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日军第十三师团一部从湖北通城县侵入江西修水县的白岭镇桃树,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老百姓纷纷逃往白岭镇北洞源、全丰镇南丰山、路口乡蔸萝山一带避难。桃树港村寂无人烟,一片荒凉狼藉。
一日,天色已晚,一股日军因长途跋涉,途中遭中国军阻击,又累又饿,狼狈不堪,便在桃树街上安营住宿。日军用老百姓家的桌子、木床、神台等大型家具将宿营地团团围住,作为临时工事,并设岗哨多处,防止中国军队袭击。
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二十军一三四师师部及部分兵力驻在全丰镇塘城坳,离桃树港约十多公里。
全丰镇南丰村案山咀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叫胡才敏,读过几年书,以挂流年(当地民俗职业,即给人算命写批语)为生,能说会道,头脑活络,平时喜欢打打小牌,不过人品还好,邻里乡亲谁有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助。
胡才敏因职业关系常常游走乡间。当时一三四师有一个营驻扎在沙坪的排儿垅。胡才敏与驻军的营长相识,他有时晚上步行五六里去营驻地与营长聊天、打牌。
有一次,营长突然问胡才敏:“白岭、桃树、全丰一带的路你是否都熟悉?”
“我常在外算命、写流年,这一带的路我当然熟悉。”胡才敏说。
胡才敏当时没有在意。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营长又约胡才敏到营部打牌。打完牌,才敏准备回家,哨兵却将他拦住说营长还有话对他说。才敏见了营长,营长说:“你今晚就住在这里,床铺都准备好了。”
“为什么要住在这里?”才敏一脸疑惑。
“帮个忙,今晚半夜,带我们抄小路去桃树港。不能告诉任何人。”
二更时分,伸手不见五指,胡才敏带着一百多名士兵从排儿垅过芭蕉源抄小路直奔桃树港。
按照战斗计划和约定,另外两支从路口方向赶来的中国军也已到达。三支队伍形成合围之势准备袭击桃树日军。这时营长叫才敏赶快回避,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三支部队通过信号联络,慢慢向日军营地靠近。据说日军最怕夜晚近距离作战,因为这样日军的优良武器装备难以发挥作用,而国民革命军则可以发挥大刀的威力。
因日军有临时工事作掩护,又有岗哨,国民革命军一时难以靠近日军营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容耽误。三支部队一齐冲向日军军营。这时日军慌忙应战,用重机枪组成了强大火力,国民革命军三次冲锋,均未奏效。
后来,部队改变战术。由一支分队向日军发起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另两支则一枪不发,从背后向敌人悄悄靠近,用手榴弹炸掉敌人的机枪。“轰隆”几声,敌人的机枪成了哑巴。中国士兵在手臂缠上白布作为记号,手执马刀冲进敌营,与日军展开近距离战斗,黑暗之中杀得日军哇哇大叫。
日军拼命突围,伤亡惨重,一部分冲出包围,后经八斗岭往大桥、平江县城方向逃窜。逃离前,日军在桃树村一山沟中把死亡士兵的尸体焚化,将骨灰带走。
战斗结束时,天色微明,国民革命军迅速撤退,胜利归来。
(本文根据全丰镇南丰村樟树下65岁的杨列波口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