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山风 • 正文

诗画修河彰显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首宋代著名诗人徐俯的《春日游修溪上》,向人们描绘了修水纯净秀美的自然风光。900多年后的今天,修水人又在向世人展示着恬静美丽的山水文化……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

  修水民风淳朴,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蜿蜒七百里注入鄱阳湖的修河,就像一条蓝色的绸带飘逸地铺在修水大地上,把修水打扮得分外妖娆。气势雄伟的黄龙山高耸入云,一山三省,也是中国佛教禅宗七宗之一的黄龙宗派的发祥地。山上有多处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山下有天然温泉。其中,山上所建黄龙寺,影响远播东瀛。

  修水是秋收起义策源地,有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十里秀水相连的黄庭坚出生地和安葬地双井村,风景秀美;一门四杰,享誉海内外的陈宝箴、陈寅恪故居,“山背文化”遗址,祥云瀑布,汤桥温泉,渣津龙安寨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修水虽然山清水秀风光好,人杰地灵景观多,然而过去因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千百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线串七珠”的规划

  是黄金终究要闪亮发光的。蜿蜒七百里的修河以其天然毫无修饰的山水自然风光终于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文化旅游要开发,规划要先行。为加快作为省财政直管县的脱贫致富步伐,去年底,省财政投资管理中心拨出专款,聘请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专家对修河旅游进行了总体规划,日前,《修河旅游区总体规划》在南昌通过了专家评审。

  根据修水县和修河的空间地理特点和资源、区位优势,修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形成“一线串七珠,以城市中心向两极发展”的总体空间结构。一线是以修河为主体的诗画修河观光画廊。七珠是:山谷(黄庭坚)故里景区、湿地野趣景区、城市中心景区、修水人家景区、野外拓展景区、发展预留景区和抱子望归景区。

  “以一条河流为中轴线的旅游开发,在我省还是第一次。它的功能分区比较合理,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比较充分,目标体系科学可行,策略、措施操作性强,是一个成功的规划。”专家评审组组长、江西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田勇教授说。

  彰显原生态

  修河文化旅游区与我省另一旅游名胜区婺源地理纬度相同,自然风光类似,相隔不过数百公里,但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度却大相径庭。

  修河靠什么吸引游客呢?“依托文化提升旅游品位,立足旅游繁荣特色文化”,修水县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里的“文化”两字我们可以多种理解,但主要是应该推崇自然与现代相结合以自然为主,传统与当代结合以传统为主,在注重人文景观的同时,更多的凸显原生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只有借助文化才能具有持续不断的魅力和生命力。

  修河的特色就是山清水秀、生态美,最彰显的文化是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就要抓住特色,充分发掘修水民居、石刻等的文化内涵,做好“湖(抱子石湖)、河(修河)、林(山林)、民居、游(生态游)”文章,突显“美、野、静、特”。

  当然,修河旅游区还要用正确的定位招徕游客,一是修水城区的定位,大城市的一角搬到山区中是没有任何旅游市场的,万山丛中、三省交界处的修水应是一处“小家碧玉”似的的山水园林,正所谓“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有人家”。二是旅游区的定位,修河旅游区应该集青山绿水、生态野趣、度假休闲于一体,河水清澈、竹苇青翠、山林斑斓、白云人家……

  文化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时启动

  修水已着手研制双井村宋文化景区建设性详规,加快该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保护修河两岸生态环境,修水县对修河两岸植被、野生资源采取了保护措施,控制修河两岸高层建筑,禁止在修河两岸开山炸石、砍树垦荒、采矿办厂、葬坟取土、狩猎放牧。为使修河之水更显灵气,投放400多万尾鱼苗,进行恢复性生态养鱼。

  目前,修水县已着手启动部分景区建设,在山谷故里景区,高峰书院重建和黄庭坚墓地维修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县城至双井的公路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黄庭坚手植重阳木和摩崖石刻保护工程实施到位,……

  一个独具特色的原野式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修水不久将呈现在人们面前。(饶小鹏梁红本报记者夏晓)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山风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