乡八村,甚至武宁和湖北通山,都有许多人不辞路远前来朝拜进香,盛况空前。 ![]() xiushui.Net 如今的澄心寺 澄心寺历代僧侣佛法最高的,要数第五世祖求法。对于他至今流传有许多神奇故事。 南宋末年,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许多地方匪患无穷。那时一个叫老鼠坑的深山去处有一股大土匪,专干烧杀抢掳危害地方的勾当,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有一次这股土匪准备抢劫上杭,当地百姓不知从什么渠道事先得到了消息,于是纷纷逃往澄心寺避难。 ![]() 不久杀气腾腾的土匪逼近了河边,这时求法大师站身寺门外,手举禅杖一指,只见土匪顿时一下都齐齐跪倒在河岸上,像定了身一样不能动弹。求法大师手指土匪念念有词,许久方才收起禅杖,土匪们这才站起身来。但他们再也不敢越前一步,纷纷转身退去。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奇怪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股土匪回去后立即自动解散,从此金盆洗手,改恶从善。 ![]() 澄心寺的寺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澄心寺二殿右厢房那口巨大的寺钟。这钟由生铁铸造,钟的外围铸满了有关澄心寺历史的文字,并刻有铸造时间: 明朝景泰壬申年秋月。 据传,铸此钟工匠者为湖北通城人。铸造历经半年时间。完工时,工匠对寺院僧人说,我离寺后一日,方可敲钟,说罢匆匆而去。 但不及半天,寺院主持心生疑惑,猜想工匠不愿立刻让僧人试钟,是不是钟的质量有问题,便下令让僧人试钟。此时工匠刚好走到马坳,耳边突然传来钟响,不禁深深叹息。 工匠的嘱咐是他争取一天时间能赶路走到白岭,如果那个时候敲钟,那么整个修水都能听到澄心寺的钟声。可惜的是,以后这口钟敲响时,只能传声周围十几里远。 此事是否真实,不得而知。走过沧桑岁月,如今古钟犹存,响声传遍四方。 修水网 虽然澄心寺有过许多鼎盛辉煌,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也兴衰轮回。特别在文革破四旧中,除了那口古钟被抬去农业学大寨工地,当作开工报时钟外,寺内的菩萨粉身碎骨,寺院也被改造成一所乡村学校。 澄心寺重新又有了香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政府在寺的旁边,新建了一所两层的希望小学,于是澄心寺的旧舍空荡起来。见此情景,地方上的几十户人家,捐资给老寺塑了一尊观音菩萨的神像供奉,此后日久,善男信女就又逐渐多了起来。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当地一位在外搞房地产开发的老板先后拿出近百万元捐赠重建,众信徒也纷纷捐资。经过几年的建造,一个崭新的规模宏大的澄心寺落成了。 今天走进澄心寺,又能看到当年的关圣帝君,韋陀菩萨,黑白判官,释迦牟尼,十八罗汉,观音大神和二十四位诸天,还有那口重新归寺的古钟。 如今的澄心寺,又是暮鼓晨钟,梵音袅袅。每天远近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鼎盛。特别寺院的僧人,大多来自佛学院的大学生。 本文来自修水网 日月轮回,世事沧桑,澄心寺从初建、兴旺到多次败落和最后重建,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 重生的澄心寺,它不仅仅属于一种民间信仰,更是一个历史见证。屹立在风雨中的澄心寺,默默地诉说着她的昨天和今天,和那传诵经远的神奇故事。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陈锡勤:男,笔名陈夕琼,江西修水上杭人,曾在全国多家报刊和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