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组合拳
几次吏治改革行动为山西官场吹进一股清风,但这还不足以彻底清除多年来的沉垢。
事实上,山西官场的整顿和问责力度向来很大,并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临汾大同等地,官场地震频繁。
“真正转变干部作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在选人用人的机制上做出改变,必须体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氛围。”上述信访局局长说。
他所说的机制改革已经开始。2010年12月7日,山西省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朱先奇说,山西深刻认识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干事激情,把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成为山西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在这次发布会上,山西省委公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6+7”组合拳。组织部门认为,这项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干部交流力度为亮点的改革措施,将有效改变山西干部群体的现有生态结构。
“6+7”具体为6条意见和7个“一批”措施。6条意见包括正确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一把手”选拔管理、干部交流、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等内容,措施涉及干部选任工作的各个环节。7个“一批”则包括从全国公开选拔一批副厅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拔一批省直部门和市、县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交流等。
据了解,交流工作正在山西各地开展,地方推举已经启动,大规模的交流蓄势待发。对于这项措施,官员们总体评价积极,认为能有效激活山西干部队伍。当然,对于这项复杂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亦有担心之议。
上述信访局局长说:“现在干部交流是主要岗位和‘一把手’交流,但是副职岗位,或者是部门的其他人员也应该有所交流。有些副职在一个地方工作了二三十年,思想落后,作风陈旧,甚至对‘一把手’起了阻碍改革和发展的作用。”
一位山西地方组织系统的官员说:“山西各市情况差异较大,有些市下属县将近20个,有些市只辖几个县。后者因为竞争较小,主要县官一般都能升至副厅级,而此次大规模交流,因为‘一把手’空降的可能性更大,副职上升空间被挤压,队伍反倒可能更老龄化。”
亦有官员对大规模交流和年轻化表示不那么赞同:“交流选拔在县里还是要老中青结合,不要过于强调年轻化,不能拿实际岗位来培养人。人培养了,但事情耽误了。而且交流太多,也影响地方政策的连续性。”
即便在即将参加交流的干部中,也有对交流政策并不全力支持的。据记者了解,某市交流至省直机关的几名干部,因为工作岗位不符合个人理想的原因,持消极态度。
而对地方来说,“不让年轻有为的干部流出去,把他们留在本地谋发展”,这样的想法也对干部交流工作起着阻碍作用。
这套改革组合拳希望的是“搅动一池春水”,但这池水成分复杂。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山西各级官员们都表示出对袁纯清工作的高度认可,但对于改革成败的预期,一些人的言语中则显出些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