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乡风 • 正文

修水庙岭乡发展生态农业促农增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

    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一村一品  庙岭乡发展生态农业促农增收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修水县庙岭乡,看到到处是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着采摘吊瓜。庙岭乡小山口村村民陈冬冬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吊瓜种植面积已经由2003年的1亩发展到了现在的30多亩,年收入可达9万元。目前,庙岭乡小山口村家家户户都已种上了吊瓜,种植面积8千亩,年收入900多万元。 

    近年来,庙岭乡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了以水果、吊瓜、药材、蚕桑、苗圃等一村一品的特色规模产业,走出了一条富乡富民之路。据庙岭乡党委书记樊爱惠介绍,为促进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立足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注重发展农村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通过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发展壮大吊瓜产业,庙岭乡一方面组织种植大户向农户传授技术,另一方面成立吊瓜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形式,解决吊瓜的销路问题。目前,庙岭吊瓜已在上海、浙江等地开拓了稳定的销售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同时,该乡还通过能人带动,做大做强生态养殖和药材种植这两大产业。如成功引进了回乡创业大学生杨鹏飞在庙岭村投资80万元创办的弘农生态养殖场,目前养有土鸡5000只,年收入达50万元。安峰村药材面积达380亩,成为当地有名的“药材村”。此外,该乡的上坪村还大力发展蚕桑、大路村大力发展蔬菜、戴家村大力发展苗圃,全乡6个村特色产业面积达1.5万亩。 

    与此同时,该乡还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每年新发展水果800亩,茶叶500亩,蚕桑300亩,吊瓜2000亩。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把产业经营纳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抽调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发展10户科技示范户,建成10户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户、示范户,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几年来,借助“一村一品”,全乡村民人均收入一年一个台阶,今年仅小山口村民人均增收就达1000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乡风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