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游记 • 正文

爱唱山歌的修水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山谷

  在修水跑了两天,也没见着稍大些的平畈,前后左右的车窗尽是山景,蜿蜒曲折的道路总有河溪相伴。时值仲秋,从山下往上看,山腰上层层叠叠的梯田,长长短短的金黄色,在坡面上画下规整而富有变化的直线,像五线谱,或者简谱上的各种符号,而零零落落地散布在山坳里的村舍大约就是一个个音符了。



 
  我不懂音乐。可是,遇见爱唱山歌的修水,再看山景,情不自禁地就得把溪涧和云岚想象为旋律,把风声和鸣泉想象为节奏,把漫山的春茶和秋菊想象为歌词,把每一面山坡和每一丘禾田想象为一册册歌本。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山岭和田野果真是一座座歌台。人们以山歌为锄头垦荒种植,播撒栽种下去的还是山歌。山歌是劳作时的喘息和吆喝,是身体的疲累和疼痛,是心头的牵挂和向往。所以,劳动的歌声也可以成为待客的酒和茶,甚至,成为酒后茶余让客人陶陶然入梦的眠床。

 

  听说,在修水乡间,若是客人上门来了,夜晚无法安顿,主人会索性搬出山歌铺开来,一半作床,一半为褥,就这么彻夜唱歌,陪着客人欢乐到天明。他们的心躺在歌声里,同床共衿,相依相偎,盖的是歌声,枕的也是歌声。我把他们的歌声想象为我幼时见过的旅店里的大通铺,或者,是我中学时代下乡学农睡过的打在祠堂戏台上的地铺,垫着很厚的稻草,拥着彻夜不眠的兴奋。我想他们的歌声一定是用本地多有种植的某些植物的纤维织成的,比如棉花和桑蚕之丝,能御寒,而且温馨。

 
  除夕守夜,更是离不开歌声了。人们在自家高大的厅堂中央点燃年柴蔸,全家人围火而坐唱夜歌。怕经不得熬,打瞌睡,唱夜歌时还有击鼓的。在那个辞旧迎新的夜晚,歌声一定会是丝丝缕缕的风,扇旺了那个燃烧的老树蔸。一个经年历久的树疙瘩,在全家老小的歌声里哔剥燃烧,用毕生的心愿照亮一个短暂的夜晚,这该是多么浪漫的守望!

 
 我忽然热衷于寻访那些岌岌可危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浸润其中的浪漫情怀感动了。感受着那些来自民间的乐声和舞步,我发现,有了它们才构成了完整的历史生活的本相。哪怕苦难的生活,也并非只有呻吟和喘息;愉悦自己,似乎原本就是一种生命本能。所以,即便是呻吟和喘息,也是可以被赋予旋律和节奏的。而且,地处幕阜山区的修水指着苍茫的历史深处告诉我,愈是在孤独的贫困的环境里,人的愉悦自己的本能表现得愈强烈。譬如,我到过的金盆村,沿着山沟里的垄田散落在两侧的山弯中,最大的自然村怕是也不过三五家,零零落落的房屋一直绵延到深山里。这种松散的居住状况大致反映出原始的生产形态。可是,恰恰在这里,我领略到一种叫“十八翻”的打击乐,它由鼓、锣、钹、镲及唢呐等乐器组成,为我们演奏时缺了唢呐,也有六位乐手。是不是孤独而浪漫的心聚集在一起,相互敲打,才有了十八种变化的锣鼓点子?

  想来,当先民们举家迁至地广人稀的幕阜山区,垦荒造田,休养生息,他们的生命就和山里的一切息息相通了。唱不尽的山歌,大概就是唱给重峦叠嶂听的,唱给林子里的警觉的生灵听的,唱给自己的屋舍田园听的,而他们自己则陶醉在大山的回声里。


  “十八翻”的鼓手,正是山野里的歌手。几番鼓动后,他歌兴起来了,眉飞色舞的。可惜我听不懂当地方言,经人们七嘴八舌转译,好不容易记下了其中的《击板歌》——

  新打禾镰丁冬滴答,总磨总白总放亮,这么大的姑娘怎么这么不联郎。联郎莫联奉新担脚贩,联郎要联宁州老表会写会算会讲会哇榜眼探花状元郎,一夜风流到天光。

  虽然,歌手长得瘦瘦小小,其貌不扬,但是,他自豪的歌声,得意的表情,一定和历史上宁州老表的儒雅风流有着血脉渊源。也许,相传至今,仅存那股气韵了,然而,它却依然生动着。


 
  修水的朋友给我介绍当地的民俗,说到“怀远人”,说到“锄山鼓”,那些民俗忽然就有了距离感。我不知道修水管客家人叫“怀远人”,是对当年打闽粤赣三角地区迁来垦荒的客家人“慎终追远”心态的提挈式描摹,并以此指代他们呢,还是缘于他们为落籍而勤奋劳作,曾争得了“怀远都”之名的历史。这声称谓本身就充满了沧桑感。至于在修水武宁一带流传的山歌形式“锄山鼓”,它的起源更是久远了,有人说这是奴隶主的勾当,也有人说是秦始皇筑长城时想出来的招。琢磨起来,都有道理。它紧密配合劳作的节奏,由鼓匠击鼓领唱,以此为集体劳动助兴、鼓劲的独特形式,令我的思想禁不住像一只鸟,往山的深处飞去,往岁月的深处飞去。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游记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