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下,修水与周边县进步力量团结一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及抗日宣传工作。当时国民革命军驻修水部队曾创办了三家进步报纸。
其一是1939年4月12日在修水县新湾乡由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政治部主办的《复报》,该报为石印四开三日刊,当年底停办。编辑张生力、陈明均,均为中共地下党员。
其二是1939年12月在修水县南姑桥乡由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总部主办的《扫荡简报》,该报为石印八开三日刊,1945年停办。主编廖伯坦,为中共地下党员。
其三是1940年9月9日在修水县漫江乡由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主办,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协办的《开平日报》,对开铅印。首任社长欧阳敏纳、编辑叶紫均为进步人士。1941年秋,报社随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迁往湖南祁阳县。
这些报纸的宗旨都是“坚持抗日”“坚持民主”“坚持团结”,及时传播当时国内外及湘鄂赣边区抗战声音,报道抗战新闻。
这三家报纸规模最大、发行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开平日报》。开平日报社社址设在修水县漫江乡牌坊村下街。报社下设编辑部与经理部。编辑部主要工作人员有李渔叔,湖南湘潭市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今可,江西泰和县人;何拾零,湖南平江县人。报社共有记者、印刷工人、发行人员共50余人。
编辑部有2部功率为5瓦特的收发报机,每晚接收中央社电讯,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新闻。记者则到战地及军队驻地、地方各界采访新闻,撰写稿件。报纸有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战区新闻、抗战论坛等内容,第四版为副刊“边声”,第一版还插有广告。报纸纸质为浏阳纸,铅印对开四版,每日发行量为3000份,行销湘鄂赣边区及长沙、衡阳一带。
七十多年过去了,《开平日报》报纸已难见到,经多方寻访,在修水县漫江乡杜市村圆门口临时中学高中部旧址一间木板房墙上找到两个半张《开平日报》,纸已发黄,部分文章依稀可辨,上面登有《福州西北捷报》《港澳华侨老人步行团抵耒阳》等文章,这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目前已知保存完好的一张《开平日报》是我县红色收藏爱好者、收藏家杨勇从民间收集来的。
此报发行日期为1941年5月12日。报头“开平日报”四字为手写隶书体。第一版上方刊有广告,下方登有探讨“日用品的专卖问题”的专文。第二版刊载“陪都重庆国民党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和各地抗战战况。第三版为国际方面新闻,载有“倭与荷属东印度签订石油协定”、“美利坚各界人士均纷纷举行会议讨论美援英物资”和“以海军护航”等消息。第四版为湘鄂赣地区抗战新闻和“边声”副刊散文,刊有“日寇同伴战死悲从中来,新建敌兵自杀”“岳阳敌军发瘟,士兵死亡甚多”“赣北战役,我军英勇情况一斑”和“九江民妇设计毒死敌兵——油面一碗,换得兽命两条”等新闻报道,该份报纸为研究民国史和湘鄂赣抗战史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本文参考资料:《修水革命史》、修水县民国时期档案资料及修水民间收藏家杨勇提供的1941年5月12日《开平日报》一份。)
修水抗日驻军的进步报纸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杨鹏远
相关文章Rela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