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鄂赣边境,巍巍幕阜山腹地,有个海拔800多米的小山村,一百多户村民散居在12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间,这里就是白岭镇蕉洞村。
恶劣的自然环境,偏僻的地理位置,使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然而,这里却拥有一所校舍美观、设施齐全,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农村一流校园。村民们说:“学校是深山里的‘金摇篮’。”编织“金摇篮”的,正是热心办学的蕉洞人。
原来的校舍破旧低矮,改善办学条件是村民们多年的企盼。村支书卢延瑞和村干部一道冒酷暑,顶风雪,多次跑深圳,走广州,终于在2004年,筹资20万元,建起了一栋两层校舍。建校期间,村民们献工献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村委会搁下其它的基本建设,挤出6万元解决了校舍建设资金缺口。
蕉洞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以前来的教师呆不了多久就会走,如今学校建好了,可怎么样才能使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呢?村委会想出了高招。首先,对在校食宿的教师一律实行山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一百元。设立教师教学成果奖,凡在县、镇被评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称号的;在县、镇统考中,所教学科学生成绩排位居前的,在市级以上报刊或报纸发表教学论文的,按级别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在生活上关心。村委会出资请来炊事员,让教师中午在校免费吃午餐。教师在校住宿,村委会又送来床铺、生活用品。2008年冬,气温降至零下,村干部及时给学校送去木炭。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村支书卢延瑞不顾山路坎坷,冰封路滑,给在校住宿的胡国彩老师送去棉被。2009年,教师胡勇的母亲去世,村干部连续几天几夜帮忙料理,直至办完丧事才回家。村委会的关心,像春风吹暖教师的心田,教师们从原来的留不住变为现在的不想走。
山村小学经费紧张,村委会规定村干部出差开会,每餐伙食补贴不超过5元,但每年却拨给学校5000元作办公经费。为改善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村干部多次实地勘察,为学校引来了山泉水;为学校免费安装座机电话,话费由村委会全额报销。每年都要给学校增添一些音、体、美器材。2008年,花5500元购置了钢化玻璃篮球架。
村委会还设立了学生奖学金,凡升入大中专或在全县全镇统考中成绩优秀者,一律给予奖励。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卢延瑞多次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制课和感恩课。一次在全校大会上,他说:“关心教育,是对后代负责,对村民负责。”朴素的话语诠释了蕉洞人编织深山“金摇篮”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