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修水县精准脱贫过程中,不少爱心企业、社会团队等通过慈善助力精准扶贫,慈善已成为精准脱贫的助推器。 慈善+产业 扶出百姓“幸福花” 7月11日下午,在杭口镇中高塅村的江西修江源实业有限公司的皇菊基地,公司总经理刘礼花拿着一沓装着薪水的信封,逐一发给正在劳作的几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谢老板,这个月工资比上个月多,可以给老头子多买些吃的。”56岁的陈碧云开心地数着钱。今年,修江源公司在中高塅村流转70余亩土地为种植基地,方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务工。“我们老板好,今年初还给我们分红2000块钱。”陈碧云说,丈夫瘫痪多年,儿子在外务工,钱也没有寄回来,“栽富树”分红还有每月务工工资对她帮助许多。 陈碧云说的“栽富树”分红是省慈善总会在修江源公司实施的“栽富树”项目。2017年3月,省慈善总会与县民政局、慈善会就“栽富树”慈善项目签约,省慈善总会注资200万元给修江源公司,每年以入股资金的年收益不低于10%的利润分红,帮助100户贫困户通过慈善股权收益脱贫。今年2月5日,“栽富树”项目第一次分红,陈碧云等百名受助签约贫困户均拿到2000元分红。与此同时,在县民政局、慈善会积极引导和乡镇积极配合下,修江源公司探索出“慈善+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立3家皇菊专业合作社,与多家贫困户签订产销合同,开展“三个一”结对帮扶活动。在原有协议中安排100户贫困户就业的基础上,再帮扶15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菊花产业,户均种植1亩菊花,每户贫困户家庭安排1个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创收1万元,带动周边乡镇菊农开展标准化种植500余亩。2017年以来,修江源共吸纳230户农户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80万元。流转农户土地400亩,发放土地流转金64万元。 本文来自修水网 慈善+教育 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前不久,刚从县职高幼师专业毕业的西港镇西港村18岁女孩梁舒觉,今年参加高考后,还没到报考志愿时间的她到深圳打暑假工。“跟亲戚来这边做事,多少能补贴一点家用吧。”三年前家中突遇变故,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和幼小的弟弟。尽管进入职高就读,修水县教育扶贫政策减免梁舒觉的学杂费,每学期有一定助学金,但家庭经济的重压,时常让她产生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2016年,省慈善总会的“刨穷根”慈善扶贫助学项目资助她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犹如一场“及时雨”清除了她心中的阴霾,能够安心学习知识和技能。“慈善助学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安心学习,实现梦想。”梁舒觉说,她打算读大专,学历高一点,以后就业收入也高一些。与梁舒觉一样得到帮扶的还有县职高的另外496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得到资助51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负担,安心学习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修水县不少乡镇和社区成立的爱心助学基金会给予贫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费用的支持,多数爱心基金资助年限到2020年全国脱贫,部分基金更是资助到大学。而由团县委向全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发起的“希望工程1%捐”和圆梦助学项目,是团县委和公益慈善力量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圆梦助学行动收到希望工程捐助资金36万元,全县2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助学金,顺利完成学业。 xiushui.Net 慈善+公益 温暖民心增福祉 近日,家住全丰镇王告中心村安置点的古藤村建档立卡贫苦户丁金祥收到修水县一爱心企业免费赠送的一台冰箱大礼,“炎炎烈日,现在没吃完的饭菜有地方放了,感谢这些好心人!”古藤村是全丰镇最边远的一个贫困山区村,也是修水县2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321人。由于贫困,不少村民搬出深山,在县城和集镇的移民安置点落户,但在新居,不少贫困户家电家具都缺少。了解到这些需求后,爱心企业出资购买一批家电赠送给贫困户。“企业也有社会责任,给古藤村贫困户捐助一些爱心物资,是响应政府的扶贫号召,支持政府的扶贫工作,希望村民早日脱贫。”该企业项目总经理说。 县爱心联合会是修水县一家公益机构,今年端午节,县爱心联合会正式与深度贫困户马坳镇多水村结对帮扶,制定年度帮扶计划。截至目前,已向村部捐赠电教设备1套、办公桌椅20套,向该村金马小学捐赠8套教师办公桌椅、2张乒乓球桌等,并捐赠2套户外音响,派出专业广场舞教练,让村民们学习广场舞。县爱心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邹德霞说,精准扶贫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工程,爱心联合会开展的项目和社会捐赠的物资,多数也是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为社会尽一份责。 修水网 记者从县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不少爱心企业和社会团队通过不同方式,向贫困群众开展的公益活动,多数甚至都没有进行备案,而人人参与慈善,参与精准扶贫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