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修水县义宁镇下路源村的农村妇女王竹卿,不仅自己做月嫂如鱼得水,继而创办修水县方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让50多名中年妇女再就业,帮助21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顺利就业脱贫,解决36名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王竹卿说,她能有今天,全托了修水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和修水县金州培训中心的福。王竹卿当过代课老师,做过生意,也曾外出务工,之后城市扩建,家里土地被征收,转为城市里的新型农民,一边照顾孩子上学,一边在县城打零工,收入极其不稳定,逐渐变为城市边缘困难群体中一员。2015年,她参加了该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针对失业妇女举办的月嫂培训班。考试合格后,王竹卿怀揣着资格证书和梦想,成了一名优秀月嫂,每月工资7800元。后来发现家政市场需求太大了,于是她直接创办修水县方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我们公司的姐妹们,领到7800元的月工资后,都特别激动。她们说,比公务员挣得还多,真没想到。” 据悉,修水县为切实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创业问题,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整体搬迁移民的就业创业问题,自2015年10月起,启动母婴护理员(月嫂)培训,旨在建立一支诚实守信、技能过硬、服务文明的月嫂队伍,吸引更多的贫困家庭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实现就业再就业,满足人们对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求。截至目前,该县已先后免费举办了6期“月嫂”培训班。同时,采取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的方式,委托修水县金州培训中心将培训合格人员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与就业意向等进行造册登记,建立月嫂人才登记库,方便雇主选择,并在网上建立了修水县“月嫂群”,把每一名参训人员加入群中,以便她们在日后的学习、交流、求职等方面加强联系,实现传帮带。 修水网 修水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对于学员的就业方向也给出了必要的引导。那些到一线城市就业确实有家庭困难的学员,该局建议她们对待遇要求降低一些,以做到就业和照顾家庭两不误。西港镇村民梁金花便是这一倡导的响应者。 梁金花说,她带着孩子在修水县城上小学,暂时放弃当“北漂儿”的梦想,在县城北门的一个家庭做了育婴员,每月工资5800元。“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地每月1万多元工资,但我能顺便照顾自家小孩,每天早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后,再到雇主家带小孩。下午,自己的孩子放学了,我也下班了,既挣了钱还管了家。” 据悉,我县已累计培训月嫂360人,有95%通过了专业资格考试,获得了国家认证的从业资格证书,有292人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月嫂足迹遍布郑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她们就业后待遇优厚,成为家政行业的“白领”。她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成千上万的家庭服务,受到雇主好评。有的月嫂曾到台湾、香港等地服务,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这种喜人的就业形势,对妇女同志来说,是最好的服务,必将激励我们把培训班继续开办下去。”修水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局长朱利华同志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