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山风 • 正文

婚庆铺张折射农村畸形消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

  
  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在修水县农村走访时发现,当前农村青年办婚事费用高,从男女双方见面、相亲、下彩礼、定婚到举行婚礼,每走一步都得花上几百甚至数千元。再加上盖新房的支出,结婚少则要两三万元,多则七八万元。

  日子好了婚礼花费“加码”

  今年春节前后,修水县城乡时不时可看到喜庆的婚车排成长队,城镇的大小酒店几乎每天都有婚宴。三都镇一村民介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青年结婚送彩礼,几百元钱就够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要几千元钱。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日子好过了,婚礼花费也“水涨船高”,光定亲礼就少则万儿八千,多则好几万。

  在三都镇城坳村,村民黄治辉告诉笔者,按现在当地农村风俗,讨个媳妇至少得花两三万元。老黄掰着指头算账给笔者听:娶媳妇,首先得有新房子,有了好房子,才会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建一栋楼房至少得两万元。从媒人登门开始,就步步离不开钱了。

  黄治辉说,男女双方见面,见面礼至少得500元。如果彼此印象不错,就要邀女方来男方家看看,为此,男方除摆一桌酒席招待外,还要出相亲费1000元。女方对男方满意了,男方下聘礼,这至少得6000元。至此,这门亲事基本就算订了,之后双方开始谈婚论嫁。

  而有数据表明,修水县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人均只有2000多元。

  一人娶妻全家还债

  三都镇农民胡某的儿子结婚前,女方不但索要了1.2万元彩礼,还买了摩托车等大件物品。婚礼当天,女方送亲者达20人以上,除了酒席招待,每人封礼金20元。结果,儿媳迎到家中,胡某却因债务压力过大而病倒了。义宁镇岗上村青年陈某,前不久刚刚结婚。他的一位亲属说,他从订婚到结婚共花费6万多元,不仅把自己的打工所得和全家的积蓄花费殆尽,还借了两万多元外债。

  不良婚俗亟需改变

  农村青年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结婚消费上,势必使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投入。三都镇梁口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年妇女告诉笔者,她去年出外打工挣了4000多元钱,回来准备搞养殖,发展家庭副业,结果儿子交个女朋友要订婚“过礼”,女方张口就要一万元,她的养殖计划只好泡汤了。

  铺张办婚礼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任不良婚俗现象蔓延下去,有可能改变人们崇尚淳朴、节俭、文明、善良的良好风尚,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树立文明乡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加强对农民婚恋观念的引导,在农村逐步形成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陈景略丁洪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山风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