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江西蚕桑工程首期基地县,大规模发展蚕桑生产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由于受茧丝绸市场波动的影响,曾经历过几次大的起伏,桑园面积一度从近10万亩降到2万多亩。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把蚕桑产业列为“353”战略中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的首位项目。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桑园面积已增加到6万余亩,年产茧5万余担,是目前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现初步建成了栽桑、制种、催青、养蚕、收烘、缫丝的产业化体系,蚕桑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一大支柱,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财政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绩取得来之不易,凝聚了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全县广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我县蚕桑产业仍存在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产量低、效益低、产业链条短、龙头牵引力不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我县的亩桑养种只有江浙蚕区的1/3,亩桑产茧也不到50公斤。这种低效益同目前蚕桑产业的大好发展机遇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我县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蚕丝是蛋白质纤维,素有“纤维皇后”之称,具有舒适、保健、保暖透气等优点,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现在的蚕丝业是最具活力和处于最辉煌时期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国家实行“东桑西移”战略,江浙等老蚕区因工业化进程加快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加重等原因逐渐退出蚕桑产业。我们必须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凭借我县的规模优势以及多轮市场冲击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推广和培训方法,发挥龙头企业和蚕农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更有利的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组成了新的蚕桑产业化领导小组,抽调内行领导专管蚕桑,并且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县蚕桑产业的决定》,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我县的蚕桑产业一定会做大做强做优。
改革收烘管理体制
蚕茧是蚕农生产的终端产品,通过蚕茧交售,农民获得现金收入,企业获得生产原料,蚕茧收烘是连接企业和蚕农的重要载体。蚕茧收烘管理体制是否适应修水的实际,已成为蚕桑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我县的收烘体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实行的是由丝厂委托供销社进行“三代"收购鲜茧,干茧全部调给丝厂,丝厂付给供销社收烘费用;九十年代中期县里成立收烘公司,由收烘公司统一进行收烘;九十年代末至今由几家丝绸企业按照“划片收购,物价部门定价”的原则进行收烘。上述这几种收烘体制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适应了修水蚕桑产业的发展,企业既要安排力量收烘,又要进行缫丝加工,加之收烘主体过多,造成盲目竞争。市场行情好时,互相之间抬价收购,市场不景气时,联合起来压级压价。按照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精神:“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发展茧丝绸市场,建立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蚕茧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茧丝资源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蚕茧质量和价格监督,维护农民和经营者的利益;推行和完善以公司(工厂)加农户为基础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推动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加快茧丝绸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丝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水平,扩大生产企业的出口经营权,增加出口创汇。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茧丝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文件精神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借鉴其它蚕区成功经验,我县要成立由政府控股、乡、村两级和蚕农均可入股的蚕茧收烘公司,作为联系企业和蚕农的利益共同体。具体作法是:政府以收烘茧站折价投入,成立股份制蚕茧收烘公司,乡镇技术人员全部转为茧站人员,采取“公司+农户”、“合同蚕业”的运作模式,公司实行“价高随行就市,价低保护收购”的经营原则,蚕农与公司签订5—10年的蚕茧购销合同。实行蚕农自愿入股,按一亩桑园或饲养一张蚕种为一股。入股蚕农享有蚕茧遇市场不景气时的保护价,对干壳量在9.2克以上,且是方格蔟营茧的蚕茧实行保护价收购。蚕茧经营有利润时,蚕农可参加第二次分配,通过价格手段激发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提高我县蚕桑产业的整体效益。
在蚕桑重点乡镇或一次养种在1000张以上的重点基地村,可以成立蚕农合作社,把干茧定位为农产品,现有的茧站连成收烘设备作为国有资产由收烘公司租赁给合作社使用,合作社收烘的蚕茧可同收烘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也可以自主销售。蚕农合作社应进行工商注册,取得合法的经营资格,并制定完备的章程,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其管理人员由董事会提名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产生。
不管是收烘公司还是蚕农合作社,都应建立风险金制度,达到以丰补歉,平衡茧价的作用。风险金由县政府、收烘公司和合同蚕农三方筹措,县政府第一年应安排300万元启动资金,以后每年再划拨50万元资金列入风险基金,县收烘公司每年从利润中提取10%资金作为风险基金,合同蚕农每50公斤蚕茧提取5—10元作为风险基金,风险基金建立专用帐户,由收烘公司保管,使用时必须经县蚕桑分管领导审批,做到专款专用。
健全完善蚕桑科技推广队伍
目前我县有县乡技术人员113名,初步建成了县、乡两级技术推广网络,但技术普及还难以到位,主要原因是村、组技术力量薄弱,缺少来自蚕农、生活在蚕农中的技术员。应建立以村、组技术员为主,县、乡技术员为辅的技术推广体系。县蚕桑局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乡镇技术员的培训等工作,每5000亩桑园面积可定编1人。
乡镇蚕桑站视其蚕桑生产规模设1—3人,主要负责村、组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蚕种款汇总上交,领运蚕种等。同时乡镇蚕桑技术员又是收烘茧站工作人员,其工资报酬由县财政负责基本工资,其余奖金福利在蚕茧经营利润中解决。按照桑园面积和养种量,每村配备1—3名蚕技人员,面积较大的村民小组也可以配备误工技术员,并以小蚕共育户为主,成立中心示范专业户,中心示范户承担其所服务范围内蚕种订购、种款收取、小蚕共育、蚕药、蚕具销售,从中赚取手续费作为其报酬。对中心示范户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对工作不负责任或难以胜任的,取消其中心示范户资格。这样就有了一支稳定的金字塔型的技术服务队伍,有一大批不脱产的技术干部,蚕桑技术普及推广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村组技术员的报酬在蚕种经营手续费和蚕改费中解决,县里安排一笔资金,对村组技术员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通过壮大村组技术队伍,规范县、乡(镇)技术人员行为,真正建成一支高效务实的蚕桑科技推广队伍,在建设“三高”蚕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变蚕业科技推广方法,对蚕农户实行资格认定
我县技术推广方法十几年未采取办培训班方法,技术指导沿用行政方法,技术人员一个村一个组跑一遍,既发现不了问题,也很难解决什么问题,蚕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没有人及时给予指导。每年虽然也安排技术员和乡、村干部包村蹲点,但大多流于形式,真正取得成效的很少。蚕桑技术人员不同于行政干部,有其工作的特殊性,蚕桑技术人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技术推销员的作用;调查研究的作用;行政普及、政策解释和宣传的作用;经营管理和组织领导的作用;技术咨询与领导助手的作用。蚕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方法有:深入蚕农户中调查访问;抓群众中的领袖人物;短期培训和参观;建基地,办示范点,开展试验示范,树立推广样板。其中深入蚕农户中调查访问和建基地,办示范点最为重要。
技术推广人员通过上蚕农户家中调查访问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每个蚕农户的兴趣、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能具体地告诉农民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采取哪些行动措施,并且帮助蚕农成为更有能力采取哪些行动措施的人;可以发现和宣传个别蚕农依靠科技养蚕成功的典型事迹,分析其原因,并加以总结推广,效果很好,这种上户调查访问的形式还便于双方沟通思想,交流看法,培养和建立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推广的本质。而建基地、办示范点可以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应用先进技术在当地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巨大经济效益。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除上述推广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片、宣传画、图片展览、小册子、固定或非固定性专家咨询指导,举办科技市场送科技下乡,设立科学实验基地,与企业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发行科技推广报纸等方式,宣传推广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近年来各地采用电话咨询的方法推广普及科技知识,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应创造条件推广使用。每名技术员都应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蚕农,以便他们有问题时能及时请教。
乡镇和村组技术人员可以成立桑园防病灭虫和蚕室、具消毒专业队,实行有偿服务,做到以村为单位统一打药,统一消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过去只要栽了几株桑的农户就称为蚕农户,这种统计方法混淆了栽桑户和养蚕户的概念,没有养蚕的农户,不管栽了多少桑都不能称为蚕农户,就不能享受蚕桑生产中的任何优惠政策。为便于对蚕农户实行科技培训和指导,应实行蚕农户技术水平认定、定级并挂牌,根据技术水平可分成一、二、三级。普及了蚕桑技术的农户可挂蚕农户(一),基本普及蚕桑技术的农户可挂蚕农户(二),不懂蚕桑技术的农户挂蚕农户 (三),今后技术员上户指导时,只要看到门前牌子就知道这户人家的养蚕技术如何,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举办培训班时可实行分类办班,对一级蚕农户可传授新技术,对二、三级蚕农户重点在于普及蚕桑技术基础知识,对蚕农技术认定实行动态管理,二级和三级蚕农通过学习提高后可成为一级蚕农户。
蚕桑是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产业,涉及环节多,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但只要从蚕业体制改革着手,建立一套适应修水实际的高效的蚕业管理体制,有一支素质高、能干事的技术队伍,又能抓住蚕桑产业的大好发展机遇,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走科技兴蚕之路,就一定能把蚕桑产业做成修水第一产业,就一定能把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建设成全省最强的蚕桑基地县。
卢鹏,男,1967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蚕桑局工作,现为蚕桑局技术干部、农艺师,是九江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县十二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