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文化艺术 • 正文

同谋福祉 共创繁荣——义宁州“怀远都”的设置与效益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许怀林

  清初,义宁州招民垦荒,闽广等地民人络绎迁入,开山种植,搭棚而居。雍正初年,客民提出入籍申请,与朝廷“安辑”棚民的政策正相适应,得到地方政府强力支持,排除了干扰,于雍正三年(1725)八月设立“怀远都”,将有产业的客民编入户籍。从此怀远人子弟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资格。这项制度性建设,避免了土客之间的暴力冲突,有利于地方经济、文教事业发展,增强了民间自治的积极性,使客民加快融入当地,同谋福祉,共创繁荣,成为妥善解决土客争斗的成功范例。

  人口迁徙是永恒性的社会常态,入乡随俗是普遍性的同化变异。每一地区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人口迁移而来的经济文化交流,藉交流而相互了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容并蓄,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生活能力。客家人在人口迁徙与变异的潮流之中,是活跃分子,表现出色。何以见得?试以义宁州客家人为例说明之。

  中国清代义宁州,包括今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元朝时期把宋代的分宁县升为宁州,明朝照旧为宁州,隶属南昌府,下辖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乡,乡之下共分73都85图(图即是里)。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更名义宁州。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析建铜鼓厅,分武乡、崇乡各半乡(共计13都19图)为其辖区。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义宁县(铜鼓厅亦改为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义宁县同名,以境内有修水河改称修水县。[ 详见许怀林编纂《江西行政区划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义宁州客家人大多数分布在修水县境内,本文所叙“义宁州”之事涵盖了铜鼓县,但主要是修水县范围的。

  义宁州位于江西省西北角,明清朝时期有大批从广东、福建迁徙过来的客家人。开始阶段他们春来冬回,过着“候鸟式”的往复流动生活。若干年之后,他们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自己名下有了耕地、房屋,乃至坟茔之后,便扎根下来,不再往返奔波了。他们开垦山地,栽种林木,精心手工制作,灵活经商交易,安分守法,睦邻友好,自家逐渐富裕起来,地方经济日益繁盛。义宁州官府为求地方稳定,安辑棚民,田粮不亏,支持客民入籍纳粮的合理要求,特设了一个“怀远都”。从此义宁州客家人更安稳地生息繁衍,和本地人融合共处,文化水准和社会地位加快提高,自然而然地进入“同谋地方福祉,共创社会繁荣”的境界。

  一、闽粤客家迁徙义宁州

  闽粤客家内迁赣西北地区,开始于明朝后期。地方志记载,嘉靖、万历时期已经有不少福建农民涌入,“初寥寥散处,冬归春集,迄崇祯实繁有徒,群萃蓬处,形连势贯,接薮他治,依倚为奸。”[ 道光《宜春县志》卷十《田赋》。]赣西北的宜春、万载、修水诸县,连山接壤,社情雷同。明朝嘉靖年间以后,不断有闽人进入,由冬归春来演进到群萃蓬处,散布地域不断扩大,从此县连到彼县,也带来作奸犯科的治安问题。由于他们在山中搭棚而居,遂统称曰“棚民”:“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在广东,称他们为“寮民”[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食货志·户口》。]。

  明末清初战乱,赣西棚民参加了反清的军事行动,失败后被驱逐出境。但是,驱逐不可能尽绝,当地也需求棚民劳动力耕作,人们申辩说:“所谓各散归籍,盖专指逆党,非统论棚民也。”[ 道光《万载县志》卷九《土著志·户口》。]地方政府鉴于人口减少,田地抛荒,赋粮锐减的实情,重新实施招民垦荒政策。

  据修水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的社会调查得知,自招民垦荒文告发出之后,最早迁入修水的是谢元高,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居义宁州下武乡山口村。几十年之后的康熙末年,已有一万余客家人迁来[ 修水客家文化研究会编《客家人在修水》1999年2月印“内部资料”第12页。]。依据各户后裔保存的资料粗略统计,修水客属开基祖原籍明晰的933人,80%以上从广东、福建客家迁来。其中来自广东462人(依数量多寡为序为平远、长乐、兴宁、龙川、镇平、和平、程乡、大埔、连平、博罗、南雄等县),占总数49.51%;来自福建的298人(依次来自上杭、武平、永定、宁化、龙岩、长汀等县),占总数31.93%;来自江西本省赣南等地的161人,占总数17.25%。其他12人来自湖南、湖北、浙江、四川。[ 详见《客家人在修水》1999年2印“内部资料”第13页“部分迁修客属开基祖原籍统计表”。]为什么会有闽粤等地人涌进义宁州?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客家基地山多田少,耕地不足,随着人口不断繁衍而来的人地矛盾愈加尖锐,客观上需要出去寻求生存空间,已经出现自发的人口迁徙活动。另方面义宁州正处于地广人稀时期,亟待补充劳动力。明末清初之际,这里战乱连年,又逢水旱灾害,百姓死伤流亡,田园大片抛荒。人口,康熙十一年(1672年)报减1512丁;田地,顺治十年(1653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次报荒面积共计5263顷71亩,占田地山塘总面积7762顷72亩的66%”[ 《客家人在修水》1999年2印“内部资料”第12页。按,据所列4次报荒面积计算之和只有5191顷75亩,占总数66.88%。如果是4次报荒共计为5263顷71亩,则占总数67.80%。]。为了尽快恢复地方生产,义宁州知州斑衣锦奉旨向闽广赣南等地招民垦荒,遂有客家人迁入高潮。

  上述开基祖原籍地统计数据,反映的事实是迁入群体的大概情况,从属性角度评估,“客家人”占多数。从赣南迁来的人,其中也有不少是客家,他们先由闽广迁赣南,然后再迁义宁州[ 据《客家人在修水》载,吴鸿立,携二子于康熙戊寅(1698年)由广东嘉应州迁赣南兴国县,康熙乙酉(1705年)再迁至义宁州汤桥乡龙源里,购买山田,建屋定居,至今未变(见第49页)。何日魁,幼年随父由广东长乐县迁赣南上犹县,康熙甲寅(1674年)避三藩兵乱,复迁吉安府龙泉县(今遂川县),至康熙壬午(1702年)再迁义宁州奉乡何家嘴,立业定居(见第68页)。林泰才,先由广东河源县迁江西龙泉县,再迁义宁州武乡都浪源(第81页)。谢元高,原籍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后迁赣南长宁(今寻乌县),康熙辛酉(1681年)偕弟元健等十余人,再迁义宁州下武乡结棚山野,开基创业(第117页),等等。]。那些只占少数的非客家人,由于长久生活在客家人社会环境中,“入乡随俗”,被同化了,也就归入客家群体。同样道理,这个迁入者群体因为长期处在义宁州地区,融化在当地,后来皆以义宁州(修水)人身份面世。实现这个身份转变的关键,是“怀远都”的设立。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文化艺术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