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周湖岭专栏 • 正文

六百多年前出使琉球的修水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湖岭

  在我国福建、台湾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有着一系列岛屿群,名为琉球群岛。琉球群岛呈弧状分布在中国台湾岛东北与日本大隅诸岛西南,东北隔吐噶喇海峡与日本大隅诸岛相望,西南隔冲绳海槽与中国台湾岛、钓鱼列岛相望,东邻太平洋,西邻东海。
  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14世纪初,在如今的冲绳岛上,琉球分裂为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1372年,朱元璋派出使者杨载,向琉球三大王国发出诏书,山南、中山、山北三国接连臣服明朝,向明朝朝贡,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成为正式名称。
  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洪武朱元璋、永乐朱棣皇帝及子孙对琉球都很重视。  
  1372年(明洪武五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遣行人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此为明代第一次遣使琉球。同年十二月,琉球中山国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杨载入朝,贡献方物。    
  1373年(洪武六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北山、中山、南山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使用明朝年号,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
  1383年(洪武十六年),琉球国中山王与山南王一同进贡,朱元璋“诏赐二王镀金银印”。此间,山南王与中山王联合与山北王争斗,相互攻伐,太祖命内史监丞梁民赐敕,令三方“罢兵息民”,三王从命共同遣使入朝献贡。
  1385年(洪武十八年),明朝又相继赐印给山南王和山北王。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中山国国王察度去世。1403年(明永乐元年),世子武宁遣侄三吾良叠讣告中国。1404年(永乐二年)2月,中山王世子武宁来朝告父丧,明成祖朱棣即遣行人时中赴琉球祭吊,“赙以市帛”,继而颁诏宣布世子武宁“袭爵位”。此为琉球受中国册封之始。
  明洪武五年正月(1372年),大明皇帝朱元璋派遣的特使是杨载一行,到达中山国首都浦添。杨载是明初几个最早出使外国的使节之一。他在受命出使琉球之前,已于洪武二年、三年两次出使日本,这次又被遣出使琉球,也算是名重一时。但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人,《明史》无其传,其他史籍对他的记载也甚少。既不知其出身、生卒时间,更无其生平履历。
  据嘉靖十三年(1534)陈侃、高澄正副使出使琉球归来后撰写的《使琉球录》,以前的多位册封使的事迹并不清楚。陈侃记述称:“时侃待罪左省,俾充正使往,而以行人高君副之。衔命南下,历询往迹;则自成化己亥清父真袭封时,距今五十余祀,献亡文逸,怅怅莫知所之。考《一统志》《星槎胜览》等书登载互异,罔可据依。”①
《使琉球录序》
  陈侃在左省任职,被派充当正使前往,而以行人高澄为副使。奉命南下,到处询问以往的事迹,却发现自成化己亥年清父真袭封之时,距今五十多年,文献已经散失,人们茫然不知该怎么办。考查《一统志》《星槎胜览》等书籍,记载各不相同,没有可以依据的。
  在“献亡文逸”的册封使中就有一位江西修水人,艾旭!
  据《江西通志》艾旭是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公元 1387年,江西乡试的举人。
(洪武二十年丁卯乡试。艾旭,宁州人)②
(第二甲一十四名,赐进士出身)③
  据《皇明贡举考》艾旭是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即公元1388年,二甲第四名进士。
《艾旭传》④
  《道光义宁州志》有艾旭传:
  艾旭,字惟寅,别字扶桑,泰乡桐树岭人。父雍元,顺帝至正时举孝廉,教授湖州。复倡经义治事之学,与顾阿瑛、杨维桢结立诗社,往来倡和,才名大着。尝梦九日升于泰山之上,两手抚而握弄之,翼日生旭。
幼警悟,读四书五经毕,诘师曰:『书尽此乎?』师曰:『有十三经、十七史、诸子百家。』授之读,一岁贯通之中。
洪武戊辰任亨泰榜进士,二甲四名,授刑部主事。时太祖用法严,事无大小,辄勅送刑部拷治,累狱连坐者众。旭为别轻重缓急,次第谳明,全活无算。弹劾不避权贵,胡惟庸用事,旭劾以六过三罪,比之豺狼当道。
洪武二十五年,陞刑部员外郎,转迁浙江道监察御史。
  癸酉,奉命册封琉球,赐一品服。陛辞日,太祖谕之曰:『使臣之名,今为「九日」,渡海非所宜也。』遂以御笔,改名『仪凤』。至琉球,国王见仪凤状貌奇伟,应对明敏,叹曰:『此真尧天舜日,凤凰来仪也!』赠诗有『四方专对诗三百,东海归来路十千』之句。使琉球还朝,陞吏科给事中。
  与权贵不合,罢归。着有艾丰文集行世。子仁甫、义甫,有学行。
  按:旧志载:旭,洪武戊辰进士,初授浙江道监察御史,陞刑部郎中,丰姿俊伟,学问该博,屡平大狱,皆得其情。石彦诚为之赞曰:“光华俊伟,杰出谋猷。登名甲第,蔚为柱石之珍;折狱大廷,严凛乌台之简。”又尝奉使琉球,得使臣体。琉球国王有诗赠之。卒于官。传文简略,故通志未录。今从横云山人明史拟稿补正。又,万姓统谱,“旭”作“焴”,尤误。


  艾旭,字惟寅,另外的字叫扶桑,是江西修水义宁镇桐树岭人。他父亲叫雍元,在顺帝至正(元朝末代皇帝)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在湖州当教授。又倡导经义治事的学问,和顾阿瑛、杨维桢成立诗社,相互往来唱和,才华名声很大。曾经梦见九个太阳升在泰山之上,用两只手抚摸着玩弄太阳,第二天生子,取名艾旭。
  艾旭从小就机警聪慧,读完四书五经后,责问老师说:“书籍就只有这些吗?”老师说:“还有十三经、十七史、诸子百家。”把这些书教给他读,一年就全都贯通了。
洪武戊辰(1388年)年在任亨泰榜成为进士,是二甲第四名,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
  当时太祖执法严厉,事情无论大小,总是下令送到刑部拷问审理,因受牵累入狱连坐的人很多。艾旭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依次查明审判清楚,保全救活的人数都数不清。
  他弹劾人不回避权贵,宰相胡惟庸当权的时候,艾旭弹劾他有六条过错三项罪名,把他比作豺狼挡在道路中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升任刑部员外郎,转而调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洪武癸酉年(1393年),奉命册封琉球,被赐予一品官服。上殿辞别太祖朱元璋那天,太祖告诉他说:“使臣的名字,现在是‘九日’,渡海是不合适的。”于是用御笔,把名字改成“仪凤”。
  到了琉球,国王看到仪凤相貌奇特雄伟,应对聪明机敏,感叹说:“这真是像尧、舜时代一样,凤凰来朝拜啊!”赠送的诗有“四方专对诗三百,东海归来路十千”的句子。
  出使琉球回来上朝,升任吏科给事中。因为和权贵合不来,被罢官回家。着有《艾丰文集》流传于世。他的儿子仁甫、义甫,有学问和品行。
  按:旧的方志记载:艾旭,是洪武戊辰年的进士,起初被授予浙江道监察御史的官职,升任刑部郎中,风度姿态俊美雄伟,学问渊博,屡次公平处理重大案件,都能查明实情。日有进士石彦诚称赞他说:“光彩照人、俊美雄伟,才能杰出、谋略深远。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名次,成为国家的栋梁珍宝;在朝廷审案,严格庄重如御史台的竹简。”又曾经奉命出使琉球,符合使臣的身份。琉球国王有诗赠给他。在任上去世。传记文字简略,所以通志没有收录。现在依据横云山人《明史拟稿》进行补充修正。另外,《万姓统谱》中,“旭”写成“焴”,尤其错误。
  1392 年(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为便利贡使往来,赐予闽中舟工三十六姓,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久米村,并让其定居于此。三十六姓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专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从批准到选拔、成行需要时间筹备,或许到第二年,即 1393 年才出发。
  而艾旭于洪武癸酉年,即 1393 年,奉命册封琉球,极有可能是与福建三十六姓在同一年一同前往的琉球。
(艾旭,宁县人,赐名凤仪,郎中)⑤
  《江西通志》有太祖朱元璋谓艾旭的“旭”即“九日”不妥,“赐名凤仪”。
  《义宁州志卷十九》,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任亨泰榜,艾旭,字惟寅,泰乡七都桐树岭人,二甲第四,上以梦占赐名仪凤,历官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有传。
  原来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做了个梦,占卦后,赐艾旭名“凤仪”。
  出使琉球要往返于汪洋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凭当时的航海技术要冒巨大的海上风险,可以想见在海洋中风暴之无情。陈侃评说:“大抵航海之行亦危矣,凡亲爱者为之虑,靡不周;有教之以舟旁设桴如羽翼者,有教之以造水带者,有教之以多备小舠者。殊不知沧溟万里,风波莫测,凡此举不足恃也;所恃者,唯朝廷之威福与鬼神之阴隲焉耳。”⑥册封使在海洋中平安归来,只能凭朝廷的权威和福气,以及鬼神暗中的庇佑罢了。
  在陈侃所辑“群书质异”中有一篇题为《使职要务》的文献,专门就册封使出海中可能遭遇不幸的事先安排:
  “洪武、永乐时,出使琉球等国者,给事中、行人各一员;假以玉带、蟒衣,极品服色。预于临海之处,经年造二巨舟:中有舱数区,贮以器用若干。又藏棺二副,棺前刻“天朝使臣之柩”,上钉银牌若干两。倘有风波之恶,知其不免,则请使臣仰卧其中,以铁钉锢之,舟覆而任其漂泊也;庶人见之,取其银物而弃其柩于山崖,俟后使者因便载归。”
(又藏棺二副,棺前刻“天朝使臣之柩”,上钉银牌若干两)
  在使船上,预先藏了两副棺材,棺材前面刻着“天朝使臣的灵柩”,上面钉了若干两银牌。倘若遇到恶劣的风浪,知道难免遇难,就请使臣仰卧在其中,用铁钉固定住,船翻了就让它随意漂泊;普通人见到,拿了银物而把灵柩丢弃在山崖,等以后使者方便的时候再载回去。
  明朝五批册封使统御之封船,遵守惯例,于五月借南风之力启程前往琉球,到达后履行公事,度过海上不稳定的夏季,待九、十月方才顺着北风回程。
  艾旭出使琉球早在14世纪,已经过去六百三十多年了,是最早出使琉球的使者之一,也是最早出使琉球的江西人。
  16—17世纪明朝钦差册封使出使琉球国基本信息:
 

  关于艾旭,得说一下他的老师,程翼。
  据《江西通志》:程翼,字于敬,宁州人,登至正乡举,任新淦州学正,避兵归隐,与同郡胡季安、朱善为友,其教人以孝弟为修身之本,勤苦为读书之本,㢘谨为居官之本。门人石彦诚、艾旭最著。⑧

(门人石彦诚、艾旭最着)
  《乾隆宁州志》有传:程翼,字于敬,远溪人,元安抚使皂之孙。翼幼从编修余贞教。及长,与祭酒宋孝安、学士朱善、儒士梁寅友。登至正乡举,任新淦州学正,预典湖广文衡。避兵南昌之西山,洪武二年还远溪。时乡先生周维翰、雷仲益、张原正、祝用安咸推重之,知县项中宣聘为儒学训导。其教人以孝悌为修身之本,勤苦为读书之本,廉谨为居官之本。门人如艾旭、石彦诚辈最着。同时,有游龙渊者,重厚简默,长于唫咏,授武宁司训。王埜,力行孝悌,博洽经史,授曲江县令。笃行自守,以孝廉举授连州同知者车鉴。以孝悌力田,举任平凉府通判者徐宏远。任巩昌府同知而通志着其廉谨者陈敏也。又有周应辰,博览书史,敦尚信义,隐而不仕,时皆称贤云。

  程翼,字于敬,乃远溪人,为元朝安抚使程皂之孙。程翼幼年师从编修余贞。待其成年,与祭酒宋孝安、学士朱善、儒士梁寅结为好友。他于元朝至正年间考中乡试举人,出任新淦州(今新干县)学正,并参与掌管湖广地区的科举事务。为避战乱前往南昌西山,洪武二年(1368 年)回归远溪。当时乡中先生周维翰、雷仲益、张原正、祝用安皆对他推崇备至,知县项中宣聘请其为儒学训导。他教导众人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修身之本,以勤奋刻苦为读书之本,以廉洁谨慎为为官之本。
  程翼的弟子成就斐然,其中艾旭、石彦诚最为出众。艾旭为洪武戊辰(1388 年)进士,曾出使琉球;石彦诚为建文二年(1400 年)进士,参与修编《永乐大典》。同时,有位名叫游龙渊之人,其性格稳重厚道、沉默寡言,擅长吟诗诵歌,获授武宁司训一职。王埜力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之举,广博且精通经史,被授予曲江县令之职。车鉴因孝顺廉洁获举荐,被授予连州同知;徐宏远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且努力耕田,被举荐担任平凉府通判。陈敏担任巩昌府同知,其廉洁谨慎之事在通志中有记载。此外,周应辰广泛阅览书籍史籍,崇尚诚信道义,隐居不仕,当时之人皆称赞其贤能。还有查隽,永乐初年被推举为孝廉,至京师,因眼疾而归,后以忠义孝悌闻名。


《咏琉球使者》

琉球远海卧群峰,明使常临岁月匆。
杨载勋高名未载,艾旭智卓志无穷。
渡洋涉险依天眷,传道安邦立世功。
六百余年风雨逝,英魂永驻史篇中。
 
艾旭,明太祖朱元璋赐名“凤仪”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注释:
  ①《使琉球录》、作者:[明]陈侃撰、版本:明嘉靖刻本、序、第1页、6卷。
  ②《江西通志》、作者:[清]谢旻等监修[清]陶成等编纂、版本:四库全书本、卷五十二、第3050页、170卷。
  ③《皇明贡举考》、作者:[明]张朝瑞撰、版本:明万历刻本、卷之二、第81页、9卷。
  ④《道光义宁州志》、作者:[清]曾晖春修[清]查望洋纂、版本:清道光四年刻本、卷十七、第444页、36卷。
  ⑤《江西通志》、作者:[清]谢旻等监修[清]陶成等编纂、版本:四库全书本、卷五十二、第3052页、170卷。
  ⑥《使琉球录》、作者:[明]陈侃撰、版本:明嘉靖刻本、羣书质异、第46页、6卷。
  ⑦《使琉球录》、作者:[明]陈侃撰、版本:明嘉靖刻本、羣书质异、第45页、6卷。
  ⑧《江西通志》、作者:[清]谢旻等监修[清]陶成等编纂、版本:四库全书本、卷六十七、第4056页、170卷。
  ⑨《乾隆宁州志》、作者:[清]张耀曾修陈昌言纂、版本:清乾隆二年刻本、卷之七、第435页、13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周湖岭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