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海选”是当今影响农村社会变革的两大事件,而尤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影响剧烈,它带来了农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①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劳动力转移的,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稠密和农村人口的稀薄化,也是农村协作的发展,生产手段的改进,资金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②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它又是城市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20年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人所在县江西省修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该县属“三不沿”县,即不沿铁路,不沿大江大河,不沿高速公路。属老、边、穷地区,在中西部地区较典型。笔者通过掌握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对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豹”,继而发现现有体制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试图寻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首先就国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国际上有影响的四种研究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模型:李嘉图模型、刘易斯模型、拉----费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其次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用推拉理论说明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然性。通过本章欲说明,国内、外理论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我们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订要顺应这一发展规律。
第二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首先,通过选取江西省修水县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现行政策体制下所表现的特征。一是转移规模大;二是转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三是转移的目的性很强;四是转移的心理成本高昂;五是受转移地点的经济状况和环境因素影响大;六是转移者素质不够高,多从事苦力工种。本节重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造成的心理成本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转移过程中所表现的诸多特征与我国现行的体制和劳动力转移政策等有较大关系,下一章将作进一步的分析。其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一是打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13页。②《列宁全集》第2卷第192页。
工收入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二是通过打工,支持了农村建设;三是通过打工带来了农村政治、经济和观念等的较大变化。
第三章障碍因素分析。通过第二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的实证分析,对影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了粗略的了解。本章进一步剖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制度性因素影响。首先对我国的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和制度进行了回顾;其次分析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其一是在这种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歧视制度。如就业歧视制度、教育培训歧视制度和社会保障歧视制度等。其二是衍生了一些寄生在农民工身上的利益群体。一部分人通过现行制度进行寻租。其三是在现行户籍制度的背景下,造成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利益保护的乏力。由于进城农民未作为城市市民纳入管理,所以城市政府便会“无暇”顾及他们的利益。二是传统思维的影响。由于对待劳动力转移这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出现的现象,认识不足,仍是用计划经济的观念来对待它和规划其发展,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本文选取了较为普遍存在的三种观点,即“离土不离乡”论、“盲流”论和“抢饭碗”论。剖析了这三种观点产生的背景、错误之处及其对转移的影响。三是劳动者素质低下的影响。由于农村教育及教育理念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造成农民工竞争力弱,就业渠道狭窄,也是影响转移的重要因素。本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第四章对策分析。本章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系列影响转移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一是转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认识偏见。只有城市对农民工认同了,才能消除彼此隔阂,农民工在城市才会有归属感。二是改革现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给农民工自由迁徙创造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障碍问题。在解决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认识问题和制度问题之后,解决农民工到哪里去的问题至关重要,所以,三是加快城市化步伐,通过大力发展大中城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通过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农民工参与竞争的能力,解决农民工的转移能力问题。
本文中的几个理论创新:一是引入心理成本概念。这是本文的一个突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成本,在以往的文章中较少提到,或只是轻描淡写,本文则进行了重点描述和分析,并说明了降低农民工心理成本的必要性。二是对“盲流”的肯定。认为“盲流”是一种低成本、有效率及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三是建议用市场手段推动劳动力转移。农民到底应该进城还是应该进镇,主张由农民与城市之间自主选择。四是主张给农民工以政治权利。这是本文突破性的观点。我国目前有近亿农民工在城镇务工,但其政治地位较低,由于离开了原籍,无法在原籍参政议政,而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在输入地没有资格参与政治,造成近亿农民游离在政治之外,无法为自己争取权力,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建议赋予他们更多的民主权利。
我的研究结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克服各种影响转移的因素,摒弃计划经济思想,用市场的手段,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户籍制度] [心理成本]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2
一、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观点........................... ….2.
1、李嘉图模型...............................................................................................…..2
2、刘易斯模型................................................................................................….2
3、拉--费模型...........................................................................................…..3
4、托达罗模型...............................................................................................…..3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分析....................................................…...3
第二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4
一、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5
1、转移的规模大.............................................................................................….5
2、转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5
3、转移的目的性很强...................................................................................…...6
4、转移的心理成本高...............................................................................……...6
5、受转移地点的经济状况和环境因素影响大...............................................….7
6、转移者素质较低..........................................................................................….7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8
1、打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8
2、打工经济支持了农村建设........................................................................…...8
3、转移带来农村政治、观念的变化....................................................…………9
第三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分析.......................9
一、制度性因素对转移的影响..............................................................................9
1、我国人口流动和就业制度的政策沿革............................................................9
2、制度性因素对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0
二、传统观点对转移的影响.........................................………………………..13
1、“离土不离乡”论........................................................................................…..13
2、“盲流”论..............................................................................…………………14
3、“抢饭碗”论..........................................................................................………15
三、劳动者素质对转移的影响................................................................………16
第四章: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17
一、转变对农民工的认识偏见..………..................…….......................………17
1、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对农民工的认同感.…………..……………..17
2、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归属感...................………..17
二、提高农民工政治待遇,给农民工以制度关怀.............................………..18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18
2、赋予农民工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给农民工以制度关怀…..….....…….18
3、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19
三、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畅通农民工转移渠道.............…..............………19
1、我国城市化的现状.......................................................…..................………19
2、以大中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19
四、提高农民工素质,提升农民工的竞争能力……..……...................……..20
1、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20
2、重视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问题..........……........................................……...20
3、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20
参考文献…………………………………………………………...22
后记………………………………………………………………..23
前 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为著名。
始于八十年代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的又一大创举,其意义不亚于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在经营收入大大降低和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仍能有较大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同时它也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在对待劳动力转移这一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出现的现象,认识不足,研究不透,受体制、传统思维及劳动者素质低下等诸因素影响大,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笔者通过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江西省修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通过自已独特的视角,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发掘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提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家们在对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的基本和重要的联系及其性质的研究中,较多地涉及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
1.李嘉图模型
早期用简化模型来说明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主要关联的经济学家是大卫·李嘉图。他在《政治经济与赋税原理》一书中使用的模型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农业部门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在不断保持其一水平的投入的条件下,农业产出是逐步下降的。第二,工业部门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一般不会引起城市或乡村地区工人工资的上升。这两个假设已经包含着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在他的著名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的“古典”模型。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并存两大经济部门。一个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仅够维持生计的部门,包括农业、小型商业和某些服务业;另一个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和种植业。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因此,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要高于生计部门。他假定,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以现行工资率增雇工人时,愿意就业的人多于需求的数量,生计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而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所填补。因此,在传统的维持生计的部门中,在生计工资条件下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它的需求,因而劳动供给是无限的。这种供给无限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农业中的隐蔽失业者、小商小贩和妇女参加劳动。现代部门为了吸引仅够维持生计的部门中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一般要比后者高30%。刘易斯认为,在他的劳动无限供给的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进行,不但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直到多余劳动力吸收完毕,其实际工资相应上涨时为止。在刘易斯的经济发展模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持续,通过两种在时空上并存的形式而最终实现的。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即社会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给性农业部门流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另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因为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先进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在城市。因此,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过程,从地域上讲,就是农村劳动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描述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早期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而且给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指示了一条清晰的正确道路。欠发达国家只有依照二元经济理论所指示的可供利用的条件,即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来抑制城市现代化产业部门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来限制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减少公开失业和隐蔽性失业,才能最快地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坦途。
3.费景汉等人对刘易斯模型的扩充
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等人,沿袭劳动无限供给的古典主义前提,对刘易斯的模型进行了修改和扩充。费景汉和拉尼斯把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当这部分劳动力向现代工业转移时,农业总产量维持不变。第二阶段,随着工业的扩张,逐步吸收边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平均产量的隐蔽失业人口,直到全部吸收完毕为止。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正值,他们转入工业部门会引起农业总产量下降,农业剩余不能满足他们转入工业后的需要,从而开始出现粮食短缺。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扩大资本积累,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费景汉和拉尼斯由此得出结论,如果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体系继续发展而不中止,那么农业必须和工业一起增长。
4、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在修正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提出了新的解释,其理论被称为托达罗模型。他认为,刘易斯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的,在这些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一过程。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恰恰在城市失业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倾向。对此,托达罗的解释是,尽管城市中失业现象已十分严重,但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可以作出是否向城市流动的合理决策。准备向城市移民的人们实际上考虑二个因素:一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水平,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小。这二者的乘积即城市的预期工资。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托达罗模型强调的是城乡预期收人的差异,而刘易斯模型侧重于从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后者未对预期进行分析。托达罗模型不仅修正了刘易斯模型只侧重于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分析,指出城乡人口的盲目流动会加重城市已有的失业现象。而且还提出诸如缩小城乡差别,重视农村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经济动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等一系列政策主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性分析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经济制度,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低靡,农民的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显得更为明显。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超过了3,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还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三比一,这个差距应该为五比一,甚至达到六比一。他分析,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三比一。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百分之四十。扣除百分之四十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百分之二十(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等。2001年中国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作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故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六比一。①正是在这一物质基础的巨大差异下,产生了巨大的推拉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最直接动力。
城市经济社会繁荣是引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原因之一。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是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地,工作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好,一个农民一年中即使只在城市工作部分时间,也比他在农村工作一年所获得的报酬多,而且能增长见识。这些因素吸引着农民到城市谋生。
农村经济落后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力量。中国农村中因人口多、耕地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留在农村不能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本人作了一个调查,笔者到江西省修水县**村进行调查,该村人均耕地不到1亩(假设为1亩),假使一个农户将自己的一亩责任田全部用来种稻谷,每年种两季,亩产平均500斤,共1000斤。每人每月自己消费25斤米,折36斤谷,年耗430斤谷,合43%,余470斤谷。如果全部卖掉,商品率也只有57%,以每百斤平均45元计,每亩收入为211.5元,而减去买种子、化肥、农药、农忙时请工及上交税费,不算自己的工钱,已所剩无几,甚至可能是负数。如果调整产业结构,改种蚕桑(当地农民对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较高),但如此的规模仍然不能挣到钱,人均1亩田和地,假使全种桑树,每亩年养种3张,每张种80斤茧,每斤茧平均5元计,每亩毛收入为1200元,减去每亩成本(蚕种、化肥、农药和其他)约200元,税费100元,余900元,不算自己购买生活消费品,只够一个高中生在公立学校一学期的学杂费。收入基数之低可见一斑。一位农民对我说,现在的农民有三怕:一怕红白喜事;二怕疾病;三怕小孩读书。正如上面分析的,在一个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这点资源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以现在的这个收入基数,即使国家将农民的负担削减为零,根本不可能有原始积累。故城乡收入差距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转移的主要原因则是推力所致。
第二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①《邱晓华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于五比一》载于《中国新闻网》2002年10月21日
本章笔者重点选取江西省修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该县属“三不沿”县,即不沿铁路、不沿大江大河、不沿高速公路,属老、边、穷地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较典型。笔者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了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表现的特征。试图通过研究一个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的特征,推而广之,发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一、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1、转移的规模大。通过查阅资料及调查了解,修水县2002年总人口757255人,乡村总人口608637人,乡村劳动力资源359572人,外出务工人口150000人,外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9.8%,占乡村总人数24.6%,占劳动力资源总数41.7%;其中该县东港乡共有2624户,10496人,劳动力资源总数5669人,外出务工人员2910人,平均每户有外出务工人员1.1人,外出务工人员占人口总数的27.7%,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51.3%。②在一些村落,还出现了许多家庭整体外迁的现象。
2、结构发生了变化。(1)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有所上升,由于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特别是南巡讲话后,农民大量外出,迄今已10年,故较高年龄层在外务工人员呈上升趋势。从表1可知,该县东港乡东港村外出务工人员中,30岁以上占49%,40岁以上尚在外打工人员也有50人,占外出打工人员的 8.3 %。该县征村乡长潭村村民罗**72岁尚在温州打工。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外出打工者中已有家室者占较大比例,无形增加了农民工转移的心理成本。这与某学者1983年时调查迁入北京人口中绝大部分在30岁以下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变化。(2)性别结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中,男女外出比例与男女实际比例相差不远,男女基本同比例外出,原来所说的农村仅剩下“3860”部队,现只剩下“60”部队了。如该县东港乡东港村男女外出比例为1.2,黄荆村男女比例为1.4,如考虑许多妇女20——30年龄段回家生育滞留家中因素外,男女外出比例应持平。在少数地方由于一些沿海企业认为女工更易管理,或者有些行业特点需要女工多,导致女工找事更容易,还出现女性外出务工人员多于男性的现象,部分男性成了留守族,改变以往留守族一般只是女性的现象。女性外出时间一般早于男性,在20岁以前外出人员中,女性普遍多于男性,说明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仍较严重,女性读完初中就已不错,初中未升入高中的学生中,女学生居多,许多家庭女孩子先外出打工,支持男孩子读书及贴补家用。故越往上一个年龄层 ,外出打工者中女性比例减少,男性比例增加(20——30岁之间女性减少更剧烈,系因女性处生育高峰期之故)。从下面数据可知,40岁以上年龄层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系因二元体制影响,农民工的城市户口无法解决,附着在户口上的利益无法享受,子女入学难,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城市住房昂贵等,无法在城市中滞留下来,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逐渐回家永远离开城市,这时,往往女的会先回来。
②《修水县统计年鉴》,2002年。
修水县东港乡东港村劳动力外出情况调查表 表1
年龄段 务工
人数(人) 比例(%) 男 女 广东 浙江 福建 江
西 其他 全村总人数 占总人
数比例
20岁内 65 11 28 37 16 44 4 0 1 ----
20-29 239 39.5 136 103 46 173 3 6 11 ----
30-39 251 41.5 135 116 64 169 3 3 12 ----
40以上 50 8.3 30 20 10 31 3 3 3 ----
合计 605 100 329 276 136 417 13 12 27 1946 31.1%
资料来源:修水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调查,调查人:涂开荣、涂清和 2003年6月
3、外出有很强的目的性。农民外出几乎没有盲目外出的,因为农民手头现金少,外出只能带很少的现金,没有确切消息,一般不会轻易外出。如笔者所在村民小组,共有10人外出,因同村一人在上海办企业,4人去了上海;同村一人在广东顺德当主管,4人去了顺德;而2人到县城由本乡人开的液化气站做送气工。该县东港乡岭下村共390人在外打工,其中浙江371人(其中温州369人,台州2人),广东18人,江西1人;东港村7组共有40人外出打工,其中浙江柳市33人,深圳6人,澄海1人。外出务工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据调查,目前农村外出务工基本上是亲带亲、邻帮邻,极少通过政府就业部门介绍的。近几年该县就业局每年向外输出300人左右,今年至10月份为止仅输出200人。研究界一直倡导政府引导的“有序”流动,但政府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故这一提法值得我们反思,而被理论界称为“盲流”的却大有市场,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应有其合理的地方。同时据了解,许多私营企业老板青睐内部劳动力市场,许多私营企业老板较少通过政府就业部门中介这种用人方式,多通过本企业工作的人员引荐员工,因为老板与在本企业工作时间较长人员信息是较为充分的,而在本企业工作人员与他们自己所要介绍的人的信息又是对称的。这样私企老板既可省下介绍费,降低成本,又可降低风险。同时,他们乐意使用老员工,如该县义宁镇良塘村一青年,在温州一印刷厂打工9年未挪窝。“企业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降低了劳动力的替换成本,获取了充分的有关劳动力质量的信息。”③
③陆铭,《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15页。
④陆铭,《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36页。
4、农民外出机会成本很低,但心理成本高昂。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含义比较丰富,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又包括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经济成本主要指搬家的费用、由于离家更远而引起的电话费和交通费等的增加。心理成本主要指离开原来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或者离开家庭更远所引起的心情的不愉快。④由于农民在家收入低,边际效率几乎为零,甚至为负值,所以农民外出的机会成本非常低。而因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目前农民工的转移并非彻底转移,属“候鸟”型迁移,心理成本尤高。笔者对所在县农民经济成本未进行测算,而重点研究了农民因外出打工带来的心理成本。经调查发现,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只能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很难在城市呆下来,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许多人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外出打工带来了很高的心理成本。笔者对该县渣津镇中学初一八班进行了调查(见表2),
全班共有78名同学,其中父母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同学有30人,占38.5%;有23对父母均同时外出打工,其中18对父母在同城打工,5对父母不在同城打工;有6个同学的家庭母亲出去打工,父亲在家留守,另有1名同学的状况正好相反。这样, 30个家庭中,有12对父母处于长期分居的状况。近年来,农村离婚率上升,这种分居状况必是重要原因。而最让农民工的心理成本提高的事情是,由于其子女在城市入学非常困难,往往自己在城市打工,子女在老家上学,经调查,以上30名同学中,7名由父母监护,13名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10名由其他亲戚监护或花钱请人监护或自我照顾。客居他乡外出打工,精神生活非常空虚,自己的孩子无疑就成了他们的耐用消费品,子女若在身边读书,辛苦的打工仔劳累一天回到家之后,将会是莫大的安慰,然而事实却往往相反。现在许多报端报道农民工外出犯罪率居高不下,笔者未作研究,但若属实,与农民工妻离子散的生活状况不无关系。笔者从本县汽车站了解到,暑期又是一个运输高峰期,除了大学生离校返校及外出旅游者外,重要的客源就是中小学生,许多农民工子女一放学就往父母打工所在地与父母团聚,开学时就匆匆返回,暑期成了父母子女雀桥相会的时间。经调查,表2中23位(18对+5对)父母均外出的学生,与父母见面次数最多的每年3次,最少的仅0.5次(2年一次)。笔者还从汽车站了解到,逢双日外出人员明显多于单日外出人员,笔者就此对个别旅客进行了调查了解,回答说,外出打工太多不定因数,为讨吉利,特意挑选成双的日子外出。双日在当地属吉日。
渣津镇中学初一八班父母外出情况调查表 表2
调查
人数 父或母在外打工学生数 父母在
同省
打工 父母不在同省打工 父留守母外出 母留守父外出 父母
监护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其他人监护或自我照顾
78人 30人 18对 5对 6对 1对 7人 13人 10人
⑤《修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修水县就业局制,2003年。
⑥《丢失诚信丢失了“20万民工”》,生民,2003年5月30日,载《新华网》
资料来源:修水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调查 2003年 调查人:涂开荣樊坚区
5、输入地经济发展状况及环境的影响。我县共15万外出打工者,分布在32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中浙江64388人,占43%;广东59831人,占40%;福建8%;江西3%;上海2%;其余4%。⑤这其中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农民工外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该县省内打工人员少,说明尽管离家近,但因本省经济欠发达,城市化低,只有舍近求远。而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到沿海城市打工居绝大多数,故追求经济利益是选择外出地点的主要动力。二是农民工选择外出地点,与输入地政策和务工环境有较大关系。如福建经济发达,是该县农民工外出择业最早的地方之一,但因部分地区经济环境不够理想,欠薪现象较严重,如今年出现了“20万民工躲泉州”现象。⑥该县亦如此,许多打工人员逐年减少赴闽而转往他处。而作为首都的北京尽管劳动力需求旺,但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学历要求初中毕业以上,加之有就业指标限制,该县前往北京打工人员极少,仅641人。
6、劳动者素质的现状及影响。该县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从该县1997年、2000年和2001年统计局抽取70户农户进行调查得知(见表3),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毕业达90%,高中以上毕业不及10%,在高中以上毕业的劳动力如此低比例情况之下,外出打工者的素质可见一斑,而另一方面一些沿海地区实现了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此大大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修水县农户文化素质情况抽样调查表 表3
年份 户数 人数 劳动力资源 不识字 比率(%) 小学 比率(%) 初中 比率(%) 高中 比率(%) 中专 比率(%) 大专 比率(%)
97 70 323 211 21 10 93 44 82 39 11 5 2 1 2 1
00 70 328 232 4 1.7 106 45.7 100 43.1 17 7.3 3 1.3 2 0.9
01 70 326 231 3 1.3 85 36.8 128 55.4 10 4.4 1 0.4 4 1.7
资料来源:《修水县统计年鉴》1997年、2000年、2001年,修水县统计局编印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应分析
1、打工收入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再单单依靠种植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向。近几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最突出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农业收入连续减少。之所以农民收入还能保持2%到5%的增长速度,主要依靠的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继续以笔者所在县为例,该县上奉镇湖山村有400多户,1840多人,2002年外出打工有500多人,平均每户1.25人外出,比2001年打工增加100多人,增长25%以上,且外出打工人员中2002年没有回流现象,说明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基本有事可做,外出打工人员除了在外的各种费用外,每个打工人员基本上有2000元左右寄回家中(不含自己过年随带的现金及本人在外地的消费)。从该县外出打工情况看,2002年一是外出打工人员有所增加,二是打工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打工收入现已成为该县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⑦。
2、打工经济支持了农村建设。2002年,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约5278亿元,其中,约有3274亿元返回了农村,接近于当年中央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全部财政投入。据输出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省的统计,每年农民工汇回家乡的钱,都在200亿元以上,相当于这些省份的年财政收入。⑧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1997年农民人均为家庭寄钱2000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邮寄汇款约有60%-70%来自农民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⑨以笔者所在县为例,近三年打工人员通过银行分别汇回资金约3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倍多,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建设。当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惜贷之时,各银行成为抽血器,而外面汇回的大量资金无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输血器。
⑦《修水县统计资料》,2003年第二期。
⑧《进城农民: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载于《新华网》2003年8月25日
⑨《胡鞍钢﹕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我们的兄弟》载于《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16日
⑩程国慧,马国英,李国欣《代表委员谈保护农民工权益:关爱这支生力军》载于《人民日报》2003年3月17日第八版)
劳务输出对农民来说,带回来的不仅是滚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带回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的文明。近年来,一批在城市务工经商的民工,开始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中国进城农民工中,有近14%的人计划回乡办企业,有25%的人有回乡当个体户的打算。”⑩农民工回乡创业,意义不在于投资本身,
他们带回了比投资更有价值的观念和技术,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移民扶贫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节约扶贫资金。近几年移民资金投入不少,但收效甚微。修水县是全国移民扶贫试点县,从该县扶贫办调查中可知,从库区或大山中每移出一人,需补贴3500 元,用于建房等,而房屋契税、交易税等均全免,为了移得出,留得住,还须实行有土安置,最终落实到每一个移民头上的花费不会低于5000元。而近年来县城人口增加2万余人,进城人员中绝大部分为打工人员,由于许多打工者通过外出打工完成了原始积累,不愿再回到老家居住,进行自费移民。不计其在县城购房等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如此也可节省移民经费1亿元。
3、转移带来了农村政治、观念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政权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动农村政治结构的变化。近年来,部分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开始进入了村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该县西港镇康家源村,通过海选将年仅24岁的打工返乡青年***选为村长。通过外出打工还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是了不起的人的现代化,”一位返乡农民说:“当农民工们在经济发达地区接受洗礼后,就会重新审视家乡的价值。”他说,在广东打工的几年里,他学会了与人交往,也知道了成本、效益、市场等新名词,并通过不断学习完成了从农民工到企业主的转变。市场经济,把他们锻炼成新一代农民。
第三章: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行体制影响下,其发展还不尽如人意,本章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一、政策体制性因素的影响
1、我国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沿革
我国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经历了从控制流动到逐渐公平流动的过程,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政策的放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放开经历了一个从内到外、由紧到松、由歧视到基本公平的趋势和过程。
(一)1979-1983年:控制流动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到改革开放初期并没有根本的改变。1980年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及其后下发的文件,一方面解开了对城镇职工流动的禁锢,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1981年中央在提出城市实行合同工、临时工、固定工相结合的多种就业形式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
(二)1984-1988年:允许流动
从1984年开始,国家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这一小小的城门开放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它表明实行了30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开始松动。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期。
(三)1989-1991年:控制所谓的“盲目”流动
这一时期政府对前一个时期实行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加强了对所谓“盲目”流动的管理。这一方面是由于前一个时期实行的允许与鼓励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形成了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的空间缩小。当时政策强调对计划外用工,要按照国家政策做好清退工作,重点清退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使他们尽早返回农村劳动。
(四)1992-2002年:强化证件管理阶段
自1992年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逐渐发生变化,从控制所谓“盲目”流动到鼓励、引导和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有序”流动,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就业制度,并对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1998年以后,由于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国家仍继续强调要根据城市及发达地区的需要,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但部分省市却出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及外来劳动力务工的规定和政策。
(五)2003年开始:趋于公平流动
2003年全国农村工作会提出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取消了歧视性极强的收容遣送制度。这是我国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的一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综观我国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的五个发展阶段,均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所有调整仍是在城乡户籍制度框架下的调整。然令人欣喜的是,进入2003年人口流动和就业政策终于有了较大突破,其标志是2003年全国农村工作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逐步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⑾但在没有彻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下,政策的落实之路将会非常艰难。
2、政策体制性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现有的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由于实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负面影响一:在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的歧视性制度。
⑾国办发[200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年1月5日
在城乡分治的体制下,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城市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划分责任范围的有效且合法的工具,输入地城市没有必要将农民问题作为自身的问题来对待,所以城市政府一方面可以享受向进城农民纳税的权利,一方面又可以不向进城农民承担义务,实行限制农村劳动力享受城市福利的现象;在为了发展本地经济不得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入本地劳务市场的同时,又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工具拒绝农村劳动力的本地化。
(1)就业制度的歧视
就业制度的歧视包括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
北京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歧视很有代表性。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北京一直实行严厉的限制外地人口进入的政策。从1995年以来,北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可以从事的行业和工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可以从事的行业限制在13个,工种限制在206个,且多为本地人所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毒等工种。同时,对属于限制使用外地人员的行业、工种,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改用本市人员。凡未经批准擅自招用的,劳动部门除责令清退使用的外地务工人员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最高额度的罚款。
(2)教育培训的歧视
⑿⒀⒁桂杰《从9月1日起 北京打工子弟可就近入学》载于《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0日
这主要表现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教育和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两个方面。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虽然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有学龄子女,但由于输入地教育制度规定上的一些歧视,其子女并不能就近上学。农民工子女因这种教育歧视制度而无法入学,产生新的文盲现象,已引起教育家、社会学者的极大关注,然在现有的制度中,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条件入学还是梦。2002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执行。暂行办法规定,流动人口凡随父母来京,年龄在6-15周岁,都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可以申请在北京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对其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流动人员子女,应责成其将子女送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对确无监护条件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可为其子女办理北京市借读手续。⑿暂行办法的出台虽给农民工子女入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城乡歧视仍非常明显。一是手续非常繁琐。须持有四个证件,“须出具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其父母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父母的身份证、北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⒀特别是北京采取限发就业证的办法,未持就业证打工的农民的子女入学就又是一个梦了。二是收费仍存在歧视。暂行规定提到,“学校可按有关规定收取借读费和杂费。”⒁笔者曾对所在县渣津镇中学生调查,之所以未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收费太贵,约占50%;其次才是听不懂语言;再次是自已不想去(他们也有恋土情结)。三是输出地有监护条件的,“应责成其将子女送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这其实也是一种歧视,送回原籍尽管也是办法,但离开父母的孩子,对其成长也会有较大影响,同时,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务工回家看到子女在家做着作业,也会是一种慰藉,对于精神生活缺乏的农民,孩子无疑是一种耐用消费品。规定显然没有从政策需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同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个是缺乏相应的培训部门,第二是机会不平等,第三是部门限制。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上的部门分割,对新成长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社会保障的歧视。现阶段,社会保障水平最高、范围最全面的是本地的城镇职工,其次是本地农村劳动力,最后才是外来的农村劳动力。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着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在一些地方,也有部分镇村依据城市保障标准及镇村财力情况,针对本地农村劳动力自办养老、医疗保险,外来农村劳动力则一般不享受任何保险待遇。虽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存在这种差别有其合理性,但保障差别的不平等,也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因素之一。
负面影响二:在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了一些寄生在农民身上的利益群体。
流动人口一方面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承受着一系列歧视,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另外在城市暂住过程中还要交名目繁多的暂住费、暂住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外地建筑企业管理费等不合理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一个小小的深圳市,一年仅为民工办个证,就可以从民工身上拿走了10亿元;武汉市一个小小的派出所,一年就可以从对民工的收费中,分到100万元”。⒂民工在贡献了税收利润之后还养着一大批管理者。 “2002年初,国家计委等几个部门联合发出通告,要求各地清除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为此,一年大概减少农民工不合理收费50亿元左右。”⒃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向农民工收取各种费用,但许多地方并未停止,因为城市政府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原来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所谓“有序”管理,养了一大批的管理人员,现在要求取消收费,这批人的人头费无处落实,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故这种收费往往难以停止。笔者从本县就业局了解到,《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出台以后,到该单位办外出劳务证的人与往年比并未减少多少,说明外面仍需持证就业。同时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这些行政性收费。如笔者所在县某县城小学,有学生2200人左右,其中70%系无户口人员,他们需交转学费、借读费各100元,数百万转学费和借读费为教师很好地解决了福利问题,自然不乐意放弃既得利益。这些大大增加了农民进城成本,也造成了心理不平衡,交了不应交的各种费后,仍享受不到市民待遇,易引发社会问题。如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负面影响三:在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基础上,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利益保护的乏力。
⒂《仅办证就拿走10个亿:再不能这样刮民工了》陈芸,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8日
⒃《陈锡文说,我国一年减少对农民工不合理收费50亿元》载《新华网》2003年3月10日
由于农民工被城市政府看作为外来者,未作为城市市民纳入管理,其利益自然难以引起重视,尽管在城市中,农民工利益屡屡被侵害,但却不能被杜绝,农民工无法得到保护。一方面,由于未将外来工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对以保护外来工为主的劳动监察机构的设置,许多城市便显得重视不够,出现劳动监察机构职数不足的状况,一个地方数千家企业,而劳动监察人员不上10人,无法顾及农民工的利益。在政府与企业主博弈,企业主与农民工博弈时,往往是企业主胜算更多。
企业主欠薪 企业主不欠薪
f-c, -(a+f) -c, -a
o, +a o, -a
劳动部门检查
劳动部门不检查
注:应付给农民工工资为a,劳动部门罚款为f,劳动监察成本为c。
从博弈模型中可知,企业主欠薪成本较低,如果劳动部门检查,其成本为应付给农民工的工资a,最多为a+f;如果不检查,最好的结果可赚a。而劳动部门由于检查成本较高,受经济环境因素影响,罚款一般较难罚,只是要求企业主兑现工资而已,故劳动部门收益较少,监察积极性不高。何况劳动监察大队普遍人手又少,加之顾忌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主于是形成预期,知道劳动部门检查概率低,欠薪风险小,故欠薪因此屡禁难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副司长汪志洪认为,劳动监察力度不够,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外来工与本地老板自然不会在同一个层次上,出现劳资纠纷时,天平自然会偏向本地老板。同时即使是外地老板与农民工出现劳资纠纷,也会考虑到招商引资环境,两者相权取其轻,往往会牺牲农民工的利益,以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换取所谓的经济环境。即使农民工诉诸法律,但因一个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需经无数道程序,农民工自然耗不起时间等待。何况最终能否执行还是未知数,所以出现欠薪等劳资纠纷时,农民工往往只得放弃。
二、传统思维对转移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以出生地决定身份,又以身份决定活动空间,所以在一些人意识中便产生了农村人进入城里就业或生活有悖常规,在这些计划经济思想影响下,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论点,现选取三种典型论点进行评述。
1、“离土不离乡”论
(1)产生的背景:这种论点产生于八十代中期,当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于是一些学者惊呼,找到了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了,那就是“离土不离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过发展小城镇,既可解决农民非农化的问题,又能有效地防止“城市病”,特别是进入小城镇的农民“没有象进城民工因受排挤而出现的种种顾虑,所需付出的个人转移成本和心理成本要低得多,这必然促使积极发展小城镇成为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农村城市化模式”⒄
⒄《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夏永祥等249页。
(2)错误之处及其影响:这种观点是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的扭曲反映,通过安排农民进入小城镇,而达到阻止农民进入大城市的目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让农民迁入小城镇,就必须让农民有就业岗位。以一个劳动力抚养2人计算,一个10万人的城镇必须有3.3万个就业岗位,而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共建共享程度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下降,无法发挥集聚效益,造成工业难有作为,而没有工业的支撑,没有市场的支持,政府无法提供如此多的就业岗位。如笔者所在县渣津镇,属全国小城镇试点镇,共有8708户,42842人,劳动力年龄内人口数23622 人,其中外出务工10608 人,平均每户有1.2人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人数占全镇总人数24.8%,占劳动力资源总数 44.9%,且以集镇所在村渣津村(共27个村)外出打工人员最多,共1227人,占外出总数的11.7 %。过年时,小城镇会显得很繁华,但平时却很萧条,仿佛被抽空一样。所以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小城市都不可以承担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任。故这种观点是有害的,“撒胡椒面”似地小城市或小城镇投资效益较为低下,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违背了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是一种逆城市化之路。笔者认为城市化绝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应是多种模式,既可以是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也可以是中等城市模式,甚至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适当搞一些小城镇模式作为过渡。哪一种模式适合该地区的情况,就应采用哪一种模式。适宜哪种模式,应由农民与城市之间进行自由选择。
2、“盲流”论。
(1)产生背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了一个高潮,其代表就是百万民工下广东。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所以为了减缓春运压力和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于是提出了阻止民工“盲目”流动,实行有计划的“有序”流动。这种观点的市场非常大,仍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如2003年广东出台的“六不准”就很有代表性。所谓“六不准”,即在春节后一个月内,省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一律不准招收外省民工;回乡过节的民工返回工作岗位时,一律不准带新民工入粤就业;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机构一律不准开展介绍外省民工中介活动,不准举办劳务和人才交流集市;外省驻粤劳务办事机构一律不准向广东组织劳务输出;任何组织和个人,特别是新闻单位一律不准张贴、刊登和发布招(聘)用外省劳动力的广告或信息。⒅
⒅《人民日报》2003年2月13日
⒆赵树凯《民工评点“民工潮”——关于818名外出就业农民的问卷调查》
(2)错误之处及其影响:这种观点同样深深烙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不是农民工进城的过错,而是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结果,相反农民工进城带来了旺盛的购买力和巨大的商机,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强调,中国的希望,是要靠大搬迁的压力大显神威。故禁止这种流动,犹如商家责怪买家的订单太大了一样的荒诞。这种观点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一种资本,同样具有趋利性,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市场配置才是最有效率的。赵树凯和李培林就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赵树凯在北京两个火车站调查了八百位民工, “第一次外出怎样找工作?”,其中628位被调查者的工作是由老乡或亲友介绍的,占调查总数的76.8%;144人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占17.6%;38人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或参加人才交流会找到的,占4.6%;7人是通过看招聘广告 找到了工作,占总数的0.9%;也有1人因为没找到工作而 返回家乡。这一结果再次证明绝大多数打工者外出时都有 一定的目标,并不是“盲流”。说明正式渠道的运作范 围及影响力仍然有限,起码在农民看来,媒体和有关政府部门十年来致力推动的有组织外出、“有序化流动”并无 显著进展。农民流动的基本方式依然是依托地缘亲缘基础上的社会网络来启动和展开。⒆ 笔者也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不发达,信息不畅的情况下,农民自发采取亲帮亲,邻帮邻的办法流动,这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流动方式。“浙江村(北京)人都把亲友关系看得很重,他们从家乡远走世界各地,一直就是依靠这个关系网络流动、做生意。亲友网络是他们能够发展壮大的很重要原因。”“技术不够,关系来凑”⒇,也有力地说明这种非政府引导的流动方式的有效性。故阻止民工“盲目”流动,宣传政府引导的政府“有序”流动,是错误的,会导致农民工流动成本的增加,也因此会让一些人不能顺利转出。
3、“抢饭碗”论。
(1)产生的背景:该观点产生于九十年代末,98年以后,随着国企改制的深入,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省市出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及外来劳动力务工的规定和政策,防止农民工进城抢饭碗。如一些地方就出台了“腾笼换鸟”政策。所谓“腾笼换鸟”是指把正在岗位上的外来劳动力清退,换上本地的下岗、失业人员。这一政策始见于1998年北京市劳动局发布的第2号通告,该通告要求“属于限制使用外地人员的行业、工种,用人单位必须改用本市人员”,“凡未经批准擅自招用的,…市、区、县劳动部门除责令清退使用的外地务工人员外,并按《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最高额度的罚款。” (21)
这种观点仍较有市场,现在给城市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的做法就是表现之一。“在农民工进城是否挤占了城里人的就业岗位这个问题背后,深深烙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22)故这种作法极其有害。
(2)错误之处及其影响。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把就业岗位作为一个恒量,而事实上随着需求的增加,就业岗位也会增加。农民进城,他们不但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有时一人进来了,全家都来了,而妻子小孩一般不占用就业岗位,主要是消费,作为消费者会买吃的,买穿的等等,从而增加城里的工作岗位。而且他们把所赚的钱汇回家去,正象前面分析的,在他们的家乡发生购买,买的最终都是城里工厂生产的产品,有效地拉动了消费,间接增加了城里的工作岗位。所以农民进城打工,其结果是活跃了经济,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也增加了就业。下岗人员增多,找工作困难,并不是农民进城造成的,而是与总需求不足有关。同样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和农民不进城比较,进城能够缓解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进城农民与下岗失业人员往往存在互补性,而不是互替的,来自农村的大多是低技能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作,收入也较低,城市居民一般都不愿从事这些工作。即使两者之间不存在互补关系,而是互替的,劳动力质量上没有任何差异,输入地政府采取清退政策,即使如此,也不会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也不一定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倾向(因为前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推力所致)。
(20) 欧阳觅剑 王列军《社区的构成》
(21)宋洪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的政策问题分析》2001年11月30日
(22)杨宜勇等著《失业冲击波》,第320页
我们不妨借助一张图来分析城市清退农民工的影响,图1中,ac是劳动力的需求曲线,bd是本市劳动力的供给曲线,而bd右边更平坦的曲线是包含农民工在内的劳动力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之所以更平坦,是因为农民工大量进城,劳动力供给增加对工资的上涨所作出的反映比本地劳动力更敏感。如果工资上涨一单位,将至少引起一单位的外来劳动力供给增加。在未对农民工进城进行限制之前,市场的均衡点出现在c点,均衡工资为w2,就业量为l2,其中l3是本市劳动力,l2—l3是农民工。对农民工实行清退后,供给曲线左移,新的均衡点出现在b点,此时,均衡工资为w1,就业量为l1。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清退政策造成两个后果:首先是工资从w2上升到w1,其次是由于工资上升,l2—l1的岗位消失了。换句话说,清退农民工并不能1:1地增加本市劳动力的就业。根据托达罗的解释,农民进城是由于城市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与就业概率的乘积)所致,而由于农民工被清退,导致工资上升到w1,工资提高了,抵销了就业概率的下降,所以期望工资水平不一定下降,甚至会出现上升的局面。农民更会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的政策目的将无法达到。
三、劳动者素质的影响
(23)199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城乡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农村为492人,城镇为8899人,后者为前者的18倍;拥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农村为5316人,城镇为21265人,后者为前者的4倍。(23) “全国5亿多农业劳动者中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9.56%,34.49%,44.49%,9.15%,1.46%,0.37%”。由于笔者所在县为国贫县,表3数据反映的情况比全国数字更为严峻,初中生及其以下占到90%。这样,外来民工在找工作中就要面对一场素质竞争。武汉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目前市场对搬运工、勤杂工等力气活的需求都在锐减,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所占比例已近30%,大大突破前两年的15%。目前企业大都对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文凭这个大多数民工们曾经陌生的字眼正在走进他们的生活,靠力气吃饭的日子正越过越难。据笔者调查,许多窝居在家的劳动力,大多有外出的欲望,但由于一方面没有准确的信息不敢轻易外出,另一方面感到自己到外面除了体力活外无事可做,只好呆在家里。“在农民变市民这一过程中,目前存在有形和无形的两种障碍。有形的障碍是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分隔的户籍、就业用工、社会保障等人为设置的门槛,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对此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相应的改革举措,这种有形的障碍正在松动、消解和破除。而无形的障碍,即市场对劳动力选择的门槛--城市非农部门对农民工就业的素质要求正在逐步升高。” (24)随着我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农民工素质问题将上升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
第四章: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认识偏见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社会体制,市民享有一种特权思想,城市中心主义渗透到了市民的潜意识中,许多市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对他们存在心理拒斥和认识偏见,体现在我们的舆论宣传、政策制订和一些市民日常的态度等各个方面,由此拉大了市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心理距离。如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阳区一公厕出现了“民工如厕罚款50元”字样。(25) 2002年11月29日青岛一市民向《半岛都市报》写信,要求在公共汽车上开辟民工专区,以免脏兮兮的民工玷污了城市人,影响了城市市容。(26)如此无疑会形成市民与农民的心理隔阂,滋生出社会仇恨。故城市要充分认识农民工进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宽广的胸襟真正接纳新市民,使农民工在城市产生归属感。
1、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对农民工的认同感
(24) 何景熙《农村公共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5)《民工上厕所罚款50元?北京一公厕标语让人心寒》潘澄清,载《就华时报》
(26)《青岛一市民提出建议:在公共车上设民工专区》载《中青在线》2002年3月6日
(27) 参见《第二故乡当主人—“义乌大陈镇昨正式产生首批外来人员人大代表”》,载《金华日报》2001年12月8日。
良好的管理秩序只能由有关各方的良好协作产生。一个民工众多的城市,如果希望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也必须是在与外来人口的良好协作中实现。这种协作的基础是,充分考虑并尊重外来人口的利益要求,激发他们的秩序要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支持他们的自主治理。一个城市外来民工犯罪率较其他城市高得多,也许并不能说明该城市的外来民工比其他城市的外来民工更坏,更乐于犯罪,而可能说明该城市对外来民工的歧视要比其他城市严重得多,说明该城市政府对外来民工权益的保护要比其他城市乏力得多。保障外来民工的正当权益不仅有利于外来民工本身,而且还会使全体城市居民受益。所以城里人要改变“一等公民”的身份优势意识,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靠拢他们。政府应通过宣传实施城市化战略意义、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及宣传农民工的典型等方式,来巩固进城农民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媒体和舆论应引导大众正确看待农民工,转变市民的偏见和歧视观念,改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和互动,达到相互认同,在城市中形成接纳新市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进城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正象2002年当选为义乌市大陈镇人大代表的贵州籍打工妹马丽珍当选人大代表后所说:义乌人要从思想上真正接纳外来人,避免外地人与义乌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生一些隔阂。(27)
2、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归属感
政府充分认识到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离开或排斥农民,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实现不了的,从而破除认为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由农村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提供的旧观念,建立凡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居民都应统一享受公共部门服务的机制,为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和舆论环境。在管理上,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面向城镇迁入人口的各类社会服务。要高度重视为迁入人口提供创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条件。中心城市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求职和用人等方面的就业服务,对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普遍服务。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生活的享受者,从而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提高农民工政治待遇,给农民工以制度关怀。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改革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
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受传统思维和利益因素等影响,改革过程中会有较大阻挠。所以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宜分步进行,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首先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切实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各行业各工种尤其是特别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逐步实行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脱钩,凭暂住证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最终达到取消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的目的。
2、赋予农民工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给农民工以制度关怀。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角,当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主角时,仅仅将其作为弱势群体加以保护、给予关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与时俱进,适应这一新形势、跟上这一新变化。在这一点上,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已工作生活多年,但仍然是城市生活的“边缘人”。城市对于农民工来说,仍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如前所述,这些农民工不仅在就业等方面与城市正式职工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在住房、医疗、孩子入托上学等方面,都会遇到比城市职工更多的困难。农民工既没有自己可以加入的组织,同时在各级城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几乎没有农民工群体的代表,没有与地方政府沟通的途径和代表农民工监督政府的手段。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不能在输出地政府参政议政,而进入输入地政府,由于户籍限制,更没有参与政治的资格,外来人口的选举权利经常因“两头不管”而落空,成为被民主政治遗忘的一个群体,造成近亿农民游离在政治之外。“流动人口作为流入地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表达和代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8)赋予农民工民主权利方面,义乌市有了较大的突破,“2001年12月来自江西、贵州的7名外来务工人员,正式当选为该镇第三届人大代表”(29)尽管如此,义乌的突破也只是在基层的突破,且只有区区的7人,“义乌市大陈镇有人口6.5万,其中本地人口3.5万,暂住人口3万,全镇86名人大代表中,79名为当地代表,7名为外来人口代表”。(30)这样大陈镇本地人与外地人分别占全镇人口的54%和46%;而本地人大代表与外地人大代表分别占全镇人大代表的92%和8%。比例非常不协调。这样农民工仍是面临没人为他们说话的问题。靠城市政府难达到目的,因为城市市长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的工作压力,他们可以以户口为标准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区别管理,只考虑城市下岗职工增加等问题,故“无暇”考虑农民工的利益。所以城市政策不可能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制订。城市单方面为他们进行的制度安排,这种嗟来之食,农民工又不一定愿意接受。所以赋予农民工民主权利,是当前紧迫的问题,只有农民工参与了政治,有了参与政策制订的权益,政策才会更有人性,更有利于农民融入这个城市。所以,应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3、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
给农民工以平等待遇,重要的是要给农民工以法律保护。首先要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1993年《劳动法》颁布后,对依法调整劳动关系,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险、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许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比如《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没有规定不签订合同如何处罚,如今用人单位不签合同或者签订不平等合同已成为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首要问题。加快制订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劳动合同法》、《工会保障法》和《工资法》等项法律己成为当务之急。其次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法》。由于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行的,当时的流动人口还很少,流动人口子女的异地入学问题也并不太突出,《义务教育法》对此没有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加快城市化步伐,畅通农民工转移渠道
1、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28)(29)(30)《关于义乌外来工当选镇人大代表改革探索的调查报告》邹树彬,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9期
目前,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城市化率非常低,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也很大。1999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0.9%,比197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横向比不仅低于同期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期44%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37%的平均水平,与我国经济增长不相匹配。这些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潜力大,劳动力转移空间非常可观。
2、以大中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大中城市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也是最有效率的生态居住形式。目前,我国近亿农民外出打工,也主要在大中城市。我们要坚持效率的原则,大力发展大中城市。遵循经济规律,不断调整优化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别应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转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中城市就业市场的扩容和开放,并在城市化中更多地担负起脱贫、安置、管理、教育、改造和服务大多数农民的历史性使命。
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
正象前面分析的,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城市进一步认识到农民工的重要性,城市人张开双臂迎接农民工之时,真正影响农民工转移的因素将是农民的素质问题。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农村目前低素质的状况将无法与城里人同台竞争,所以当务之急将是抓好农民的素质提高问题。
1、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
鉴于目前很多地区县、乡两级都是负债型财政,无力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到位,建议将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中义务教育经费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1)修改为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统收统支,即由国家包下来的办法。这样,也可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难的问题,杜绝城市以教育经费不足为借口而不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情况。同时对农村适龄儿童实行不折不扣的9年制免费教育,所谓免费教育不仅是免除学生的学费而是一切杂费。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农村贫困地区还应包括免除书本费。与此同时,必须优化教育队伍结构,采取类似公务员招聘办法,实行全国公开统一的考试招聘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强化学校民主管理,接受村民监督;引入校长公选、教师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
2、重视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问题。
农民工子女既然随父母进了城,很难再回到农村,他们将会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产业工人的素质,影响城市的竞争力,所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事关城市的未来。但现在许多城市只考虑眼前利益,常以教育资源不足为借口,拒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一方面城市政府以现行户籍制度为借口,未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管理范围,所以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学校,城市学校不能获得财政追加拨款,影响城市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因素诱使,城市学校往往通过拒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达到多收费的目的。
(31)《义务教育法》第八条,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的条款
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转移问题,首先要从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起,因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降低农民工转移的心理成本,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迫切问题。
3、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城市需要的产业工人不仅仅是要求一定的学历,更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所以更新农村教育观念,加强对准农民工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一是要抓好大部分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上应重新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就接受到职业技能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布局上进行结构调整,根据现实需要,适当减少普通中学数量,增加农村职业中学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提高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同时改革农村职业中学的办学模式,面向市场办学,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并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主战场。
二是抓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等八部委出台的《2003—201o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划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把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素质”。(32)流出地政府在组织劳务输出时,要搞好农民工外出前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现有的教育资源,委托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湖南攸县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县领导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很早就面向打工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仅汽车驾驶员就有近4万人,现在,深圳街上跑的出租车60%是该县人开的,“攸县的士”已经成为品牌。(33)这说明只要对农民工加强培训和就业指导,他们不仅可以顺利地转移进城,而且进城后还能大有作为。
运用二元经济的理论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我们可以认定,对于中国这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不仅具有经济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将是中国新世纪所要面临的长期任务。在农业劳动力边际效益为零甚至负数的情况下,仍然想把亿万剩余劳动力截留在农村,并通过各种行政的手段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有违规之嫌,也是极不可取的。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的城市化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占人口80%的农民生产力及素质的提高,中国就不可能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有利于中国实现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
(3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79号,2003年9月18日
(33)《农民工用职业技能武装自已》载《农民日报》2003年8月6日
参考文献:
1、郭熙保主编:《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111~125。
2、(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斯诺德格拉斯:《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p209~236。
3、魏津生、盛朗、陶鹰主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p1~31。
4、陆铭著:《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168。
5、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科学》(京),2001年第6期,p46~50。
6、钟水映著:《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跨世纪的社会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p165~169。
7、李京文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全景》,团结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39~79。
8、何清涟著:《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p245~281。
9、《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0、《修水统计资料》1990、1992、199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修水县统计局制。
11、莫荣、贾红梅、李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京),2002年第1期,p41~44。
12、侯书森编:《wto给中国百姓带来什么?》,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p190~287。
13、陈杨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及滞留经济代价研究》,《人口与经济》(京),2001年第2期,p52~58。
14、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p161~168。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8日。
16、龚莉著:《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p278~281。
17、李文星、范逢春著:《中国经济新焦点评析》,西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p184~217。
18、夏永祥、赵文娟、陈雄伟等著:《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p245~265。
19、郭庆松著:《当前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p113~128。
20、夏积智、党晓捷主编:《中国的就业与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p147~168。
后 记
由于水平有限,且深居基层,找资料实不易,自觉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一篇论文!然确已付出了我较大心血!
我接触农民较多,缘于我的经历和我所处的位置。我曾是一个打工仔,且身处基层,我因此比较了解农民工,并与一些农民工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能够切身感受到他们客居他乡寄人篱下的感受,及别妻离子之苦楚。我还深切感受到,某一项政策的出台,也许会让城市的管理更加有序,却可能会令山旮旯里的农民彻夜难眠!故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者如云之背景下,我仍然要写此题目。我写此文的目的,一是想作为农民工的代言人,呼吁制度多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力;二是希望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政策的制订与出台,多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最好能赋予他们参与政策制订的权利!也许,我并不能达到我的目的,但希望其它研究者能多为农民工呼吁!我之论文,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惟此足矣!
成文于二oo三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